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4
A组·水平过关
1.(2023年岳阳一中月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六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
B.完成对接后,组合体的环绕速度大于7.9 km/s
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处于超重状态
D.对接后组合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对接前飞船的加速度大小
2.(2023年广州一中月考)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于2022年9月18日至2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获得了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 )
A.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
B.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也可以
C.只有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
D.大于第二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3.(2022年深圳名校月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如图所示).这颗卫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A.周期大 B.线速度大
C.角速度大 D.加速度大
4.我国是世界上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是( )
A.可以定点在嘉兴上空
B.加速度一定大于9.8 m/s2
C.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5.如图所示,a、b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
B.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
C.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
D.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6.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
A.线速度大小关系:vAB.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D.周期关系:TA>TB=TC
7.(2023年中山一中月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使人们可以更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则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A.发射速度一定大于11.2 km/s
B.线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C.轨道可能是椭圆
D.可以经过苏州正上空
8.设两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比为1∶2,到地球球心的距离比为1∶3,则它们的( )
A.周期比为3∶1
B.线速度比为∶1
C.向心加速度比为1∶9
D.向心力之比为1∶18
9.(多选)假设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火星会运动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B.火星的环绕速度小于地球的环绕速度
C.火星的公转周期大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D.从图示时刻再经过半年的时间,太阳、地球、火星再次共线
10.如图所示,是同一轨道平面内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A>FB>FC
C.角速度ωA>ωB>ωC
D.向心加速度aAB组·能力提升
11.(多选)(2022年湛江期末)“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制动进入环火椭圆轨道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轨道Ⅰ、Ⅲ为椭圆,轨道Ⅱ为圆.探测器经轨道Ⅰ、Ⅱ、Ⅲ运动后在Q点登陆火星,O点是轨道Ⅰ、Ⅱ、Ⅲ切点,O、Q还分别是椭圆轨道Ⅲ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关于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在O点减速
B.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
C.在轨道Ⅲ上O点的线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O点的线速度
D.在轨道Ⅱ上O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O点的加速度
12.(多选)(2023年江门外海中学期中)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质量无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引力小于受月球的引力
13.如图甲所示,河外星系中两黑洞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研究方便简化为如图乙所示,黑洞A和黑洞B均可看成球体,OA>OB,且黑洞A的半径大于黑洞B的半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黑洞质量之间的关系一定是M1>M2
B.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C.黑洞A运行的角速度小于黑洞B运行的角速度
D.人类要把宇航器发射到距黑洞A较近的区域进行探索,发射速度需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14.如图所示,王亚平用古筝弹奏了《茉莉花》,从中国空间站为中国人民送上元宵祝福.中国空间站在离地面高度h=400 km的圆周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天(24 h)内可以绕地球转动16圈.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π=3.14,取π2=10.求:(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角速度ω;
(2)若古筝的质量m=20 kg,古筝在空间站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F;
(3)地球的质量M.
第七章 4
A组·水平过关
1.(2023年岳阳一中月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六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
B.完成对接后,组合体的环绕速度大于7.9 km/s
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处于超重状态
D.对接后组合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对接前飞船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D 【解析】11.2 km/s是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至少具有的速度,故“神舟十六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小于11.2 km/s,故A错误;对于组合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 G=,可解得v1=7.9 km/s,可知7.9 km/s是第一宇宙速度,也是卫星最大的环绕速度,因为组合体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故组合体的环绕速度小于7.9 km/s,故B错误;空间站在天上只受万有引力的作用,舱内的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错误;对接后组合体的轨道半径等于对接前的飞船轨道半径,由G=ma,可得a=G,故对接后组合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对接前飞船的加速度大小,D正确.
2.(2023年广州一中月考)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于2022年9月18日至2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获得了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 )
A.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
B.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也可以
C.只有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
D.大于第二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答案】D 【解析】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脱离了地球引力束缚,但是还是在太阳系内飞行,所以发射速度应该大于第二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3.(2022年深圳名校月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如图所示).这颗卫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A.周期大 B.线速度大
C.角速度大 D.加速度大
【答案】A 【解析】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mr=m=mω2r=ma,解得T=2π,v=,ω=,a=.由表达式可知,半径越大,运行的周期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大于近地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故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都小,故A正确,B、C、D错误.
4.我国是世界上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是( )
A.可以定点在嘉兴上空
B.加速度一定大于9.8 m/s2
C.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同步卫星位于赤道的上空,故A错误;根据G=ma=mrω2,解得a=,ω=,轨道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地面附近的加速度为9.8 m/s2,则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于9.8 m/s2,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月球的轨道半径,则角速度大于月球的角速度,故B错误,C正确;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D错误.
5.如图所示,a、b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
B.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
C.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
D.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答案】C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r,解得T=2π,a的轨道半径小,周期小,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a,解得a=,a的轨道半径小,加速度大,故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ω2r,解得ω=,a的轨道半径小,角速度大,故C正确;所有圆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小于等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
6.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A.线速度大小关系:vAB.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D.周期关系:TA>TB=TC
【答案】B 【解析】因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根据F向=G=m=mr=ma,可得v=,可知vA>vB=vC,A错误;根据a=可知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B正确;根据F向=G可知,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 FB7.(2023年中山一中月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使人们可以更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则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A.发射速度一定大于11.2 km/s
B.线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C.轨道可能是椭圆
D.可以经过苏州正上空
【答案】B 【解析】11.2 km/s是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逃离地球引力的速度,轨道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错误;因为7.9 km/s为第一宇宙速度,与地表环绕速度相等,而根据G=m,可得v=,可知随着轨道半径增大,线速度减小,因此静止轨道卫星线速度一定小于7.9 km/s,故B正确;因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其轨道一定是圆,故C错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赤道平面上,因此不可能经过苏州上空,故D错误.
8.设两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比为1∶2,到地球球心的距离比为1∶3,则它们的( )
A.周期比为3∶1
B.线速度比为∶1
C.向心加速度比为1∶9
D.向心力之比为1∶18
【答案】B 【解析】设地球质量M、人造地球卫星质量m,由F万=F向得=m,解得v=,故==,B正确;由a=得==,C错误;由F向=ma得==×=,D错误;由T=2π得==,A错误.
9.(多选)假设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火星会运动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B.火星的环绕速度小于地球的环绕速度
C.火星的公转周期大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D.从图示时刻再经过半年的时间,太阳、地球、火星再次共线
【答案】BC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mr=ma,解得v=,T=2π,a=.因为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故向心加速度较小,线速度较小,周期较大,故B、C正确,A错误.从图示时刻再经过半年的时间,地球刚好转过半周,火星还转不到半周,故三者不会共线,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是同一轨道平面内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A>FB>FC
C.角速度ωA>ωB>ωC
D.向心加速度aA【答案】C 【解析】同一轨道平面内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都绕同一中心天体(地球)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m,得v=,由题图可以看出卫星的轨道半径rC>rB>rA,故可以判断出vA>vB>vC,A错误;因不知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关系,故无法根据F=G判断它们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关系,B错误;由G=mω2r,得ω=,又rC>rB>rA,ωA>ωB>ωC,C正确;由G=ma,得a=G,又rC>rB>rA,所以aA>aB>aC,D错误.
B组·能力提升
11.(多选)(2022年湛江期末)“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制动进入环火椭圆轨道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轨道Ⅰ、Ⅲ为椭圆,轨道Ⅱ为圆.探测器经轨道Ⅰ、Ⅱ、Ⅲ运动后在Q点登陆火星,O点是轨道Ⅰ、Ⅱ、Ⅲ切点,O、Q还分别是椭圆轨道Ⅲ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关于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在O点减速
B.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
C.在轨道Ⅲ上O点的线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O点的线速度
D.在轨道Ⅱ上O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O点的加速度
【答案】AB 【解析】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在O点减速,由高轨道进入低轨道需要点火减速,故A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轨道半长轴越大,周期越大,所以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大于沿轨道Ⅲ的运行周期,故B正确;由轨道Ⅱ进入轨道Ⅲ需在O点减速,由高轨道进入低轨道需要点火减速,在轨道Ⅲ上O点的线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O点的线速度,故C错误;轨道上O点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同一位置O点,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相同,则探测器在两个轨道的O点的加速度也相同,故D错误.
12.(多选)(2023年江门外海中学期中)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质量无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引力小于受月球的引力
【答案】BCD 【解析】根据第三宇宙速度是卫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由于“嫦娥一号”卫星要离开地球去环绕月球运动,所以其发射速度一定小于第三宇宙速度,故A错误;设卫星的周期为T,由G=mr,得T=,所以卫星的周期与月球质量M有关,与卫星质量m无关,故B正确;设卫星轨道半径为r,由万有引力定律知卫星受到引力F=G,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正确;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由于离地球很远,受到地球引力很小,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主要是月球引力提供,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小于受月球的引力,故D正确.
13.如图甲所示,河外星系中两黑洞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研究方便简化为如图乙所示,黑洞A和黑洞B均可看成球体,OA>OB,且黑洞A的半径大于黑洞B的半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黑洞质量之间的关系一定是M1>M2
B.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C.黑洞A运行的角速度小于黑洞B运行的角速度
D.人类要把宇航器发射到距黑洞A较近的区域进行探索,发射速度需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答案】B 【解析】两黑洞绕O点旋转的角速度相等,设两黑洞之间距离为L,有G=M1ω2L1=M2ω2L2,因L1>L2,则有M1<M2,A、C错误;根据G=M1L1=M2L2,可得T=,则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B正确;人类要把宇航器发射到距黑洞A较近的区域进行探索,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三宇宙速度,D错误.
14.如图所示,王亚平用古筝弹奏了《茉莉花》,从中国空间站为中国人民送上元宵祝福.中国空间站在离地面高度h=400 km的圆周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天(24 h)内可以绕地球转动16圈.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π=3.14,取π2=10.求:(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角速度ω;
(2)若古筝的质量m=20 kg,古筝在空间站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F;
(3)地球的质量M.
解:(1)空间站的周期T==1.5 h=5.4×103 s,空间站的角速度ω==1.16×10-3 rad/s.
(2)古筝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F=Fn=mω2(R+h),代入数据解得
F=1.83×102 N.
(3)设空间站的质量m1,空间站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对空间站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G=m1ω2(R+h),可得M=,
代入数据可得M=6.34×1024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