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店铺 商铺 铺张浪费
B.时间 房间 刹那间
C.正月 正好 义正辞严
D.观看 美观 白云观
2.下面词语中的“章”与《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的“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出口成章 B.黑质白章 C.约法三章 D.杂乱无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进行集体活动时我们要遵守纪律,不能随心所欲。
B.这种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C.与老战友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祖父哄堂大笑的声音。
D.春风拂过,草儿抽芽,花朵绽放,蜂蝶飞舞,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用音序查字法查汉字“肿”和“章”时,应先查音序“ZH”。
B.“勇夺第一”和“拔得头筹”的意思一样,都表示获得冠军。
C.“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这句话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
D.“热闹的除夕、热情地款待、热心的群众”三组词语的搭配全部正确。
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月 眨眼 浪漫 B.自敖 杂拌 热气腾腾
C.梁缸 肿涨 彩绘 D.咨格 高醋 地广人希
6.“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世界上很少有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B.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C.难道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吗?
D.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不戴着面具演出的。
7.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匙 ( ) ( )
熬 ( ) ( )
8.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泡là bā suàn( )是老北京过年的一个重要习俗。把suàn bàn( )放到ɡāo cù( )里,封起来,过年就着jiǎo zi( )一起食用,既可以解腻又可以丰富口感,别提多美味了。
9.形近字组词。
绞( ) 滩( ) 绊( ) 宵( ) 贩( ) 腊( ) 侯( )
饺( ) 摊( ) 拌( ) 霄( ) 版( ) 蜡( ) 候( )
10.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万( )( )新 万不( )( ) ( )( )不同
( )灯( )彩 ( )( )分文 两( )三( )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 ,显出一派 的气象。
(2)我们应该坦诚相见,不要玩弄 的奸诈计谋。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 ,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11.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寒食》中诗人用诗句 , 暗讽了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诗句 , 写出了织女离别之苦泪如雨下。
(2)《十五夜望月》中诗句 , 。委婉的表达了思念之情。
(3)看到同学贪玩儿不学习浪费时间,我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 , ”来劝他珍惜时间。
(4)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 ,课外我还知道 寓意着 。
12.把修改后的正确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老舍笔下老北京的元宵节是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的日子。老舍写元宵节详细写了 ,简略写了 ,这样写的原因是: 。
2.你认为老舍写元宵节为什么要写除夕和大年初一?
3.文中画“——”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文章表达更加生动。仿照这种写法,用近义词“独出心裁、别具匠心、与众不同”写一个句子:
4.为什么说灯是“一种广告”?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条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告。
阅读文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京剧
①京剧的脸谱——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京剧人物分“生”“旦”“净”“丑”四大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是女性正面角色,有“青衣”“老旦”“花旦”“刀马旦”等。“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花脸”就是“净”一类的人物,也叫“黑头”。“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有文丑、武丑、小丑、老丑等。京剧有粗犷豪迈的唱腔,就相应地也有不同个性的脸谱。比如包公、关羽、黄天霸等,一看脸谱就知道是谁。当然,像孙悟空,更是人人熟悉的人物了。
②京剧的音乐伴奏叫“文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弦乐主要是京胡、二胡、月琴、琵琶,管乐有笛、笙、唢呐等。武场指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铙等。京剧演出中,乐声悠扬,锣鼓铿锵,使你觉得一会儿如高山大海,一会儿似小桥流水,烘托着演员的唱、做、舞、白,确实可以叫你入迷。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
2.京剧人物分为 、 、 和 四大行当。
3.京剧的“文武场”在乐器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4.所选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两种说明方法。
A.作比较 B.打比方 C.分类别
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的唱腔全部都是粗犷豪迈的
B.京剧的脸谱即将形成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
C.“生”是男性正面角色,“丑”是男性反面角色
D.京剧的音乐伴奏主要是为演员的唱、做、舞、白服务的
三、书面表达
1.《北京的春节》一文洋溢着浓浓的老北京风味,这得益于老舍充满“京味儿”的创作。老舍的“京味儿”是俗的,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也是雅的,精致隽永,别有深意。体会文章语言和作者对老北京的深厚情感,试着以口语化的语言,写一写你家乡的一种风俗。
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字数100~200。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pù/pù/pū;
B.jiān /jiān /jiān;
C.zhēng/zhèng /zhèng ;
D.guān/guān /guàn;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
“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织不了一段布。章:布匹,纹理。
A.出口成章: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章:诗歌文辞的段落。
B.黑质白章: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章:纹理。
C.约法三章:约好规定,大家遵守。章:规章,章程。
D.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章:条理。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
做此类题时应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A.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分析句意,形容集体活动,要遵守纪律,故词语使用恰当。
B.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分析句意,形容药品奇缺,不能随便动用,故词语使用恰当。
C.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分析句意,用“哄堂大笑”来形容祖父一人的笑声不恰当。
D.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分析句意,形容春天的景象,故词语使用恰当。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A.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肿”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hong。“章”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hang。故该说法表述错误。
故选A。
5.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B.自敖——自傲;
C.梁缸——染缸;肿涨——肿胀;
D.咨格——资格;地广人希——地广人稀。
故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意思理解。
阅读句子“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可知,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A、B、C三个选项表达的意思相同。
D.“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不戴着面具演出的”表达的意思与“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相反。
故选D。
7. shi 钥匙 chí 汤匙 áo
熬药
āo 熬白菜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组词。
匙chí 舀汤用的小勺子(亦称“调羹”):汤匙。茶匙。shi 〔钥匙〕开锁的东西。
熬āo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白菜。熬áo 久煮:熬粥。熬药。◎ 忍受,耐苦支持:煎熬。熬夜。熬炼。
8. 腊八蒜 蒜瓣 高醋 饺子
【详解】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左右结构:腊、醋、饺。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结构:八、子。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上中下结构:高。书写时注意横长竖短、结构紧凑、上紧下松。
左中右结构:瓣。左中右结构,就是3个部件的对比,其总体书写规律是,部件之间要写紧凑并且相互谦让,同时不同部件的笔画注意穿插避让。
9. 绞干 沙滩 绊倒 宵夜 小贩 腊肉 诸侯 饺子 摊位 搅拌 云霄 版本 蜡烛 时候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组上合适的词语。
绞:绞杀 绞车 绞盘 绞架 绞索 绞脸
饺:饺子 水饺 饺饵
滩:沙滩 淤滩 浅滩 暗滩 河滩 滩头
摊:摊点 摊派 货摊 摊售 公摊 分摊
绊:绊住 绊倒 绊脚石 着绊 使绊子
拌:拌嘴 拌和 搅拌 拌蒜 凉拌 拌匀
宵:通宵 宵小 夜宵 元宵 春宵 宵禁
霄:碧霄 云霄 九霄 霄壤 重霄 霄上
贩:贩私 摊贩 小贩 贩卖 贩子 贩夫
版:版图 出版 版刻 翻版 铜版 版权
腊:腊梅 腊肠 腊月 腊肉 腊味 腊日
蜡:蜡烛 坐蜡 蜡台 蜡丸 发蜡 蜡笔
侯:侯门 夏侯 王侯 诸侯 贯侯 空侯
候:等候 守候 问候 时候 迎候 火候
10. 象 更 得 已 截 然 张 结 身 无 面 刀 张灯结彩 万象更新 两面三刀 截然不同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补全词语以及选词填空。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1)根据句子大意,应选填词语“张灯结彩”“万象更新”,即填空为: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显出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
(2)根据句子大意,应选填词语“两面三刀”,即填空为:我们应该坦诚相见,不要玩弄两面三刀的奸诈计谋。
(3)根据句子大意,应选填词语“截然不同”,即填空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截然不同,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11.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年年有余 遍地是福福从天降 过年吃年糕 万事如意年年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诗词歌赋的识记理解能力和民族风俗文化的识记,平时注意积累。
(1)《寒食》是唐朝韩翃所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故答案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离别之苦泪如雨的痛苦。故答案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由此得出答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长歌行》出自两汉时期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经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奉劝大家珍惜时光。
(4)本题考查学生风俗文化的识记,平时注意积累。
鱼和“余”同音,因此过年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是表达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里,蝙蝠纹就被当作福气的象征。而“蝙蝠”又与“遍福”相似,也寓意着家中遍地福气,福从天降。
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文化,只要写出自己知道的即可,答案不一。如:腊八节吃腊八粥”,又称“福寿粥”,有增福增寿之意。重阳节登高,寓意着步步高的吉祥。
12.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北京的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赞叹不已。 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详解】修改病句方法如下: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1)成份残缺,缺少主语(主动者)。 改为: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搭配不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名胜古迹。
(3)语序不合理。“秋天的北京” 是指地点“北京”。 “北京的秋天”是指季节“秋天”
(4)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包括王娟,全班同学都到齐了,怎么会有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5)重复啰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赞叹不已也是不停的赞叹。
(6)不符合逻辑实际。花香能闻到,声音是听到的 。
1. 美好快乐 元宵节的灯 孩子们买花炮燃放、吃元宵 花灯最能体现元宵节的特点 2.通过对比突出元宵节的明亮、火炽而美丽。 3.这家服装店的服装,从设计上说真是独出心裁,从色彩上说又是独具匠心,从面料上说又那么与众不同。 4.因为灯能吸引更多人进店观看。口罩,口罩,为了健康,不可摘掉。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第②自然段中“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可知,老舍笑声下老北京的元宵节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结合第①自然段中“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第②自然段中“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可知,老舍写元宵节详细写了元宵节的灯;结合第②自然段中“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可知,老舍简略写了孩子们买花炮燃放、吃元宵;作者详写花灯是为了体现元宵节的美好快乐。
2.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可知,老舍用春节(除夕、初一)和元宵节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元宵节的明亮、火炽而美丽,这也是老舍写元宵节又写除夕和大年初一的用意。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语段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可知,“一律、清一色、都是”都是近义词,结合这个句子的特点,用近义词“独出心裁、别具匠心、与众不同”来写一个句子,首先理解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词义来仿写句子,只要语句通顺即可。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如:这台节目,从总的设计上来说真是独出心裁,从衣服的搭配上来说又是独具匠心,从表演的形式来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4.本题考查思维的拓展。
结合短文第①自然段中“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可知,灯是“一种广告”,是因为:灯能吸引更多的人进店观看。
再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条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告,只要合理即可。
如: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
1.京剧的脸谱、角色行当的分类及音乐伴奏。 2. 生 旦 净 丑 3.文场指管弦乐。弦乐主要是京胡、二胡、月琴、琵琶,管乐有笛、笙、唢呐等。武场指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铙等。 4. B C 5.D
【解析】1.本题考查了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从第1段“京剧的脸谱——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京剧人物分‘生’‘旦’‘净’‘丑’四大类。”和第2段的“京剧的音乐伴奏叫‘文武场’。”等可知写了京剧的脸谱、角色行当的分类及音乐伴奏。
2.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筛选。
从第1段的“京剧人物分‘生’‘旦’‘净’‘丑’四大类。”可知答案。
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筛选。
从第2段的“文场指管弦乐。弦乐主要是京胡、二胡、月琴、琵琶,管乐有笛、笙、唢呐等。武场指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铙等。”可知答案。
4.本题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理解。
从第2段的“京剧演出中,乐声悠扬,锣鼓铿锵,使你觉得一会儿如高山大海,一会儿似小桥流水,烘托着演员的唱、做、舞、白,确实可以叫你入迷。”可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从第1段的““生’是男性正面角色,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可知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故选B和C。
5.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从第1段的“京剧有粗犷豪迈的唱腔,就相应地也有不同个性的脸谱。”可知本选项叙述错误。
B.从第1段的“京剧的脸谱——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C.从第1段的“‘生’是男性正面角色,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和“‘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有文丑、武丑、小丑、老丑等。”可知本题叙述错误。
D.从第2段的“京剧演出中,乐声悠扬,锣鼓铿锵,使你觉得一会儿如高山大海,一会儿似小桥流水,烘托着演员的唱、做、舞、白,确实可以叫你入迷。”可知本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D。
1.例文:
我的家乡是个回族自治县,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回族,每到回族的重要节日——尔德节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着节日的盛装,去清真寺做礼拜,还要去拜访亲戚,互道节日快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回族的特色美食,如油香、麻花等,还会烹牛宰羊,做各种菜肴。如果有亲戚到访,主人一定要拿出自家最好的美食来招待客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可结合“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 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等句子来分析,写出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
例:啪啪啪,你猜这是什么声音,哦,原来是春节到了。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年饭、贴对联、放鞭炮。到了晚上,我们开始放焰火,焰火时而象嫦娥奔月,时而象孔雀开屏,时而象仙女散花,时而象宇宙飞船……五彩缤纷,真是好看。你觉得有趣吗?这就是我的家乡武汉的春节习俗,如果你觉得有意思的话,就和我一起度过这个春节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