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614.1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4-03-02 11:19:28 |
F乙 D.F甲=F乙
二、填空题
11.船闸工作时用到的原理是 。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使得的河水密度 ,河水对堤坝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12.如图,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高度之比1∶1,容器内部底面积之比1∶3,都装满水,现将两质量之比为1∶4的木块a、b缓缓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则此时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 。
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长方体物块A、B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且两液面相平,物块A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则物块A受到的浮力F甲 F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 p乙。
14.如图所示是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壶嘴与壶身组成 ,当茶壶装满茶水时,壶嘴与壶身中茶水的液面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15.分析三容器对底面的压力和容器内液体重力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
(1)如图A,柱状的容器液体对容器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内液体重力;
(2)如图B,口大底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内液体重力;
(3)如图C,口小底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内液体重力。
16.如图,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1;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 F2,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2, 则 F1 F2,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设想你在5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强为 ,脚背的面积约为,其受到的压力的大小相当于1000个人的重力!这是真的吗? (选填“是”或“不是”)(人的重力约为)
18.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塞子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 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N.
19.一艘船在水深17米的河里航行,船底距离河底12米.船底有一横截面积是2cm2的洞,现用轻质塞子堵住.塞子受到河水的压力是 N.(g取10N/kg)
20.如图所示,A、B两试管中都装有水,两试管中的水对管底的压强pA pB(选填“>”、“<”或“=”)。
三、综合题
21.侦察人员在勘察某一案发现场时,提取到犯罪嫌疑人在较为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留下的站立时的脚印和几根头发。根据取到的线索,侦察人员部分破案过程如下:
年龄组 头发所能承受的拉力
20岁 1.72牛
30岁 1.50牛
40岁 1.39牛
50岁 0.95牛
①侦察人员测得该犯罪嫌疑人的头发所能承受的拉力约为1.48牛。根据表一数据,大致可判别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组为 岁;
②侦察人员根据犯罪嫌疑人站立时的脚印(如图),用蜡浇注了柱形的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厘米,质量为675克。又经过测试,如果要达到脚印同样深度,对应压强为1.5×104帕,试计算确定该犯罪嫌疑人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ρ蜡=0.9×103kg/m3)( )
③侦察人员在破案过程中,可通过脚印留下的鞋底花纹、脚印长度和宽度、脚印的深浅等信息,大致判别犯罪嫌疑人的性别、胖瘦、身高;
某同学认为,人体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通过公式p=ρgh,可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实际身高。你认为上述方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计算出犯罪嫌疑人的实际身高;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
2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2S,容器足够高。
①若容器甲中水的质量为2 千克,求甲中水的体积V水;
②若容器甲中水的深度为 0.1米,求水对甲底部的压强p水;
③现有三个物体A、 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一个,将其放入容器甲或乙中(物体均能浸没在水中),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水、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Δp容均最大。写出选择的物体和容器并说明理由,求出Δp水最大和Δp容最大。
物体 密度 体积
A 3ρ 2V
B 2ρ 3V
C ρ 3V
2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甲、乙(S甲>S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1)若容器甲重为10牛,底面积为10-2平方米,内部盛有深度为0.4米的水。求:
(a)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p水;
(b)容器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地;
(2)若容器甲、乙中的液体A、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使A液体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大于B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有如下方案:
(a)在容器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质量的液体;
(b)在容器甲、乙中同时加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请分析每种方案的可行性。(g=10N/kg)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D
6.B
7.D
8.B
9.A
10.B
11. 连通器 变大 变大
12. 1∶1 1∶3
13. 大于/> 大于/>
14. 连通器 相同
15. 等于 小于 大于
16. 大于 小于
17. 是
18. 3×104 30
19.10
20.=
21. 30 见解析
22.①2×10-3m3;②9.8×102Pa;③物体B和容器甲;;
23.(1)4000Pa;5000Pa;(2)a可行,b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