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27.1《相似图形》课时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27.1《相似图形》课时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8-20 16:4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1图形的相似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共15题)
1.已知2x=5y(y≠0),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2x=5y,

分析: 本题须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2. 若3a=2b,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 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 由3a=2b,得出于是可设a=2k,则b=3k,代入==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基础题
3. 不为0的四个实数a、b,c、d满足ab=cd,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 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 A、故A正确
B、故B正确
C、故C正确
D、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了比例的性质:分子分母交叉相乘,乘积相等.
4. 如果a=3,b=2,且b是a和c的比例中项,那么c=(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 比例线段
解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
a:b=b:c,
b2=ac,
当a=3,b=2时
22=3c,
3c=4,
c=
故选:C.
分析: 比例中项,也叫“等比中项”,即如果a、b、c三个量成连比例,即a:b=b:c,则b叫做a和c的比例中项.据此代数计算得解.
5. 比例尺为1:1000的图纸上某区域面积400cm2,则实际面积为(  )
A.4×105m2 B.4×104 m2 C.1.6×105 m2D.2×104 m2
答案:B
知识点: 比例线段
解析:解答: 设实际面积为xcm2,
则400:x=(1:1000)2,
解得x=4×108.
4×108cm2=4×104m2.
故选B.
分析: 根据面积比是比例尺的平方比,列比例式求得该区域的实际面积.
6、如图,画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O,在这条垂直平分线上截取OC=OA,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弧于AB与点P,则线段AP与AB的比是(  )
A. B.1: C. D.
答案:D
知识点: 比例线段.
解析:解答: 连接AC,
设AO=x,则BO=x,CO=x,
故AC=AP=x,
∴线段AP与AB的比是: x
故选:D.
分析: 利用已知表示出AC的长,即可得出AP以及AB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7. 下列各组中得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  )
A.4cm、2cm、1cm、3cm B.1cm、2cm、3cm、5cm
C.3cm、4cm、5cm、6cm D.1cm、2cm、2cm、4cm
答案:D
知识点: 比例线段.
解析:解答:A、从小到大排列,由于1×4≠2×3,所以不成比例,不符合题意;
B、从小到大排列,由于1×5≠2×3,所以不成比例,不符合题意;
C、从小到大排列,由于3×6≠4×5,所以不成比例,不符合题意;
D、从小到大排列,由于1×4=2×2,所以成比例,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四条线段成比例,根据线段的长短关系,从小到大排列,判断中间两项的积是否等于两边两项的积,相等即成比例.
8. 已知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AC:AB=(  )
A. B. C.D.
答案:A
知识点: 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 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知AC:AB=故选A.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黄金分割比的概念.
9. 若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PA>PB),设AB=1,则PA的长约为(  )
A.0.191 B.0.382 C.0.5 D.0.618
答案:D
知识点: 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 由于P为线段AB=1的黄金分割点,
且PA>PB,
则PA=0.618×1=0.618.
故选D.
分析: 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PA是较长线段;则PA=0.618AB,代入数据即可.
10. 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如果舞台AB长为20米,一个主持人现站在舞台AB的黄金分割点点C处,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①AB:AC=AC:BC;
②AC≈6.18米;
③AC=10()米;
④BC=10(3 )米或10( 1)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 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 AB的黄金分割点为点C处,若AC>BC,则AB:AC=AC:BC,所以①不一定正确;
AC≈0.618AB≈12.36或AC≈20-12.36=7.64,所以②错误;
若AC为较长线段时,AC=AB=10(-1),BC=10(3-);若BC为较长线段时,BC=AB=10(-1),AC=10(3-),所以③不一定正确,④正确.
故选D.
分析: 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和AC为较长线段或较短线段进行判断.
11. 等腰△ABC中,AB=AC,∠A=36°,D是AC上的一点,AD=BD,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  )①△BCD是等腰三角形;②点D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③△BCD∽△ABC;④BD平分∠AB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 黄金分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 ∵AB=AC,
∴∠ABC=∠C=(180°-∠A)= (180°-36°)=72°,
∵AD=BD,
∴∠DBA=∠A=36°,
∴∠BDC=2∠A=72°,
∴∠BDC=∠C,
∴△BCD为等腰三角形,所以①正确;
∴∠DBC=∠ABC-∠ABD=36°,
∴∠ABD=∠DBC,
∴BD平分∠ABC,所以④正确;
∵∠DBC=∠A,∠BCD=∠ACB,
∴△BCD∽△ABC,所以③正确;
∴BD:AC=CD:BD,
而AD=BD,
∴AD:AC=CD:AD,
∴点D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所以②正确.
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ABC=∠C=
(180°-∠A)=72°,再计算出∠BDC=72°,∠DBC=36°,则可对①③④进行判断;利用△BCD∽△ABC得BD:AC=CD:BD,而AD=BD,则AD:AC=CD:AD,于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可对②进行判断.
12. 用一个2倍放大镜照一个△ABC,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C放大后,是原来的2倍
B.△ABC放大后,各边长是原来的2倍
C.△ABC放大后,周长是原来的2倍
D.△ABC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4倍
答案:A
知识点: 相似图形
解析:解答: ∵放大前后的三角形相似,
∴放大后三角形的内角度数不变,面积为原来的4倍,周长和边长均为原来的2倍.
故本题选A.
分析: 用2倍的放大镜放大一个△ABC,得到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可知: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的4倍,边长和周长是原来的2倍,而内角的度数不会改变
13. 对一个图形进行放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
B.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会改变
C.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角的大小可以改变
D.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可以改变、角的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D
知识点: 相似图形
解析:解答: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对一个图形进行收缩时,图形中线段的长度改变,角的大小不变,
故选D.
分析: 根据相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14. 下面给出了一些关于相似的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
(1)菱形都相似;(2)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3)正方形都相似;(4)矩形都相似;(5)正六边形都相似.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C
知识点: 相似图形;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1)所有菱形的对应角不一定相等,故菱形不一定都相似;
(2)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正确;
(3)正方形都相似,正确;
(4)矩形对应边比值不一定相等,不矩形不一定都相似;
(5)正六边形都相似,正确,
故符合题意的有3个.
故选:C.
分析: 利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
15. 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D.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答案:C
知识点: 相似图形
解析:解答:A、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正确;
B、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正确;
C、所有的菱形不一定都相似,故错误;
D、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正确.
故选C.
分析: 利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多边形相似”进行判定即可.
二、填空题(共5题)
1. 给出下列几何图形:①两个圆;②两个正方形;③两个矩形;④两个正六边形;⑤两个等边三角形;⑥两个直角三角形;⑦两个菱形.其中,一定相似的有( )(填序号).
答案: ①②④⑤
知识点: 相似图形
解析:解答: 下列几何图形:①两个圆;②两个正方形;③两个矩形;④两个正六边形;
⑤两个等边三角形;⑥两个直角三角形;⑦两个菱形.
其中,一定相似的有①②④⑤.
故答案为:①②④⑤.
分析: 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具体的说就是对应的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每个命题进行判断.
2. 在一张复印出来的纸上,一个多边形的一条边由原图中的2cm变成了6cm,这次复印的放缩比例是( )
答案: 1:3
知识点: 相似图形.
解析:解答: 由题意可知,相似多边形的边长之比=相似比=2:6=1:3,
故答案为:1:3
分析:本题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3. 若用一个2倍放大镜去看△ABC,则∠A的大小( );面积大小为( )
答案: 不变,4倍
知识点: 相似图形.
解析:解答: ∵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A的度数不变
∵放大前后,两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2
∴它们的面积比为1:4
即放大后面积为原来的4倍.
分析: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如果图形甲与图形乙相似,图形乙与图形丙相似,那么图形甲与图形丙( )
答案:相似
知识点: 相似图形.
解析:解答:∵图形甲与图形乙相似,图形乙与图形丙相似,
∴图形甲与图形丙相似.
故答案为:相似
分析: 本题考查了相似图形,熟记相似图形具有传递性是解题的关键.
5. 已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且a=1,c=4,那么b=( )
答案:2
知识点: 比例线段
解析:解答:∵b是a、c的比例中项,
∴b2=ac,
即b2=4,
∴b=±2(负数舍去).
故答案是:2.
分析: 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可得b2=ac,从而易求b.
三、解答题(共5题)
1. 如图,在△ABC中,若DE∥BC,,DE=4cm,求BC的长
答案:12cm
知识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 解:∵DE∥BC,
∴,又∵ ∴,
∴∴BC=12cm.
故答案为:12cm.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找出图中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 如图,已知AB∥CD∥EF,它们依次交直线l1、l2于点A、D、F和点B、C、E,如果AD=6,DF=3,BC=5,求BE的长
答案: 7.5
知识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AB∥CD∥EF,
∴ ,即 ,
解得CE=2.5,
∴BE=BC+CE=5+2.5=7.5,
故答案为:7.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所得线段对应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3. 如图,在Rt△ABC中,∠C=90°,点D在边AB上,线段DC绕点D逆时针旋转,端点C恰巧落在边AC上的点E处.如果,
求m与n满足的关系式(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m).
答案:m=2n+1
知识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作DH⊥AC于H,
∵线段DC绕点D逆时针旋转,端点C恰巧落在边AC上的点E处,
∴DE=DC,
∴EH=CH,
∵ ,即AE=nEC,
∴AE=2nEH=2nCH,
∵∠C=90°,
∴DH∥BC,
∴ ,即m=
故答案为:2n+1.
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定理得出比例式,注意: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也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4. 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地,它的一条边长为25m.在图纸上,这条边的长为5cm,其他两条边的长都为4cm,求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
答案:都是20m.
知识点: 比例线段
解析: 解答:设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分别为xm、ym,
由题意得,x
解得x=y=20.
即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都是20m.
分析: 设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分别为xm、ym,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
5. 如图,直线y=3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过B点作直线BP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P,取线段OA、OB、OP,当其中一条线段的长是其他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时,求P点的坐标
答案:P(,9),(9,0),(,0)
知识点: 比例线段;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
∵直线y=3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点A的坐标是(-1,0),点B的坐标是(0,3),
∴|OA|=1,OB=3,
∵点P在x轴正半轴上,
∴设点P的坐标是(x,0),
∵当线段OA线段的长是其他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时,
∴OA2=OB OP,
∴1=3 x,
解得x= ,
∴点P的坐标是(,0),
当线段OB线段的长是其他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时,
∴OB2=OA OP,
∴9=1 x,
解得x=9,
∴点P的坐标是(9,0),
当线段OP线段的长是其他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时,
∴OP2=OB OA,
∴x2=3×1,
解得x=
∴点P的坐标是(,0),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 ,0),(9,0),(,0).
故答案为:(,0),(9,0),(,0).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OA|=1,OB=3,再根据点P在x轴正半轴上,设出点P的坐标是(x,0),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当线段OA线段的长是其他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时,当线段OB线段的长是其他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时,当线段OP线段的长是其他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时,分别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