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
2/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
3/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
4/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
5/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
6/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
7/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
8/8
{#{QQABBYwQggggAAIAAQgCAwVYCEIQkACAAIoGgAAAIAIBSQFABAA=}#}参考答案
第 Ⅰ 卷(选择题 56分)
本卷有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A D D C B C B
8 9 10 11 12 13 14
B D C A B A C
15 16 17 18 19 20 21
A B B C A B D
22 23 24 25 26 27 28
B B C D B A B
第 Ⅱ 卷(材料解析题 44分)
本卷共4大题,其中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
29.(1)20世纪10年代(或20世纪初)。(2分,只有世纪或年代正确得1分)
(2)示例
判断一:同意。(2分)(写正确酌情给1分)
理由: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1分)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分)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巨大变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分)
判断二:不同意。(2分)(写不正确酌情给1分)
理由: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专制制度的终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了独裁统治。(1分)辛亥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分)中国社会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分)
判断三:不同意。(2分)(写不正确酌情给1分)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巨大变化。(1分)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了独裁统治。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分)材料只是表述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是片面的,评价历史事件应用客观、辩证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价。(1分)
30.(1)表现:①组织公车上书,号召变法图强;②创办学会和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③领导百日维新,促进思想启蒙。(三点任选两点,每点1分,共2分)
(2)变化:由单一的知识分子群体发展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2分)
作用:民族意识觉醒是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
(或民族意识觉醒是汇聚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2分)
(3)主要表现:中国各民族、各党派、社会各界各阶层爱国力量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中国国民党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接受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战的主张,领导全国抗战;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三点任选两点,每点1分,共2分)
原因: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②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与抗争;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中国共产党的引领。(写出其中两点,每点2分,共4分)
31.(1)措施:打土豪、分田地(回答到深入发动群众确立农民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也可)(2分,回答土地革命得1分)
原因:①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②争取农民对革命和中共的支持;③农村土地分配不合理,农民人均地少。(写出1点得1分,共2分)
(2)主要特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分)。
(3)共同作用:①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②有利于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打下基础。
(任意写出其中1点既可得2分)
胜利因素:①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②人民军队的英勇奋战;③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④正确革命道路的指引等。
(任意写出其中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2.【示例一】
历史事件(或现象):图6、图9。(2分)
观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或: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探索抗争精神;民族危亡推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
论述:
19世纪中期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统治,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还组建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等,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国防、教育近代化。(2分)
《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分)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封建守旧思想并未根除,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阵地,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传统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条件。(2分)
综上所述,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的一次次救亡图存、探索救国救民的实践活动把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不断推向前进。(2分)
【示例二】
历史事件(或现象):图7、图8。(2分)
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2分)
论述: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斗争。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分队伍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序幕,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2分)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师长的指挥下,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全歼日军一千多人,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分)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解放军又进行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2分)
综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2分)
【示例三】
历史事件(或现象):图7、图9。(2分)
观点:杰出人物能推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2分)
论述: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斗争。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分队伍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序幕,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2分)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封建思想并未清除,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传统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条件。(2分)
《辛丑条约》的签定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分)
综上所述,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中国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2分)
(说明:其他观点及其论述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