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合金》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1.2《合金》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1 21: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2《合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合金形成的过程、合金的特性。
2.掌握合金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的优良性能。
3.掌握常见合金的组成及钢和生铁的异同点。
4.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5.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6.独立阅读课本并相互讨论得出合金的特点。
7.通过自学课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8.师生、生生相互合作,在教师演示、引导、讲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常见合金的组成与性质。
【难点】
1.合金形成的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2.实验相关器材和用品:黄铜片、纯铜片、焊锡、锡、铅、铁片、酒精灯、火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播放视频:2022年2月27日11时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2颗卫星,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和长征火箭最短发射间隔纪录! 【提问】制造火箭的材料是什么?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你所知道的合金有哪些? 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合金。 观看、思考。 由时事热点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出发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一)合金 【过渡】钢与铁是同一种物质吗?钢是纯净物吗? 【活动1】用多媒体呈现合金中金属和非金属所存在的状态。 【提问】1.合金中一定有几种金属? 2.合金中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吗? 3.合金是混合物还是化合物? 【板书】合金的概念。 合金是指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属于混合物 (二)合金的性能 【过渡】合金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有哪些优良性能? 【活动2】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演示实验1 1.比较黄铜片(铜和锌的合金)和铜片、焊锡(锡和铅的合金)和锡的光泽与颜色。 2.将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 【实验探究】演示实验2 取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放在铁片上进行熔化,比较它们的熔点大小。 【讨论】伍德合金的熔点约为70 ℃,而组成它的金属铋、铅、锡、镉的熔点分别为271 ℃、327 ℃、232 ℃、321 ℃。为什么伍德合金常作保险丝? 【总结归纳】合金和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合金性能:熔点低、抗腐蚀性强、硬度大。 【活动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表8-2、图8-6。 【提问】1.根据表格内容,你将选用什么合金来制造下列物品?并说明理由。 (1)火箭 (2)防盗门 (3)医疗器械 (4)轨道 (5)飞机 2.铸造硬币的合金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3.钛合金有哪些优良性能,相对应的用途是什么? 积极思考、相互讨论。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观察、思考、记录现象。 观察、思考、记录现象。 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思考、记录。 阅读、思考。 思考,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合金,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 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对比合金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性能差异,了解合金的组成发生改变,合金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初步形成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认识合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立志于研究更多更好的新型合金。
三、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 问题: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明确: 1、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即①一定是混合物; 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2、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 整理,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B.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C.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解析:A、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不是高于,故选项错误;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合金的性质是: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因此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选项正确。 巩固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联系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合金含义、探究并掌握合金的特殊性能。
不足之处 合金形成的条件与过程不易理解,有关合金含义理解不透彻。
再教设计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