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导学案(无答案):黄生借书说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导学案(无答案):黄生借书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0 15: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语文 课题 《黄生借书说》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新授 学案编号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异义,学会自主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
重点:积累生僻字词,了解文中实词意义
难点:学完全文,比较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异同点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 学生朗读,在朗读和讨论中感悟全文含义
知识链接:作者袁枚的概况
学习流程:【课前预习】1. 按要求填空。(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 _____意思。(3)课文为了论证“____ 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___ ____ ___,(2) (3) 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词语汗 塞 祖父 子孙 固 夫人 强 假 惴惴 摩玩 已 若业 庋 尔 致 不与 公形 切 素蟫 类可惜 卷轴 无论 姑俟异日 通籍落落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课堂研讨】1、熟读课文2、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3、小组交流,集体解疑。4、巩固掌握 【翻译句子】(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2)书非借不能读也。(3)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4)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5)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6)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7)‘姑俟异日观’云尔。 (8)余幼好书,家贫难致。(9)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10)故有所览辄省记。(11)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12)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13)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14)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5)为一说,使与书俱。【合作学习】(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写作文章的目的。(2)阅读第一段,作者如何论证论点的?(3)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4)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5) 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______________,反面是______________。(6) 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7)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如何论证论点的?【拓展延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1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注释】
(1)[假]借。(2)[逾约]超过预定的期约。
【练习】
1、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非学无以致疑”中的“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以致书以观。 B、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多以书假余。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义。
①余劝时即嗜学。 ( )
嗜好 B、喜欢 C、特别 D、学习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
到 B、去 C、向 D、在
③余因得遍观群书 ( )
A、就 B、因此 C、于是 D、因为
1、指出下列句中“之”各指代什么。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 )
③处士笑而然之。( ) ④学而时习之。( )
2、从下列语句可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①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知识链接】作者概况:袁枚(1716-1797)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 ,尺牍等30余种。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装 订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