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测试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测试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8-20 22: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测试卷
 
一.选择题(基础训练)
1.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都具有细胞结构 B. 都能快速运动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能生长和繁殖
 
2. “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诗的四个诗句中哪一句不包含生命现象(  )
  A. 春眠不觉晓 B. 处处闻啼鸟 C. 夜来风雨声 D. 花落知多少
 
4.在一个处于平衡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 氧气 B. 水分 C. 足够的有机物 D. 阳光
 
5. 几位同学针对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草属于生产者
  B. 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
  C. 保护食虫鸟对人类有益
  D. 多条食物链就可构成生态系统
 
6. 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
  A. 保持稳定 B. 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 先增加,后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加
 
7.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
  A. 生物圈 B. 海洋 C. 森林 D. 土地
 
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
  A. 一条食物链 B. 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 一个食物网 D. 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9. 以下不能作为资料收集的是(  )
  A. 书刊、报纸 B. 图片、数据 C. 猜想、假设 D. 音像资料
 
10.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 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 独立实验 D. 对照实验
 
11.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 农民 B. 农作物 C. 耕地 D. 耕牛
 
12. 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 温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北方针叶林 D. 南方阔叶林
 
13.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14. 下列物种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家鸽.
  A. ②⑤⑥⑦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⑧ D. ①⑤⑦⑧
 
15. 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 一块草地
 
16. 如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二.非选择题
17.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又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1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非常      的现象.
 
19. 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其中主要成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      ,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
 
20.食物链的开始总是      ,即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链是从      开始的.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这样就形成了      .
 
2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和      流动的.
 
22.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23.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如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
(2)在这个食物网中,狐和鹰之间存在      关系;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      .
(3)如果该食物网被人类排放的某种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4)当这个生态系统由于人为的猎杀,狐和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数量大量减少,会使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不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 生态平衡会被      .
(5)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必不可缺少的成分还有      和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选择题(能力提高)
25. 如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 鼠→蛇→鹰 B. 阳光→草→鼠→蛇→鹰
  C. 草←鼠←蛇←鹰 D. 草→鼠→蛇→鹰
 
26. 在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
  A. abcde B. abcd C. bcde D. e
 
27.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  )
  A. 生产者过多 B. 缺少生产者 C. 没有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
 
28. 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螳螂和黄雀是肉食性动物
  B. 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C. 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
  D. “蝉→螳螂→黄雀”是生态系统中完整的一条食物链
 
29. 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0.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壤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
 
31.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32. 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生存在什么环境里(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干旱地区 B. 湿润地区 C. 寒冷地区 D. 温暖地区
 
33. 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海拔高度
 
34. 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 浮游生物 B. 水蚤 C. 鱼 D. 鱼鹰
 
35. 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特征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排除体内的废物
  C. 给汽车加油 D. 树苗长大
 
36. 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
  A. 鱼类 B. 人类 C. 细菌类 D. 哺乳类动物
 
37. 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 酸雨 B. 竹子开花 C. 温室效应 D. 水土流失
 
38. 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 鱼的体型为梭型
  C. 牦牛的绒很保暖 D. 孔雀开屏
 
39. 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 水草→鲫鱼→乌鱼 B. 水草←草鱼←乌鱼
  C. 螺蛳←鲫鱼←乌鱼 D. 螺蛳→鲫鱼→乌鱼
 
40.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
  A. 互利共生 B. 种内斗争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
 
41.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多的生物是(  )
  A. 狼 B. 植物 C. 羊 D. 老鼠
 
42. 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
  A. 空间 B. 温度 C. 营养 D. 时间
 
43.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
  A.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
  C. 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 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44. 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森林 C. 温带草原 D. 寒带冻原
 
45.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 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46.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爬山虎:“哪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三.非选择题
47.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蛇能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      .
(2)家畜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营养级.
(3)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食用菌属于      .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    开始.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若制止人们捕杀蛇,发现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试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理是:该举措可以      .
(5)与该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很大,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8. 下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      .
(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的数量将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过一段时间之后,生态系统各生物的数量又会恢复平衡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基础训练)
1.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都具有细胞结构 B. 都能快速运动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能生长和繁殖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共同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共同特征切入.
解答: 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选项D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能快速运动只是某些动物的特征,植物一般不能运动.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选项A、B、C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
故选: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2. “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解答: 解: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做出反应(向太阳);该特征体现不出产生废物和进行呼吸;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太阳不是营养.
故选:C.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诗的四个诗句中哪一句不包含生命现象(  )
  A. 春眠不觉晓 B. 处处闻啼鸟 C. 夜来风雨声 D. 花落知多少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答: 解:生物具有一下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春眠不觉晓,是人对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处处闻啼鸟,是鸟类的繁殖现象;夜来风雨声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花落知多少,是植物排出体内的废物,落花、落叶属于废物.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在一个处于平衡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 氧气 B. 水分 C. 足够的有机物 D. 阳光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
解答: 解:生态系统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有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正好供动物和自身呼吸利用,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因此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光能.
故选:D
点评: 关键点:在光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自身和其它生物呼吸利用.
 
5. 几位同学针对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草属于生产者
  B. 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
  C. 保护食虫鸟对人类有益
  D. 多条食物链就可构成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多条食物链构不成生态系统,缺少生物部分的细菌和真菌,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A、在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食虫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不符合题意.
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它们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都是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C、鸟属于消费者,取食害虫,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D、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组成的,而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属于单纯的食物链不可能构成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为中考的常考点,掌握基础即可解答,为基础题目.
 
6. 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
  A. 保持稳定 B. 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 先增加,后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加
考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解答时从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切入.
解答: 解:该题中的食物链是:牧草→鹿 ( http: / / www.21cnjy.com )→狼,当狼被杀光,鹿会因为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数量减少.因此若大量捕杀狼,则鹿的数量会先因狼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
故选:C
点评: 抓住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
  A. 生物圈 B. 海洋 C. 森林 D. 土地
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 此题是关于生物圈的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故选:A
点评: 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掌握.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
  A. 一条食物链 B. 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 一个食物网 D. 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 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合作、捕食、寄生等关系,据此答题.
解答: 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A、C、D选项错误,只有B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 熟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基础题.
 
9. 以下不能作为资料收集的是(  )
  A. 书刊、报纸 B. 图片、数据 C. 猜想、假设 D. 音像资料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对资料分析的理解.
解答: 解:资料分析: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故选:C
点评: 资料分析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
 
10.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 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 独立实验 D. 对照实验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 探究实验的变量具有唯一性,据此答题.
解答: 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故选:D
点评: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11.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 农民 B. 农作物 C. 耕地 D. 耕牛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农作物,农民和更牛属于消费者;耕地属于非生物部分.
故选:B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是中(会)考必考内容.
 
12. 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 温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北方针叶林 D. 南方阔叶林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时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方面俩切入.
解答: 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差.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北方针叶林,分布在冬季温度很低的北方,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南方阔叶林,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生物种类较多,比热带雨林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13.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解答: 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4. 下列物种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家鸽.
  A. ②⑤⑥⑦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⑧ D. ①⑤⑦⑧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煮熟的鱼、珊瑚、钟乳石、恐龙化石都不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草冬眠的蛇、蘑菇、家鸽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5. 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 一块草地
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A、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B、海洋生态系统既包括了海洋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D、一块草地,既包括了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16. 如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此题是识图选择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的能力,二是考查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解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图中的①为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关系.
 
二.非选择题
17.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它又由 大气圈的底部 、 水圈的大部 和 岩石圈的表面 三部分组成.
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 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答案为:生物圈、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1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非常 普遍 的现象.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以及自然选择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如沙漠植物:沙棘的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的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成绿色等.
故答案为:普遍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19. 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其中主要成分是 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 消费者 ,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分解者 .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生态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其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是分解者,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答:由于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所以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动植物为食,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故答案为: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点评: 知道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0.食物链的开始总是 生产者 ,即食物链是从 绿色植物 开始的.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 .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解答: 解: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因此食物链的开始总是生产者,即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如草→兔→狐.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故答案为: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网.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2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食物链 和 食物网 流动的.
考点: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
解答: 解: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故答案为:食物链;食物网.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主要存在于物质中,生物获取物质的同时也就得到了能量.
 
22.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 和 所占比例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考点: 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 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在一个生态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
故答案为:数量;所占比例;自动调节.
点评: 要求学生知道生态平衡的定义,同时生态平衡受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制约.
 
23.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一个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分为: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分解者,另外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即: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即:水、空气、阳光等.
故答案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24.如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有 5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草→鼠→蛇→鹰 .
(2)在这个食物网中,狐和鹰之间存在 竞争 关系;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 鹰 .
(3)如果该食物网被人类排放的某种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鹰 
(4)当这个生态系统由于人为的猎杀,狐和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量大量减少,会使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 和所占的 比例 不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 生态平衡会被 破坏 .
(5)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必不可缺少的成分还有 分解者 和 非生物部分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 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中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2)在这个食物网中,狐和鹰之间相互争夺食物鼠、兔,因此狐和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所以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3)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所以如果该食物网被人类排放的某种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鹰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4)当这个生态系统由于人为的猎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狐和鹰的数量大量减少,会使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不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会被破坏.
(5)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必不可缺少的成分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故答案为:(1)5; 草→鼠→蛇→鹰
(2)竞争;鹰;
(3)鹰;
(4)数量;比例;破坏;
(5)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二.选择题(能力提高)
25. 如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 鼠→蛇→鹰 B. 阳光→草→鼠→蛇→鹰
  C. 草←鼠←蛇←鹰 D. 草→鼠→蛇→鹰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解此题一是弄清食物链的概念,二是掌握食物链书写的原则.
解答: 解: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如选项D.选项A缺少生产者,选项B多了阳光(非生物部分),选项C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
故选: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食物链书写的原则.
 
26. 在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
  A. abcde B. abcd C. bcde D. e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此题考查食物链的概念及其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解答: 解: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其表示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并且箭头指向捕食者.在食物链“a→b→c→d”中,a是生产者,b、c、d、e都是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是e.
故选:C
点评: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生产者是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27.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  )
  A. 生产者过多 B. 缺少生产者 C. 没有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解答时可以从南极的环境特点和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
 
28. 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螳螂和黄雀是肉食性动物
  B. 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C. 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
  D. “蝉→螳螂→黄雀”是生态系统中完整的一条食物链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解答: 解:A、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因此都是肉食性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B、蝉、螳螂和黄雀,它们都是动物,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植物→蝉→螳螂→黄雀.故不符合题意;
D、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正确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
 
29. 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 解:A、“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该选项正确.
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因素的概念.
 
30.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壤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1. 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考点: 保护植被的意义.
分析: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解答: 解: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
故选:A
点评: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2. 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生存在什么环境里(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干旱地区 B. 湿润地区 C. 寒冷地区 D. 温暖地区
考点: 根系及其在土壤里的分布和意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系分布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特点与环境相适应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大多数陆生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A植物根系十分发达,吸收能力强,适于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B植物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较差,因此适于生活在水分较多的湿润地区.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33. 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海拔高度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 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4. 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 浮游生物 B. 水蚤 C. 鱼 D. 鱼鹰
考点: 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 此题考查生物富集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解答: 答: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鱼鹰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农药含量最多.
故此题答案为: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食物链的末端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35. 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特征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排除体内的废物
  C. 给汽车加油 D. 树苗长大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根据生物的特征可知,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都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解答: 解:生物的生活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因此,动植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的特征.
 
36. 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
  A. 鱼类 B. 人类 C. 细菌类 D. 哺乳类动物
考点: 生物圈的范围;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范围以及细菌的分布,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生物圈是地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在寒冷的极地,也发现了大量的藻青菌等细菌群落,海底温泉喷涌出高达350摄氏度的水流.海底热泉水从地下带上来许多硫酸盐,硫酸盐在高温高压下变成了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一些以硫化氢为营养的细菌以极快的速度繁衍.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世界大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发现了硫化菌.表明细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细菌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到达生物圈的任何圈层.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分布特点,并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37. 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 酸雨 B. 竹子开花 C. 温室效应 D. 水土流失
考点: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对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环境的影响一类题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酸雨、温室效应和沙尘暴等.
解答: 解:A、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B、竹子开花,属于生物生长繁殖现象,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D、水土流失主要人为原因有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造成的.
故选:B.
点评: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
 
38. 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 鱼的体型为梭型
  C. 牦牛的绒很保暖 D. 孔雀开屏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北极熊白色的体毛与北极雪地的颜色一致,有利于保护自己,是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鱼的体型为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是鱼类对水生环境的适应;牦牛的绒很保暖,是与青藏高原寒冷的环境相适应;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不是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39. 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 水草→鲫鱼→乌鱼 B. 水草←草鱼←乌鱼
  C. 螺蛳←鲫鱼←乌鱼 D. 螺蛳→鲫鱼→乌鱼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 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
B、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B不正确;
C、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不正确.
D、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40.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
  A. 互利共生 B. 种内斗争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
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相互争夺水分、有机物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1.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多的生物是(  )
  A. 狼 B. 植物 C. 羊 D. 老鼠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此题目主考查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的角色?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解答: 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一般只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可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或者说,生物圈中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动物应比植物少.再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并且,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20%,所以,绿色植物处在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最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数量就越少.A.狼、C.羊、D.老鼠都是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数量应少于植物.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题目,应从取食关系和能量流动的规律这两方面来考虑,部分同学可能会忽略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少能制约生物的数量这一知识点.
 
42. 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
  A. 空间 B. 温度 C. 营养 D. 时间
考点: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分析: 此题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内容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生物圈中大多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时间不是生物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
故选:D.
点评: 做这题的切入点在时间上,时间不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43.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
  A.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
  C. 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 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解答: 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故选:B
点评: 分解者只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44. 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森林 C. 温带草原 D. 寒带冻原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蛇的体温与环境相一致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的温度而改变,外界温度高蛇的体温高,外界温度低蛇的体温低,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如寒带冻原蛇的血液会凝固而导致死亡.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温动物蛇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
 
45.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 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能力.解答时结合题意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 解: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温度,所以在设置对照时,除温度这个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而表格中不仅是变量温度不同,而且光照也不同(明亮、阴暗),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该把纸盒左半侧明亮修改为阴暗,使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只有变量温度不同.因此选项A、B、D均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 设置对照实验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46.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虎:“哪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考点: 合理密植.
分析: 本题考查合理密植的知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解答: 解: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看出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点评: 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题目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
 
三.非选择题
47.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包含 4 条食物链.蛇能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 水稻﹣→鼠﹣→蛇 .
(2)家畜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二 营养级.
(3)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食用菌属于 分解者 .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起点从 生产者或水稻(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开始.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逐级递减 .若制止人们捕杀蛇,发现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试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理是:该举措可以 从“水稻﹣→鼠﹣→蛇”这条食物链分析,制止人们捕杀蛇,使鼠的数量减少,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
(5)与该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很大,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类型;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蛇要获得最多的能量应该是经过营养级最少的,故为:水稻﹣→鼠﹣→蛇.
(2)营养级别主要看它所在的营养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级是植物生产者;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依此类推越往后营养级别越高.处在食物链末端的消费者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家畜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2营养级.
(3)食用菌属于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因此属于分解者.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者或水稻(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在各种生物之间以有机物或化学能的形式进行传递,从“水稻﹣→鼠﹣→蛇”这条食物链分析,制止人们捕杀蛇,使鼠的数量减少,从而增加水稻产量,这属于生物防治.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
故答案为:
(1)4;水稻﹣→鼠﹣→蛇
(2)二
(3)分解者
(4)生产者或水稻(光合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定太阳能;逐级递减; 从“水稻﹣→鼠﹣→蛇”这条食物链分析,制止人们捕杀蛇,使鼠的数量减少,从而增加水稻产量.(叙述合理即可得分)
(5)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写出一条即可得分)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8. 下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分解者 和 非生物部分 .
(2)图一的食物网由 5 条食物链组成.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草→鼠→蛇→鹰 .
(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草 .
(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鹰 .
(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草的数量将会 减少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过一段时间之后,生态系统各生物的数量又会恢复平衡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相互交错而形成的.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
解答: 解:(1)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狐.
(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
(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草.
(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毒物质.若图二中的甲、乙、丙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时,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被草吸收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鹰位于该食物链的最顶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鹰.
(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兔 ( http: / / www.21cnjy.com )、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多,因此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2)2;
(3)草→鼠→蛇→鹰;
(4)草;鹰;
(5)草;鹰;
(6)减少;自动调节.
点评: 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知识以及生物的数量变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