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专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考专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02 11: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考专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1.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果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
2.商场搞促销活动,每袋洗衣粉20元,买4袋送一袋,妈妈买了4袋,每袋便宜多少元?
3.用67米绳子做跳绳,3米做1根,可以做多少根,还剩几米?
4.一辆货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40千米,行驶5小时,原路返回时用了4小时。
(1)A城到B城相距多少千米?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2只小牛一个星期吃392千克草料,平均每只小牛每天吃多少千克草料?
6.小军开始学认字,从第1天开始每天认字的个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第5天已经认识了32个字了,请问小军认识8个字时是第几天?
7.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相距2100千米的北京与广州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快车的平均速度是210千米/时,慢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8.一台扫地机器人的价格是一台普通吸尘器的5倍。已知一台扫地机器人比一台普通吸尘器贵980元。一台扫地机器人多少元?(建议:先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
9.工程队修一条长165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990米,剩下的要在6天内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10.丁叔叔和他的3个徒弟3天一共加工了684个零件,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1.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实验小学540名学生参加清理垃圾。全体学生平均分成5队,每队又分成6组。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学生?
12.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某学校图书馆购进了与本节目同步出版的书籍《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的本数是《人间词话》的3倍,______,《中国诗词大会》和《人间词话》各有多少本?(先选择条件把序号写在横线上,再解答)
条件:
①《中国诗词大会》和《人间词话》共有180本;②《中国诗词大会》比《人间词话》多90本。
13.妈妈买来一些苹果,计划每天吃6个,可以吃25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少吃1个,这些苹果实际可以吃多少天?
14.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15.小明和小红在学校的东西两侧,两家相距560m。一天他俩在校门口分手,7分钟后他们同时到家,小明平均每分钟走45m,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16.AB两城相距720千米,一列客车从A城开往B城,行2小时后,另一辆货车从B城开往A城,4小时后与客车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7.银河路小学给每间教室都安装了9盏日光灯和4台风扇,一共安装了576盏日光灯。银河路小学共有多少间教室?一共安装了多少台风扇?
18.操场上原来有173名学生,又来了13名女生后,男生和女生人数同样多。操场上原来有多少名女生?多少名男生?
19.果园里种的杏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
(1)桃树和杏树一共360棵,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2)杏树比桃树多120棵,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20.
(1)现在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2)妈妈买了5顶帽子,付100元,够吗?
21.奇思看一本320页的故事书,他已经看了180页,如果剩下的7天看完,那么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参考答案:
1.64秒
【分析】从1层走到4层,走了3个楼层,需要48秒,则每上一层楼需要48÷3=16秒。从4层走到8层,走了4个楼层,需要16×4秒。
【详解】48÷(4-1)×(8-4)
=48÷3×4
=16×4
=64(秒)
答:还需要64秒。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楼层数=结束楼层-开始楼层,先求出每上一层楼需要的时间,再求出还需要的时间。
2.4元
【分析】因为买4袋送1袋,妈妈买了4袋洗衣粉,也就是花了4袋的钱买了5袋洗衣粉,每袋的价格为20×4÷(4+1)=16(元),要求每袋便宜多少元,用20元减去16元即可。
【详解】20-20×4÷(4+1)
=20-20×4÷5
=20-80÷5
=20-16
=4(元)
答:每袋便宜4元。
【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买4袋送1袋”的含义,求出妈妈买的每袋洗衣粉的价格,进一步解决问题。
3.22根,1米
【分析】用绳子总长度除以一根跳绳需要绳子长度,求得的商是做跳绳数量,余数是还剩下绳子长度。
【详解】67÷3=22(根)……1(米)
答:可以做22根,还剩1米。
【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商和余数表示的意义。
4.(1)200千米
(2)50千米
【分析】(1)每小时行40千米,行驶5小时,用乘法即可求出路程;
(2)用路程除以返回时用的时间就等于速度。
【详解】(1)40×5=200(千米)
答:A城到B城相距200千米。
(2)200÷4=50(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
【点睛】清楚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8千克
【分析】用草料总重量除以7,求出2只小牛平均每天吃草料重量。再除以2,求出平均每只小牛每天吃草料重量。
【详解】392÷7÷2
=56÷2
=28(千克)
答:平均每只小牛每天吃28千克草料。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6.第3天
【分析】从第1天开始每天认字的个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意思是认字后,如果第1天认识了2个字,那么第2天就认识了4个字。已知第5天已经认识了32个字了,是前一天(第4天)的2倍,求出第4天认字32÷2=16(个),第4天认字的个数是第3天的2倍,求出第3天认字16÷2=8(个),即小军认识8个字时是第3天。
【详解】第4天认字个数为:32÷2=16(个)
第3天认字个数为:16÷2=8(个)
答:小军认识8个字时是第3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智力问题,需要学生具有逆向思维,从后往前推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7.140千米/时
【分析】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两车相遇的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然后用两车的速度之和减去快车的速度,求出慢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即可。
【详解】2100÷6-210
=350-210
=140(千米/时)
答:慢车的平均速度是140千米/时。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遇问题,掌握路程÷时间=速度和是解题关键。
8.1225元
【分析】一台扫地机器人的价格是一台普通吸尘器的5倍,则一台扫地机器人的价格比一台普通吸尘器贵一台普通吸尘器价格的4倍。一台普通吸尘器价格的4倍是980元,一台普通吸尘器的价格是980÷4元。在用一台普通吸尘器的价格乘5,求出一台扫地机器人的价格。
【详解】980÷(5-1)
=980÷4
=245(元)
245×5=1225(元)
答:一台扫地机器人1225元。
【点睛】本题考查差倍问题,即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
9.110米
【分析】首先用这条公路的长度减去已经修的长度,求出剩下的公路的长度是多少;然后用它除以6天,求出剩下的平均每天修多少米即可。
【详解】(1650-990)÷6
=660÷6
=110(米)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修110米。
【点睛】先求出剩下的路程,然后根据关系式:工作量÷时间=工作效率。
10.57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共四个人加工零件。用加工零件总个数除以加工人数,求出平均每人加工零件个数。再除以加工天数,求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零件个数。
【详解】684÷4÷3
=171÷3
=57(个)
答:平均每人每天加工57个零件。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用加工零件个数依次除以加工人数以及加工天数解答。关键是明确一共4个人加工零件。
11.18名
【分析】用总人数540除以平均分成的队数5可求出每队多少人,再除以每队分的组数6,就是平均每组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540÷5÷6
=108÷6
=18(名)
答:平均每组有18名学生。
【点睛】本题属于连除应用题,解答的依据是除法的意义。
12.选①;《中国诗词大会》有135本;《人间词话》有45本
【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的本数是《人间词话》的3倍,《中国诗词大会》和《人间词话》共是《人间词话》的3+1倍,再用180除以(3+1)得出《人间词话》的本数,再乘3得《中国诗词大会》的本数。
【详解】180÷(3+1)
=180÷4
=45(本)
45×3=135(本)
答:《中国诗词大会》有135本,《人间词话》有45本。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和倍问题,掌握数量和÷份数和=1份数量是解题关键。
13.30天
【分析】根据题干可得,一共有6×25个苹果,因为苹果总数不变,实际每天吃6-1=5个,再用总数除以每天吃的个数求得可以吃的天数。
【详解】6×25÷(6-1)
=150÷5
=30(天)
答:这些苹果实际可以吃30天。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归总问题,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总数量不变。
14.24人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先求出男生有多少人,把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求出的男生人数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200-80)÷5
=120÷5
=24(人)
答:平均每组24人。
【点睛】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先求出男生的人数,然后再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每组有多少人即可。
15.35米
【分析】要求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应求出学校到小红家的距离.根据题意,小明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是45×7=315(千米),那么学校到小红家的距离是560-315=245(千米),进一步解决问题。
【详解】(560-45×7)÷7
=(560-315)÷7
=245÷7
=35(米)
答:小红平均每分钟走35米。
【点睛】此题也可看作相遇问题:假设两人从家到学校,由题意,两人的速度和是560÷7,然后减去小明的速度即可,列式为:560÷7-45,解决问题。
16.60千米
【分析】先求出客车2小时行的路程,再根据两人行驶的路程除以相遇时间等于速度和,并进一步求出货车的速度
【详解】(720-80×2)÷4-80
=(720-160)÷4-80
=560÷4-80
=140-80
=60(千米)
答:货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明确它们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64间;256台
【分析】每间教室安装9盏日光灯,576除以9得到教室数量,再乘4得到风扇的数量。
【详解】576÷9=64(间)
64×4=256(台)
答:银河路小学共有64间教室;一共安装了256台风扇。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的乘除法应用题,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8.80名女生;93名男生
【分析】现在操场上一共186名学生,除以2,得到男女各93人,也就是原来男生的人数,93减去13,得到原来女生的人数。
【详解】173+13=186(名)
186÷2=93(名)
93-13=80(名)
答:操场上原来有80名女生;93名男生。
【点睛】原来男女人数之和是173人,且男生比女生多13人,实质上相当于是和差问题。
19.(1)桃树90棵,杏树270棵;
(2)桃树60棵,杏树180棵
【分析】(1)把桃树的数量看作单位1,可得桃树和杏树的总量是桃树数量的3+1=4(倍),用360除以4,求出桃树的数量,再乘3,求出杏树有多少棵即可;
(2)把桃树的数量看作单位1,可得杏树比桃树多的数量是桃树数量的3-1=2(倍),用120除以2,求出桃树的数量,再乘3,求出杏树有多少棵即可。
【详解】(1)桃树的数量:
360÷(3+1)
=360÷4
=90(棵)
杏树的数量:
90×3=270(棵)
答:桃树有90棵,杏树有270棵。
(2)桃树的数量:
120÷(3-1)
=120÷2
=60(棵)
杏树的数量:
60×3=180(棵)
答:桃树有60棵,杏树有180棵。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倍问题的应用,解答此题注意弄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
20.(1)223元
(2)够
【分析】第(1)问,一件上衣的价钱加上一条裤子的价钱,然后除以2;第(2)问,先求出5顶帽子的原价,然后除以2,并和100进行比较。
【详解】(1)338+108=446(元)
446÷2=223(元)
答:现在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要223元。
(2)32×5=160(元)
160÷2=80(元)
80<100
答:100元足够买5顶帽子。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的乘除法应用题,也可以先求出商品的现价是多少,然后进行计算。
21.20页
【分析】先用320页减去180页计算出剩下的页数,然后用剩下的页数除以7即可。
【详解】320-180=140(页)
140÷7=20(页)
答:他平均每天要看20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计算出剩下的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