第2节 液体压强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特点
1.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产生的
B.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液体的重力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定越大
【答案】D
【解析】A.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而产生的,A正确,不合题意;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正确,不合题意;
CD.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与液体的重力无关,C正确,不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头从水中拿出后,压强计U形管相当于连通器
B.在U形管中装有密度更大的液体可以使U形管液面变化更明显
C.探头深度不变,水中加盐搅拌均匀,U形管高度差不变
D.探头深度不变,转动到橡皮膜朝下,U形管高度差不变
【答案】D
【解析】A.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压强计U形管左端是密闭的,不是连通器,所以即使探头从水中拿出后压强计U形管也不是连通器,故A错误;
B.在U形管中装有密度更大的液体,在探头所受液体压强一定时,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更小,所以U形管液面变化更不明显,故B错误;
C.保持探头深度不变,水中加盐搅拌均匀,液体的密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则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增大,故C错误;
D.探头深度不变,转动到橡皮膜朝下,液体压强不变,则U形管高度差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两试管完全相同,分别盛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和,若两试管内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___________ (选填“>”“<”或“=”);若将试管B由图中的倾斜位置转向竖直放置,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变大
【解析】[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2]若两试管内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由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可知两试管底受压强大小相等。
[3]若将试管B由图中的倾斜位置转向竖直位置,液体深度h变大,由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变大。
4.如图甲所示,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端液面的 _________来表示;
\
(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将探头放在图乙液体内部A、B、C、D中的 _________两个位置;
(4)通过实验,可知图乙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 _________。
【答案】 高度差 深度 B、C D
【解析】(1)[1]压强计的橡皮膜在液体中所处深度越大,橡皮膜所处位置液体压强越大,则橡皮膜所受压力越大,U形管中两侧液柱的高度差越大,所以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这用到了转换法。
(2)[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B位置深度大于A位置深度,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即B位置液体压强大于A位置液体压强,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由图乙可知,B、C两个位置,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将探头放在图乙液体内部A、B、C、D中的B、C两个位置。
(4)[4]由图乙可知,位置D液体密度大,且深度最大,由可知,故图乙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D。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大小
5.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已知两试管中液面相平,则试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与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由图知,A试管是竖直放置,B试管倾斜,液体相同深度,所以液体体积关系为,而液体质量相等,即,根据可得,液体密度关系是;液体深度相同,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试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所示),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
FB C.pA>pB,FA【答案】C
【解析】因杯子是上粗下细,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由
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时,液面越高,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越大,则;杯子正放时,橙汁对容器底的压力
杯子倒放时,橙汁对容器底的压力
所以,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号”深潜器在下潜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会随下潜深度增加而___________,当“奋斗号”下潜到10000m深度时,其1cm2的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___________N。(ρ海水=1.03×103kg/m3)
【答案】 增大 1.03×104
【解析】[1]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当“奋斗号”下潜到10000m深度时,此时所受压强为
面积为
由压强公式变形可得
8.如图所示,一个平底铁桶重为1kg,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答案】(1)3000Pa;(2)60N;(3)4500Pa
【解析】解:(1)已知
水对杯底的压强
(2)由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桶和水的总重力
台面受到桶的压力
台面受到的压强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30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60N;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为4500Pa。
知识点3 连通器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茶壶
B.盆景自动给水装置
C.乳牛自动喂水器
D.锅炉水位计
【答案】B
【解析】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部是相通的,构成了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上端不都开口,底部虽然相互连通,但不是连通器,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乳牛自动喂水器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锅炉水位计与炉身上端开口、下端相通,是连通器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如图所示,在装水的连通器中左边放一个木球,木球浮于水面,其结果是( )
A.两边的液面不会一样高,应该是右边高
B.两边的液面不会一样高,应该是左边高
C.放了木球后,水对容器的压强和压力增大了,但两边液面一样高
D.放了木球后,水对容器的压强和压力没有变化,但两边液面一样高
【答案】C
【解析】根据连通器特点知道,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当在一侧放入一个木球后,木球漂浮,水面升高,所以水对容器的压强和压力都增大了,但两边的液面仍是一样高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____。
【答案】连通器
【解析】A、B是两个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所以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保持静止时,液面高度相同。
12.如图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情况:首先关闭阀门______(用字母表示),打开阀门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______。当闸室水面与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闸门,船驶入闸室。当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______,船驶向下游。
【答案】 B 连通器 D
【解析】[1][2][3]如图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情况:首先关闭阀门B,打开阀门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闸室水面与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闸门,船驶入闸室。当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D,船驶向下游。
13.如图所示是乳牛自动喂水器,牛喝水时,右水槽中的水位下降,根据 ___________的原理,左槽中的水位 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致使浮子 __________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动”),进水口打开。
【答案】 连通器 下降 下移
【解析】[1][2][3]乳牛自动喂水器水箱和喂水槽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牛喝水时,右水槽中的水位下降,由于左右构成连通器,所以左槽中的水位会跟着下降,致使浮子下移,进水口打开。
[能力提升练]
14.下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当往锥形瓶中倒入质量为m2的液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
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
C.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D.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AB.只有容器为柱形容器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力才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锥形瓶不是柱形容器,则瓶内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故A、B错误;
C.由题意可知,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故C正确;
D.由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①
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可得,液体的重力为
G液=m液g=ρV液g——②
由图可知
Sh>V液
所以液体对瓶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而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等于锥形瓶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则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的大小无法比较,所以不能判断二者是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5.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2:1,内装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p甲: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F甲:F乙分别为( )
A.p甲:p乙=2:1,F甲:F乙=1:1 B.p甲:p乙=1:2,F甲:F乙=1:1
C.p甲:p乙=1:2,F甲:F乙=2:1 D.p甲:p乙=2:1,F甲:F乙=1:2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圆柱形容器内水的质量相等,根据
可知液体的重力相等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因此
且S甲:S乙=2:1,根据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三个容器的底面积之比3∶2∶1,容器内盛有同一种液体,如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那么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之比是( )
A.1∶2∶3 B.3∶2∶1 C.1∶3∶6 D.2∶3∶6
【答案】D
【解析】由题知
由
可求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
由
可知水的深度之比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即
故选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如图所示底部连通的A、B两容器的水面相平,已知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A:SB=2:3。同时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5: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水未溢出),则两容器中的水将( )
A.从B流向A B.从A流向B C.水将不流动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甲、乙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5:2,所以二者的体积之比为
甲、乙物体浸没在水中,A、B容器增加的体积之比等于甲、乙体积之比,所以水面升高的高度之比为
因为甲、乙浸没之前连通器中的水面是相平的,当甲、乙浸没在水中之后,A容器水面低于B容器,所以水由B容器流向A容器,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8.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kg/m3,取g=10N/kg,则A处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 ___________Pa。若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甲,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乙,则两者大小关系p甲__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000 小于
【解析】[1]由图可知,A处的深度
则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
[2]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关系为
因A、B两点压强相等,即
所以,由
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又因A、B两点下方的液体深度相同,根据
可知,A、B两点下方液体的压强关系为
根据
可知
故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19.如图,重为2N的薄壁水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深度为5cm重为3N的水,水杯底面积为50cm2。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
【答案】 2.5 1000
【解析】[1]水的深度为
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水杯底面积为
由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2]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则压强为
20.三峡大坝是我国的宏伟工程。
(1)船闸是利用 ______的原理工作的。如图1是轮船开往下游时进入闸室后,欲到下游时的示意图,下一步应先打开 ______,再打开 ______。(选填“阀门A”、“阀门B”、“闸门C”或“闸门D”)
(2)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图2),原因是 ______。
【答案】 连通器 阀门B 闸门D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析】(1)[1]船闸底部连通,左右两侧上端开口,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2][3]如图是轮船从上游进入闸室后,欲去往下游时,应先打开阀门B,使闸室内的水通过阀门流出,让闸室与下游的液面保持相平,再打开闸门D,让轮船驶入下游河道。
(2)[4]三峡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原因是:液体压强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底部河坝受到的压强大,宽厚的河坝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强。
21.一连通器,左右管口口径相同,先往连通器里倒入一些水,然后在左管中倒入一些油,如图所示。当液体静止时,测得基线(油与水的分界线)以上的水柱高度为8cm,油柱高度为10cm,这种油的密度是 _____。(水的密度:1.0×103kg/m3)
【答案】0.8×103kg/m3
【解析】U形管连通器中,左右直径相同,先装水,则两管水银面相平;然后从左管中装入10cm高油柱,则右管水面上升,左管水面下降,而且下降的高度与升高的高度相等,由于右管比左管高出的那段水柱产生的压强与10cm高的油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则由压强平衡可知
p0+p水=p0+p油
即
ρ水gh水=ρ油gh油
则油的密度为
22.如图,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______,若某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2.5×105Pa,那么比它低12m的底层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Pa。
【答案】 连通器 3.7×105
【解析】[1]水塔和自来水管上端均开口,下端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故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一个连通器。
[2]根据p=ρgh可知,五楼的出水口到水塔自由面的深度
底楼的出水口到水塔自由面的深度
h′=25m+12m=37m
底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37m=3.7×105Pa
23.一个平底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容器重5N,当容器内盛的水深为0.4m,求:
(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有多大?
(2)桌面受到的压力有多大?
【答案】(1)4000Pa;(2)405N
【解析】解:(1)0.4m深的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
(2)水的体积为
由
可得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水和容器的总重力
桌面受到的压力和容器的总重大小相等
答:(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4000Pa;
(2)桌面受到的压力为405N。
24.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质量为的容器放在表面积为的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0N,深60cm的水。(g=10N/kg,ρ水=1×103 kg/m3)求:
(1)A点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答案】(1)5×103 Pa;(2)6×103 Pa,30N;(3)43N,8.6×103 Pa
【解析】解:(1)水的深度
A点水的深度
A点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容器底面积
由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的重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1)A点水的压强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和30N;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43N,压强为。
[高频考题实战练]
25.(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如图,A、B两容器中装有同一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由A流向B B.液体由B流向A
C.液体在A、B间来回流动 D.液体静止不动
【答案】D
【解析】
A、B上端开口,中间联通,是连通器,由于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并且液面相平,因此打开阀门后,液面仍然相平,故液体不流动,故D正确。
故选D。
26.(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相等的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______p乙,所受液体的压力F甲_________F乙(均选填“>”“=”或“<”)。
【答案】 > >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A=pB,由图可知,A、B两点的深度不同,且hAρA>ρB
设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根据p=ρgh可得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甲=ρAg(hA+h)=pA+ρAgh
p乙=ρBg(hB+h)=pB+ρBgh
因为pA=pB,ρA>ρB,所以可得
p甲>p乙
[2]因为p甲>p乙,且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压强的变形公式F=pS可得,F甲>F乙。第2节 液体压强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特点
1.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产生的
B.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液体的重力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定越大
2.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头从水中拿出后,压强计U形管相当于连通器
B.在U形管中装有密度更大的液体可以使U形管液面变化更明显
C.探头深度不变,水中加盐搅拌均匀,U形管高度差不变
D.探头深度不变,转动到橡皮膜朝下,U形管高度差不变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两试管完全相同,分别盛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和,若两试管内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___________ (选填“>”“<”或“=”);若将试管B由图中的倾斜位置转向竖直放置,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甲所示,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端液面的 _________来表示;
\
(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将探头放在图乙液体内部A、B、C、D中的 _________两个位置;
(4)通过实验,可知图乙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 _________。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大小
5.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已知两试管中液面相平,则试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与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6.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所示),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FB C.pA>pB,FA7.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号”深潜器在下潜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会随下潜深度增加而___________,当“奋斗号”下潜到10000m深度时,其1cm2的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___________N。(ρ海水=1.03×103kg/m3)
8.如图所示,一个平底铁桶重为1kg,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知识点3 连通器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茶壶
B.盆景自动给水装置
C.乳牛自动喂水器
D.锅炉水位计
10.如图所示,在装水的连通器中左边放一个木球,木球浮于水面,其结果是( )
A.两边的液面不会一样高,应该是右边高
B.两边的液面不会一样高,应该是左边高
C.放了木球后,水对容器的压强和压力增大了,但两边液面一样高
D.放了木球后,水对容器的压强和压力没有变化,但两边液面一样高
11.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____。
12.如图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情况:首先关闭阀门______(用字母表示),打开阀门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______。当闸室水面与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闸门,船驶入闸室。当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______,船驶向下游。
13.如图所示是乳牛自动喂水器,牛喝水时,右水槽中的水位下降,根据 ___________的原理,左槽中的水位 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致使浮子 __________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动”),进水口打开。
[能力提升练]
14.下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当往锥形瓶中倒入质量为m2的液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
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
C.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D.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2:1,内装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p甲: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F甲:F乙分别为( )
A.p甲:p乙=2:1,F甲:F乙=1:1 B.p甲:p乙=1:2,F甲:F乙=1:1
C.p甲:p乙=1:2,F甲:F乙=2:1 D.p甲:p乙=2:1,F甲:F乙=1:2
16.三个容器的底面积之比3∶2∶1,容器内盛有同一种液体,如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那么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之比是( )
A.1∶2∶3 B.3∶2∶1 C.1∶3∶6 D.2∶3∶6
17.如图所示底部连通的A、B两容器的水面相平,已知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A:SB=2:3。同时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5: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水未溢出),则两容器中的水将( )
A.从B流向A B.从A流向B C.水将不流动 D.无法判断
18.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甲容器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kg/m3,取g=10N/kg,则A处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 ___________Pa。若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甲,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乙,则两者大小关系p甲__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如图,重为2N的薄壁水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深度为5cm重为3N的水,水杯底面积为50cm2。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
20.三峡大坝是我国的宏伟工程。
(1)船闸是利用 ______的原理工作的。如图1是轮船开往下游时进入闸室后,欲到下游时的示意图,下一步应先打开 ______,再打开 ______。(选填“阀门A”、“阀门B”、“闸门C”或“闸门D”)
(2)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图2),原因是 ______。
21.一连通器,左右管口口径相同,先往连通器里倒入一些水,然后在左管中倒入一些油,如图所示。当液体静止时,测得基线(油与水的分界线)以上的水柱高度为8cm,油柱高度为10cm,这种油的密度是 _____。(水的密度:1.0×103kg/m3)
22.如图,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______,若某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2.5×105Pa,那么比它低12m的底层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Pa。
23.一个平底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容器重5N,当容器内盛的水深为0.4m,求:
(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有多大?
(2)桌面受到的压力有多大?
24.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质量为的容器放在表面积为的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0N,深60cm的水。(g=10N/kg,ρ水=1×103 kg/m3)求:
(1)A点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高频考题实战练]
25.(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如图,A、B两容器中装有同一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由A流向B B.液体由B流向A
C.液体在A、B间来回流动 D.液体静止不动
26.(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相等的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______p乙,所受液体的压力F甲_________F乙(均选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