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01 22: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几分之一 教学设计
课题 学科 数学
课型 章节名称 第八章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时 1
目标确定依据 课标 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开始,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初步认识分数时主要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一一整体”的角度进行,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这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在意义和写法 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因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学习目标 (重难点在相应条目后标注)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评估任务 学生理解百分之一的意义,能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教学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环节设计)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就是评估任务的分解)
目标导入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这假期里我们过了什么节日? 老师过节的时候四块月饼分给了两个孩子,那么怎样分给的? 1.思考计算方法。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1.(1)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两个,每个孩子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孩子,每人分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活动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1.认识和。 (1)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说说是怎么找的。 (2)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明确物体的一半,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明确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 教师演示:拿起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撕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问:“这是长方形的吗?为什么?” 1.(1)小组合作。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表示出二分之一。 (2)明确物体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学生交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是它的……3)将长方形的纸任意撕成两半,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活动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是长方形的吗?为什么?” 2.认识和。 (1)课件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2)动手操作:拿出准备的学具折一折。 (3)动手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折成5份,指出它的,并涂色。 教师明确: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1)学生汇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写作。学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2)同桌比赛拿纸折一折,并说说其含义。 (3)折出并涂色。 3.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在图上标出,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活动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达标检测
板书 设计 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三分之一 写作
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2.独立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