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2 20: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语文要素:
习作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
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
清楚。
5 守株待兔
【作者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 233年),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
请同学们看图猜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老马识途》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齐读课题。
树桩
守候
等待
意思是: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的到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活动一:给课文划分节奏。
读懂文言文和古诗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我们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可以读注释,也可以看插图。
【方法回顾】
借助注释,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宋国有一个 ,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 整天守着 ,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 。
农夫
农具
树桩
希望
笑话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读懂故事,感悟道理
说一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因为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而农夫却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于是放下农具不再干活,最后却一无所获。他这种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的想法是可笑的,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农夫心理
偶然发生=经常发生
不劳作 会收获
一无所获
必然结果
侥幸心理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这则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 )
A.每天都守在树桩旁,说不定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B.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
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C.偶然发生的事情,也可能会不断地发生。
B
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从古文词典中查找:“把式”指的是赶车的人。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盘缠”就是古代的钱。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这两个字都是车字旁,可能都跟车有关。
通过查字典:“辕”指车辕子,是车前驾牲畜的部分。
“辙”就是车辙,指车轮轧的痕迹。
默读短文,思考: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①他没有根据自己的目的地选择正确的方向。目的
地与行进的方向完全相反,原来的有利条件反而
促使错误更严重,他也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②他不听朋友的提醒,不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固
执己见,一意孤行。
同学们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劳而无功。
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