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男女学生开始在身体形态和体能上出现差异,生理上相应地发生变化,学生的骨化过程正在进行之中,肌肉也逐渐增长,肌肉力量有所增强,但肌肉力量耐力还较差。在动作协调性方面,骨骼肌和小肌肉群有了较大的发展,运动的准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男生灵敏素质较好,好奇心强,学习兴趣容易得到激发;女生柔韧素质较好,平衡感强,但胆量小,力量不足,不太灵活,犹豫寡断,害羞,有些女生自尊心较强。
篮球运球技术动作,由于上肢与手腕力量不足,学生练习时往往出现球的高低不一、左右摇动,稳定性差。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有些拍不起球,学生在做拍球动作时有可能出现篮球脱手到处滚的现象。
由于学生在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以及心理品质的不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学练情景,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以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
2.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时手的触球部位
难点:运球的稳定性
五、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
篮球——运球技术动作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和手腕力量。提高运球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集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增强自信心。
六、组织与教法
根据本课目标,教学组织与教法的设计思想是:
1.重视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通过学习让学生有所收获。
2.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过程要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结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体现接受式教学和新课程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的兴趣和创新、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分组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生运球的技术水平,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互动来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老师在巡视中给予指导。
5.重视保护帮助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学会保护帮助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七、教学流程
变向跑——球性练习——运球练习——“你追我赶”接力游戏——放松——小结
本堂课的设计在准备部分当中,我设计了专门性的熟悉球性的练习(原地手抛球、原地左右手滚球、原地前后推拉球、原地圆形滚球),进入课的基本部分,我设计了分层运球的差异性练习,在分层次运球的差异性练习中,学生对照学习提示进行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方法的差异性练习,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觉的进行对照,进行自我定位,向更高一层的学习目标进发。学生练习好之后,再集体进行展示评价。在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原地运球的技术后,让学生再练习一下行进运球,以便接下来进行本课的最后一个练习内容——“你追我赶”接力。课的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身心的放松。
篮球“运球”课时计划
教学目标 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2.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球时手的触球部位难点:运球的稳定性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目的任务及要求 练习时间
课前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2、导入、宣布本课内容3、绕场行进跑4、熟悉球性练习A头前、胸前手指左右点拔球B左、右手单手上抛球C双手上抛球D左右滚球E前后滚球F圆型滚球G用球写字 1、师生问好, 2、以篮球明星为学习榜样,导入本课学习内容,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3、教师口令、示范、指挥学生。 1、体委整队2、上课队形:四列横队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о Θ3、听老师口令认识篮球场上各种线的名称4、队形:U形队列о Θ о о оо о ооооо5、按照老师要求做练 1、认真听讲、明确要求。2、积极热身、动作到位3、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做好准备活动。要求学生气氛活跃,动作到位。 7’
师生互动部分师 生 互 动 部 分小 组 合 作 练 习 一、原地运球1、个人练习运球2、运用正确的手型进行各种形式的原地运球。A高运、低运、蹲运、坐运B边运边听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C、集体展示D、体验行进间运球 二、“你追我赶”争第一规则:学生按指定路线和方法进行运球,老师统一发令后学生运球返回后按要求交接。 1、教师指定小组长2、教师指挥与指导 3、教师找出几个同学进行示范 4、教师提出问题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好5、教师进行正确的示范动作6、教师再次找学生示范7、教师巡回指导、纠错、鼓励、参与。 1、教师引导与指挥。 2、教师鼓励与评价。1、教师讲清规则并示范。2、提示注意点。3、发令指挥。4、及时评价。 1、队形:同上成U形队列2、学生分散体验练习,自己体验拍球动作。3、学生按自我学习状况进行自我分层。 4、学生跟随老师认真练习。5、巩固练习。6、分成8个小组练习7、学生自信展示与评价。 1、在初步掌握原地运球技术的基础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不同姿势的运球。2、根据老师的提问或按照老师的要求一边运球一边做动作或回答问题。3、边走边运球。1、学生四队站于各队的位置上。2、遵守游戏规则。3、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1、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或单独的练习2、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与进步。要求:学生积极,自信展示。 1、通过不同形式的运球加强运球技术的动力定型2、目的:为下面的接力游戏打下基础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运球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遵守规则,行动迅速听从指挥。 23’7’
身心 放松 及评 价总 结 1、 放松 2、 学生小结 3、 教师小结 4、 宣布下课 1、教师领做。 2、总结讲评本课学习情况。 3、师生再见。 1、认真听讲,认真放松。2、个别学生总结评价个人感受。3、向老师再见。 1、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在总结中提高。2、要求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放松,总结。 3’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41只、录音机一台 预计心率 110左右
预计密度 60%左右
预计运动量 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