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0张PPT。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音乐欣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你知道哪些思乡或爱国的古诗句?(8号抢答)望大陆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掌握现代诗朗诵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
2、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思国之情。体会诗歌所表达出的浓浓的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如何学习诗歌一、读题目 ,让学生确定题材、体裁,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把握风格。
三、读出处、国别、朝代、时间、了解背景。
四、读注释,解决具体问题。
五、读文本(读诗文——品诗句——悟情感——赏技巧 ) 自读感知
诗的作者是于右任,读了课文你知道他是在哪儿写这首诗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于右任 (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别署骚心、太平老人。诗人,书法家,政治家。清光绪二十九年举人。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0年与宋教仁等人创作《民立报》,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曾致力于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后曾任上海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1964年11月10日逝世于台北。于 右 任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他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他一生爱国,希望建立一个伟大而富强的中国。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妻小被迫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晚年,于右任孤居台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然而,盈盈一水的台湾海峡无情地割断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台北病逝。后人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两张字条,一张上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旁注:“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还在“高”字旁画了一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另一张纸所书即本文内容了。作者、背景简介: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
妻小被迫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晚年,于右任孤居台
湾,在大陆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然而,盈盈一
水的台湾海峡无情地割断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
家不能回,亲人不能见,他过着凄凉冷漠的生活。 写作背景 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台北病逝。后人从他的
遗物中发现两张字条,一张上书:“我百年后,愿葬
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旁
注:“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还在“高”字旁划
了一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另一张纸所
书即本文内容了。
写作背景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书面语。死难者。人没到成年即死去。殇 xīshāng路漫漫兮 国有殇预习检测:1、读词语,注意红体字读音。xī shāng 2、解释“国有殇”的意思。指有愿为国家作战而牺牲的人。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温馨提示: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同时要注意节奏和重音,注意从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朗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让我们一齐来把这首哀歌,这段绝唱,这份
遗嘱一齐感情朗读吧!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音乐欣赏理解意思《望大陆》于右任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苍天空阔,四野茫茫, 高山之上,客死异乡的孤魂在游荡 把我葬在高山之上啊 !遥望我的故乡,故乡看不见啊!刻骨难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 把我葬在高山之上啊 !遥望我的大陆,大陆看不见啊!只有痛哭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音乐欣赏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朗诵细读体会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于老对故乡的深情,怎样体会到的? 1、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诗。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合作探究 1、读1、2小节时,诗人临死时有什么嘱咐?他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该如何读? 2、读第三节时,诗人望见了什么呢?他心中有什么想法呢?又该怎么读呢?温馨提示: 第一题可结合导学案知识链接进行理解;第二题要注意结合句子想象画面和感情。细读体会第二节,思考:
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是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怎样的愿望,目的何在?
2、“望我大陆”紧承上句,在“大陆前加一个“我”道出作者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望”字更是情深意长,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葬我于高山之上(为什么要葬我于高山之上)望我故乡望我大陆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因为作者始终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心系大陆) 诗人有什么嘱咐?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愿望?诗人的嘱咐:葬我与高山之上兮。
目的:望家乡、望大陆
因为作者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自学指导细读体会第二节,思考:
1、“望我大陆”紧承上句,在“大陆前加一个“我”道出作者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道出了于先生台海两岸是一家的祖国观念,虽然身在台湾,但是大陆也是“我”的,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感情。2、“望”字更是情深意长,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望”者是作者的魂魄!大陆令作者如此倾心,以至于死后的魂魄也要去望!死后尚且如此,活着时当然无时无刻不牵挂!表现出一份多么执着的思乡之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请大家带着感情朗读一、二小节。说一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始终思念故乡、心系大陆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否看见了故乡、看见了大陆?永不能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的是无尽的思念和刻骨铭心的痛。
因为活着的时候不能回到故乡,死后的魂魄依然不能望见故乡,欲归不能,欲聚不成,多么遗憾!一个游子离开亲人和故乡几十年的羁旅之苦、一个游子客死他乡的悲哀尽显无余。
读第三诗节:
1、“天苍苍,野茫茫” 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那里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山之上,国有殇”怎样理解?齐读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
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
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以身许国的情怀
浓浓的爱国情感 齐读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广阔的天空,辽阔的大地。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表达了作者以身许国的深深的爱国情感 ,以及对祖国统一无望的深深悲切表达了对大陆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回到祖国的情怀 1、诗人望见了什么呢?他心中有什么想法?从这节诗歌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望到了:天苍苍,野茫茫;(出自北朝民歌《敕勒歌》广阔的天空,辽阔的大地。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
想到:山之上,国有殇!(自己愿意像为
楚国而战的阵亡将士那样以身许国。)2、“山之上,国有殇”怎样理解? “山之上,国有殇” 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殇”字解为名词,《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这个“殇”指不能归故里的魂魄。“国有殇”化用了屈原《九歌·国殇》中 “国殇”一词,“国殇”指为国死难者,南朝诗人鲍照《出自蓟北门行》中“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句可为印证。[于右任《望大陆》 “殇”字解为名词,《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这个“殇”指不能归故里的魂魄。“国有殇”化用了屈原《九歌?国殇》中 “国殇”一词,“国殇”指为国死难者 ----------------------------------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把我葬在高山之上啊! 遥望我的故乡,故乡看不见啊! 刻骨难忘.
把我葬在高山之上啊! 遥望我的大陆,大陆看不见啊 !只有痛哭.
苍天空阔,四野茫茫,高山之上,客死异乡的孤魂在游荡. 诗中典故可以体会到: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怀,
对祖国统一无望的深切悲痛。 想到:山之上,国有殇!(自己愿意像为
楚国而战的阵亡将士那样以身许国。) “国有殇”即“有国殇”, “有国殇”,意为:有一个为国死难者。
为国死难者自指作者本人。
于右任作为辛亥元老,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以“国殇”来自况,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强烈的爱国心和深沉的悲憾。
他悲憾于报国的壮志未酬而身先死,悲憾于个人的客死他乡,悲憾于祖国的分裂。面对个人遭遇与国家现状,他定然是死不瞑目!而他个人的悲哀也正是国家的悲哀。若国家统一,他岂能客死台湾,若政治清明,他岂能壮志未酬!“国有殇”在篇末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前文炽热情感的彻底喷发, 大 陆
望 (爱国思乡之情)故 乡板书设计: 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直抒 地表达了诗人 、 的情怀,以及期盼祖国早日 的思想感情。提炼总结:反复 胸臆思乡爱国统一长恨天涯隔一水,
头白鸳鸯各自飞,
两岸心声都是泪,
一寸相思一寸灰。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 愁【余光中】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音乐欣赏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主题阅读反复
直抒
胸臆排比比喻以小见大思乡
爱国
期盼祖国统一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
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
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2年毕业。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
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
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
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 乡愁
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明月何时照我还——明天的大陆与台湾祖国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一国两制”的构想
《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交流的加强
国际公认“台独”势力
国际反华势力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我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吉鸿昌)
以此为题,讲一个爱国小故事。
①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从而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0年后,海峡两岸交往开始。
②1992年l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
③199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④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知识链接: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吧!我的收获:温馨提示: 可从诗歌内容、表达方法、学习方法、自己的感受等方面去谈。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请你给台湾小朋友写一段话,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我的习作:作业超市
1.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信,问候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2.搜集台湾的爱国故事。
3.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为台湾设计蓝图。4、搜集有关于怀念家乡的诗句。谨以此课祝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统一谢谢收看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