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导学案:4、蚂蚁(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导学案:4、蚂蚁(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0 16:0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科目 语文 课题 蚂蚁
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类型 新授课 学案编号
学 习 目 标 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并积累字词。2.细读文章,思考作者通过对蚂蚁的观察、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品析语言,体会学习本文运用修辞方法及词语巧妙使用使语言生动传神、幽默风趣的特点。4.写法借鉴:①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人生道理,写人生感悟。 ②学习运用修辞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重点:1.细读,领悟文章主旨。2.品析学习本文语言的生动幽默。3.学习写动作描写和人生感悟。
难点:正确理解“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等重点语句。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 一、直面课文标题“蚂蚁”,这个小家伙你一点都不陌生,说不定还和它有些故事,在读课文之前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和认识,好吗?二、了解作者 作者南帆,是当代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写作和出版了《文明七巧板》《星空与植物》《追问往昔》等多部散文著作。他这样的一个学者,会以怎样的眼光看蚂蚁?会写出怎样的文字呢?用心阅读,你一定会有欣喜地发现。三、阅读理解课文1. 默读文章,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在课堂笔记本上写下你希望积累下来的字词,然后写一段话,准确使用其中的两三个词语。字词积累:用词写话:2.仔细阅读,思考作者对蚂蚁有哪些具体的记述和描写,由此作者生出了什么感受与感慨,并予以概括。对蚂蚁的描写:作者的感受与感慨:3.思考理解下列句子:①“我在心里想,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为什么作者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②“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从本文来看,你觉得人比蚂蚁优越吗?③作者说“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你的看法呢?④文章结尾写到:“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作者是在感慨他自己吗?句中“感慨”能换成“感动”吗?说说理由。4.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获得了什么启示?5.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品析语言1. 文章用了一系列褒扬人的词语来写蚂蚁,从文中找出来,说说作者目的是为了赞扬蚂蚁吗?这样写妙在何处?2. 赏析“它惊奇地停了下来,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 一句中“晕”的表达效果。3.“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删去一个,行不行?为什么?4. 反复诵读这些精彩的描写。五、写法借鉴思考借鉴1:① 作者观察到蚂蚁爬过桌子捡到一粒面包屑的情形,想到了自己,想到了人生,写就了美文。其实不光南帆可以,我们都可以。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江河湖海,鱼虫鸟兽,都是我们的老师,都以它们独有的方式向人类昭示着人生的哲理。可为什么我们常常为作文无话可说感到头痛?② 说说大自然能给你什么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 )
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 )   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    )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 )③ 如果平淡生活中的一幕触动了你的心灵,你也想写出如课文一样的美文,你准备怎样写呢?(提示:注意本文的写作思路及方法。)借鉴2: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大词小用等方法。使语言生动传神,风趣幽默。试至少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写一小段话,使其与本文的语言一样精彩。六 你的收获词语积累:佳句摘抄:写作方法:人生感悟: 《蚂蚁》闯关练习 1、注音。一缕( ) 捻成( ) 戳破( ) 怜悯( ) 嗅着( ) 胆怯( ) 涵义( ) 饼干屑( )蹒跚( ) 感慨(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黯淡无光 分道扬镖 刻骨铭心 生机勃勃 不堪回首 意无反顾 喋喋不休 如法泡制 货真价实 倒行逆施 空洞无物 了无痕迹 仓桑岁月 欺世盗名 难以置信 悬崖勒马 3、下面语句横线处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是( )它的小脑袋不停地 ,仿佛在认真地 着什么,作出某种重大的 。终于,它下定了决心, 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A、晃动 嗅 决定 意志坚定B、摇晃 嗅 判断 义无反顾C、晃动 闻 判断 意志坚定D、摇晃 闻 决定 义无反顾4、请在原文中选择一些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写下自己的认识。 这是一只( )、( )、( )、( )、( )、( )的蚂蚁,从它的身上,我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谈出自己真实的认识体会即可)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3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装 订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