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情感,鉴赏作品通过平常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感情的技巧。
2.揣摩细节描写,品味细节传达出的情感。
第一部分(1)项脊轩修缮前后的不同
第二部分(2-3)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
第三部分(5-6)补写亡妻和项脊轩的变迁
你认为这篇文章分成几部分?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网上有一个调查问卷,题目是“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语文课文是哪一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票数位列前三,这篇曾被前人誉为“明文第一”的经典美文是作者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至情美文,我们读它确实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情 。
任务一 体会情感
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明 王锡爵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
可
喜
喜
“喜”在何处?
室内书籍满架,庭中风景清雅,书香和闲趣皆有,归有光逍遥惬意、自由自在、怡然自得,栖息在此。
除了少年读书时光让人内心欣喜,项脊轩还承载了作者哪些美好的回忆?
归有光和妻子在轩中闲问古事、凭几学书的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的美好回忆。补记部分是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丧妻前后的喜和悲,两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期仍是紧扣了文眼,情感贯通,可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思考:悲在何处?
悲
一
两
三
四
间书斋
种感情
世变迁
个女人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多可喜,亦多可悲
祖辈,父母辈,自己
先大母,妪,先妣,妻子
五
件事情
修葺项脊轩;诸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
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清 梅曾亮
悲情
几世变迁、家道中落之悲凉
至亲离世、物在人亡之殇痛
读书未成、责任难尽之愧疚
任务二 揣摩细节
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
——黄宗羲
擅长抓住平凡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来表现情感。
探究:小组合作,寻细节描写,体悲喜之情。
问题:《项脊轩志》中的许多平凡细节的描写,是作者情感最动人的体现。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加以赏析。
思考:赏析的角度?
(正面和侧面——表现力词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环境描写)
修葺书斋:“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桂影斑驳”
归有光惜墨如金,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写桂树桂影?从晋朝开始,人们已经用“广寒宫中一支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这一细节寄寓了作科举高中的美好愿望。
诸父分家
细节 1:“一”、“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始为篱,已为墙”明确:“一”是一个整体,暗含家庭和睦之意。“门”、“墙”、“篱”都是隔阂的象征,特别是从“篱”到“墙”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感觉到家人关系的逐步疏远。细节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明确:这三处典型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家中凌乱不堪,家境日趋没落,每况愈下的可悲景象。原本完整和谐、井然有序的大家族,如今分崩离析、混乱不堪。这对于一个世家子弟来说,是很让人痛心疾首的。
老妪忆母
1.语言描写:“儿寒乎?欲食乎?”明确:问孩子的冷暖饥寒是母亲的本能,虽是简短的两个问句,言语之中备显慈爱。2.动作描写:“娘以指叩门扉” 明确:“叩”体现出母亲的小心翼翼,怕惊扰到孩子的体贴与细心。3.侧面描写:“妪亦泣” 明确:这一笔写老妪,与“先妣抚之甚厚”呼应,进一步赞美了母亲善良宽厚的美好品德。
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林纾
大母励志细节提示:“余泣”“长号不自禁”点拨:为什么回忆起母亲时,“我”的情感表现是 “泣”,而回忆到大母时,却是“长号不自禁”?1.语言描写:“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明确:字里行间流露出祖母对归有光的心疼、欣慰、期待的复杂心理。2.动作描写: (1)“以手阖门”轻轻地关上门,怕惊扰孙儿读书,表现了祖母的体贴入微。 (2)“持一象笏至”象笏是官员上朝记事用的,而且还是祖母的祖父曾经用过的,应该是个古董,祖母很看重,把象笏给十五岁的归有光,体现了对归有光入仕为官的信心。
自然的动作、朴实的话语,把一位疼爱、赞许、期盼、勉励孙儿的祖母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归有光的祖上一直是书香门第,还出现过五子登科的盛况,自唐懿宗咸通十年至唐哀帝天祐二年,36 年间接连出了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等五名状元,占全了兄弟、父子、祖孙状元。归家第三代归融的五个儿子,长子、二子、三子中了进士,四子、五子中了状元,“五子登科”自此传为佳话。归家因此享有天下状元第一家的美称。曾经,祖母对归有光寄予殷切期望,勉励之语如在昨日,但归有光仕途不顺,功业未成,因此感到深深自责与愧疚。
这声长号有对祖母的深切思念、家道中落的无奈、屡试不中的慨叹以及有负祖母重托的愧疚。
缅怀亡妻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寥寥数笔,通过动作描写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与丈夫言笑晏晏的开朗快乐的少妇。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事已变,物已变,人也不在。即使是熟悉的房子也是陌生的,对着留有昔日欢乐印记的地方,现在孤身一人。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当年亲手植下的小树苗已经如此高大了,可见时光已逝去不少,妻子也去世很久了。当年种树的情景历历在目,绵绵情谊,仍在心头,无奈伊人已逝。
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景结情,达到“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在第二段,情感表达极有层次。先有由“家道衰落之悲”到“慈母关爱不再之泣”,再到忍不住“因辜负亲人尤其是祖母的期望而大哭”,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以及夫妻相隔,物是人非的无限感伤。用极淡之笔”,抒写“极挚之情”。寥寥数语,既写下了至亲的音容笑貌,更写下了她们给自己的关爱、陪伴、期许、鼓励和祝福。她们,或许正是作者苦读多年的精神支撑,是他几十年屡试不中的昏暗岁月里的光。
悲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 家庭之悲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身世之悲
令人长号不自禁。
家族之悲
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物是人非之悲
思考:项脊轩的作用?
项脊轩在此文中是作者感情的载体
项脊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他们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特别是对妻子“时至轩中”的叙述,抒发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修葺项脊轩,反映作者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他的不得志;项脊轩是他喜悦与悲伤、希望与梦想的见证者。
项脊轩牵系着作者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项脊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暗示着家道的衰微。
散文贵在形散而神聚,本文写的虽是平凡琐事却感人至深,这得益于作者在选材上下的功夫。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通过细节和场面描写,寥寥数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产生共鸣。
一篇文章,两度书写,三代亲人。十余年的时间距离却未能阻隔作者情感的贯通。叙述上作者撷取几件小事,抒情上自“泣”“长号”而始,到望“枇杷亭亭如盖”而终。从有言到无言,从直抒胸臆到托物寄情,作者的悲情愈发厚重。物在人亡、三世变迁,几多感慨尽在一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