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2 11: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3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
B.中学生潜水时受到水的浮力大约为50N
C.人体内气压约为1×105Pa
D.正常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1.5×105Pa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堵住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从壶嘴倒出来
B.往连通器中注水,水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C.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D.真空挂衣钩能紧紧地吸附在平面玻璃上
3.如图所示,利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当地大气压强时,结果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直径太大 B.玻璃管未竖直放置
C.玻璃管顶部有空气 D.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4.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A.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到体内时,是利用了大气压
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往水银槽里加水银,则试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5.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要想使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增大一些,可采取的办法是:( )
A.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 B.将玻璃管放斜一些
C.将玻璃管换更细的 D.向水银槽内倒入一些水银
6.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时,下列情形中,可以确认玻璃管内进入少量空气的是
A.当玻璃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B.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略小于
C.无论怎样倾斜玻璃管,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
D.将玻璃管在水银槽内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密度约为1kg/m3
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用手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N
D.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8.下列几种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果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减小压强
B.船闸工作时,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C.注射器吸取药液,利用了大气压
D.潜水员深潜时要穿潜水服,以防水压过大压坏胸腔
9.如图,利用水管测量某地的大气压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地大气压强等于10.3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B.图中C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
C.图中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
D.若把该实验装置移到海拔高度更高的地方,水管中水柱会变长
10.有关运动和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B.击打排球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投出去的篮球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在空中飞行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二、填空题
11.托里拆利用水银测定大气压的数值时,发现玻璃管中的水银下降到 mm后就不再下降,物理学中将能托住此高度的水银柱的气体压强称为一标准大气压.
1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mm汞柱.在高原上,大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3.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如图所示,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并压紧,然后将杯悬空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落下,是因为 的作用。
14.最早测出标准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实验,如图所示,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相当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15.观察下面图示,并回答相关问题。在图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 。
16.首先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实验;标准大气压等于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比较 (选填“高”或“低”)。
17.如图所示,托里拆利是最早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8.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的存在.在相同情况下,压强越小,液体的沸点越 .
19.最早是由科学家 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在今年“4.14”玉树地震后,救灾人员在玉树地区用普通锅煮鸡蛋时很难煮熟,是因为该地区海拔高,大气压强 (选填“大”或“小”),水的沸点 (选填“高”或“低”)造成的.
20.小明利用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图甲中,他用手轻捏玻璃瓶,观察 ,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 ;小明将图乙中的玻璃瓶从山脚拿到山顶,细心的他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一现象说明了山顶的大气压比山脚的大气压要 。
三、综合题
21.亚里士多德为了解释抽水现象,提出了“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意思是只要液面上方出现真空,与真空接触的液体就会流上去填补真空。
(1)可以用“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来解释的现象是 (选填“A”“B”或“C”)。
A.离心式水泵
B.高压锅
C.利用吸管吸饮料
(2)可以推翻“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的是 实验,理由是 。
22.生活小常识: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填空解释这些现象.
(1)用吸管“取”水,如图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的存在.
(2)人如果要从地面跳起来,必须用脚去蹬地,此时脚对地有 力的作用;同时地对脚也有 力的作用,如果 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就跳起来了(均选填“压”或“支持”).
(3)小高用力去推一块大石块,大石块纹丝不动,而小高的脚却向后滑,小高向后滑的原因是 .
23.根据表一和表二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表一: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
海拔/km 大气压/(×105Pa)
0 1.01
2 0.80
4 0.62
6 0.47
表二: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105Pa) 水的沸点/℃
1.01 100
0.71 90
0.44 80
0.36 75
(1)已知深圳梧桐山最高海拔约为1km,通过表一、二判断梧桐山山顶水的沸点可能是 ;(选填下列编号)
①75℃ ②83℃ ③96℃ ④100℃
(2)如图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把此瓶从A地带到海拔更低的B地,发现橡皮膜向下凹陷(如图1),这是因为B地的大气压比A地 ;
与此同时,有两人分别在A地和B地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直播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拍下图2的甲照片和乙照片,请你判断:在B地拍下的实验照片应该是 (选填“甲”或“乙”);
(3)星期天,小王和同学们一起去登山,其中小王同学带了一些充气包装的薯片。请你分析:小王同学到达山顶时,薯片的包装袋会有什么变化?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C
7.C
8.A
9.C
10.B
11.760
12. 760 低于
13. 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 大气压/大气压强
14. 托里拆利 750
15.重新沸腾
16. 托里拆利 760 低
17.750
18. 大气压 低
19. 托里拆利 小 低
20. 液柱高度 形变 上升 低
21. AC 托里拆利 一个标准大气压只能支持76cm高的水银柱
22. cabd 大气压 压 支持 支持 小高在给大石头施加推力的同时,也受到石头的反作用力
23. ③ 大 甲 薯片包装袋会鼓起来,因为海拔升高,大气压变小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