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5 交通线、点区位条件评价
1.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 因素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国道干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科技是保障,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安全运行的威胁
2.交通点的布局
(1)港口的区位条件分析
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方便联系的地方。
(2)航空港建设
①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建设、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坡度适当(利于排水)。
②地质: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③气象:能见度好、地势较高的地区(不宜建在多雾、多大风、暴雨的地段);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降。
④一般位于郊区,要求视野开阔,周围树木和高层建筑要少。
⑤与城市要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3)汽车站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一般建在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直接联系的地点。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路宽、与市内交通联系、与市外交通联系、工程量。
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 km。下图是石武高速铁路路线图。
(1)简述石武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4分)
(2)该高速铁路的修建多采用高架桥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3)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说明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2.(2023·湖北恩施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成昆铁路建成于1970年,速度约70 km/h,为客货共线铁路。2022年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建成,速度约为160 km/h。成昆铁路复线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经过横断山脉地区,与原线相比,复线桥隧比提高,总里程缩短。该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西南地区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图1示意成昆铁路及其复线路线,图2为成昆铁路复线上试运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1)请从自然角度分析成昆铁路复线建设施工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
(2)相比成昆铁路线,指出其复线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6分)
(3)简述成昆铁路复线通车后给沿线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8分)
3.(2023·重庆渝中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渡口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风陵渡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位于晋陕豫三省交通之要津,历史上商旅云集,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1970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口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世纪80年代风陵渡口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渡口繁华的景象逐渐消失,但两岸的经济开发区却得到迅速发展。下图为风陵渡口及上游河段示意图。
(1)分析风陵渡口成为黄河上最大渡口的河道条件。(6分)
(2)简述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的社会效益。(6分)
(3)与黄河铁路桥相比,分析黄河公路桥对渡口的冲击更大的原因。(6分)
微专题5 交通线、点区位条件评价
1.(1)①沿线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高速铁路的建设;②途经我国中部地区,区内经济基础好(经济较发达);③合理布局铁路网,有利于缓解京广铁路线的压力;④有先进的技术作保障等。
(2)减少占用耕地,从而保护当地宝贵的耕地资源;减少(避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干扰。
(3)高速化、专业化。
2.(1)经过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桥隧比例高,修建成本高;板块交界处,断层、断裂带多,地质结构不稳定,技术难度大;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不同:(桥隧比高,)路线短,线路直,速度快。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
(3)客货分流,提升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促进沿线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方便居民出行,提升幸福感。
3.(1)黄河在这里由北向南流拐弯成由西向东流,流速减慢,水流平稳;河道无摆动,河道较狭窄;该段河道无沙洲、浅滩,河水较深,适宜建渡口。
(2)节约过(渡)河时间成本,缩短行车里程,节约费用;发展了两岸的旅游业,增加了旅游收益;两岸由于交通方便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3)铁路运输适合长距离大宗笨重货物的运输,灵活性差;公路运输方式灵活,能实现点到点的运输。渡口是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距离较短,灵活性差,因此公路相对于渡口水运而言优势更明显,冲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