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用两位数乘除
单元复习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用两位数乘
用两位数除
路程、时间与速度
用两位数乘除
用两位数乘
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用两位数除
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两位数除多位数
路程、时间与速度
用两位数乘
1、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
整十数乘以两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两位数相乘,然后在乘积的末尾加上省略的“O”。因数的末尾有几个零,乘积的末尾就补几个“O”。
【例1】算一算。
×60=
12×6=72
720
31×6=186
1860
55×6=330
3300
【例2】一盒马克笔23元,一本练字帖11元,美术老师买了10盒马克笔盒和20本练字帖,一共花去( )元。
一盒马克笔23元,买了10盒,则买马克笔花了23×10=230元。一本练字帖11元,买了20本,则买练字帖花了11×20=220元。所以,老师一共花去230+220=450元。
450
1、不计算,比一比。在括号里填上>、<或=。
20×57 ( ) 200×57
82×30 ( ) 30×28
62×50 ( ) 62×500
因为200>20,所以20×57<200×57。
因为82>28,所以82×30>30×28。
因为50<500,所以62×50<62×500。
<
>
<
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例3】列竖式计算。
27×35=
94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7
×35
1
2
8
13
5
9
5
3
4
1、列竖式计算。
(1)63×28= (2)15×22=
1764
63
×28
6
12
50
4
17
4
2
6
330
15
×22
0
1
3
3
0
3
0
1
3
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例4】列竖式计算。
(1)135×28=
3780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35
× 28
0
1
2
10
0
3
0
4
8
2
7
8
7
【例4】列竖式计算。
(2)230×56=
12880
两位数乘三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因数的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因数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30
×56
5
1
11
8
1
8
1
13
8
2
0
1、列竖式计算。
(1)127×36= (2)305×56=
4572
127
× 36
1
2
3
7
2
4
2
4
6
1
8
7
5
1
17080
305
× 56
5
2
15
18
0
17
0
3
3
2
8
0
1
1、列竖式计算。
(3)157×36= (4)370×32=
4572
127
× 36
1
2
3
7
2
4
2
4
6
1
8
7
5
1
11840
370
×32
1
2
11
4
4
1
7
8
0
11
【例5】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1)128-28×4 (2)96×101-96
=32×4-28×4
=(32-28)×4
=4×4
=16
=96×(101-1)
=96×100
=9600
【例5】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3)225+25×3 (4)68×102
=75×3+25×3
=(75+25)×3
=100×3
=300
=68×(100+2)
=68×100+68×2
=6800+136
=6936
【例6】乾乾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二个因数“32”个位上的2错看成了5,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57,正确的积是( )。
由题意得:错误的因数就是35。因为第一个因数没有错,所以它乘以35的积就会比正确的积多57,所以第一个因数为:
57÷(35-32)
=57÷3
=19
所以正确的积为:19×32=608
608
【例7】实验小学15名老师带领13个班的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平均每个班有38名同学。电影院一共有500个座位,够坐吗?
每班学生人数×班级数+老师人数=总人数
13×38+15
=494+15
=509(人)
509>500
答:电影院的座位不够坐。
1、同学们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从前往后数一共有52行,从左往右数一共有39列,那么操场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总人数=行数×列数
52×39=2028(名)
答:操场上一共有2028名同学。
1、试商的方法:
(1)一般把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可以采取除数乘10法,把除数看作几十五等方法来试商。
(2)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四舍商大舍去1,五入商小加上1。)
用两位数除
2、两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4)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例8】列竖式计算。
(1)78÷26=
3
怎么验算呢?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78
26
3
0
26
× 3
7
8
1
验算:
8
1
7
【例8】列竖式计算。
(2)939÷52=
18……3
939
52
1
52
8
9
416
3
41
怎么验算呢?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
18
×52
0
4
9
3
6
9
6
1
3
+ 3
9
3
9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96÷32= (2)325÷25=
3
96
32
3
0
6
9
32
× 3
9
6
验算:
13
325
25
1
25
3
5
75
0
7
验算:
25
×13
5
2
7
5
3
5
1
2
1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85÷21= (4)772÷33=
4……1
85
21
4
1
4
8
验算:
21
× 4
8
4
+ 1
5
8
772
33
2
66
3
2
99
3
11
1
验算:
23
×33
9
6
6
9
7
9
5
1
+ 13
7
7
2
1
23……13
【例9】已知算式△÷37=13……□,□最大是( ),此时△是( )。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所以□最大是36。
当□最大时,△为:
37×13+36
=481+36
=517
36
517
【例10】食堂购进了850千克的大米,平均每天要用63千克,这些大米最多够用多少天?
大米的总量÷每天使用的量=使用的天数
850÷63=13(天)……31(千克)
答:这些大米最多够用13天。
路程、时间与速度
1、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因为速度=路程÷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名称是路程单位/时间单位,即千米/时,米/分,米/秒,千米/分……
2、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2)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例11】一列高铁每小时行驶216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2小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216×4=864(千米)
汽车的速度是:864÷12=72(千米/时)
答:汽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
【例12】一只豹子3小时跑288千米,一只老虎1小时跑48千米,豹子每小时奔跑的速度是老虎的多少倍?
路程÷时间=速度
288×3=96(千米/时)
96÷48=2
答:豹子每小时奔跑的速度是老虎的2倍。
1、推算。
18× = 32× =
54
540
5400
160
1600
16000
2、200×5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
四
3
3、填表。
460
61
9
88
4、农场里有600棵杨树,种了25行。
(1)杨树每行种了多少棵?
(2)梨树种了21行,每行种的棵数比杨树多3棵,农场里有多少棵梨树?
(1)600÷25=24(棵)
答:杨树每行种了24棵。
(2)24+3=27(棵)
27×21=567 (棵)
答:农场里有576棵梨树。
每一份努力,都将在学习中得到最好的回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