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大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在中国现代史中的时空定位
一:目录:
单元课标解读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单元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时教案
单元跨学科学习
单元背诵清单
单元复习设计
单元大事年表
二、具体内容
【单元课标解读】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经济文化建设等重大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但是,也发生了“大跃进”运动等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内容要求〗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了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成就及其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2、2022年课标解读:
1)了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八大、“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原因以及意义;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自力更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要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
学习提示: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2)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要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
学习提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在经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的原因。
3)建设成就和奋斗精神
学习要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为人民服务的社会风尚。
学习提示: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社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4)“文化大革命”
学习要点:全国动乱;粉碎“四人帮”。
学习提示:了解“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指导下造成的严重灾难。
2、单元大概念架构
单元时空背景:
1)国际: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外交孤立。
2)国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也出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失误。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 我国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目标超额完成后,我国开始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 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接下来我国开始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 探索中既有成就也有失误和挫折。成就主要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这次大会 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 国;1961年初到1965年的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在工业、交通、电子工业和国防 尖端技术等领域取得许多建设成就,并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失误主要有 195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到1976年的文 化大革命。探索中的成就值得我们肯定和发扬,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在此要强调的是,不能全盘否定1966年到1976年的历史,要把“文革”与经济建 设取得的成就区分开来。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 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 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 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4.本单元教材体例
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大概念统领内容,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对我国此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继而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已初步具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认识问题易从感性角度出发,理性思维较为欠缺,对于三大改造史实缺乏理性认知。因此八年级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情景材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一词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之一,复杂且抽象,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学中宜结合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绘制历史时间轴的习惯,学会构建课与单元知识结构,梳理历史史实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2.通过大单元教学、中外联系、单元概述等环节,在大单元主题下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落实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3.通过重难点知识的梳理和突破,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4.通过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加深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感悟社会主义建设是曲折而漫长的过程,是艰苦探索的过程;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感受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社会风貌。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建设成就;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情境1、学会计算历史年代,知道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制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历史发展时间轴,编写简要的历史大事年表,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明晰中国现代史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情境2、观察并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从历史地图中辨识、获取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了解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与成就、意义;认识新中国工业化起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情境3、通过解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图片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鞍山大型轧钢厂、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封面和表决票样、【知识拓展】:第一座长江大桥、图片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知识拓展】: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图片1962年,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人物扫描:焦裕禄】、图片王进喜、【知识拓展】:向雷锋学习等图文资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认识图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情境4、搜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相关的图片,将历史图片进行分类,配上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以黑板报、手抄报、历史图集等方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情境5、搜集、整理模范人物事迹的史料,为模范人物立传,叙述他们的嘉言懿行和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故事会,学习体会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情境6、搜集、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等方面的图文材料,以制作展板,设计墙报,举行讨论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宣传并交流。——家国情怀。
情境7、搜集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开展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欣赏活动,如《钢城虎将》、《燎原》、《怒潮》、《党的女儿》、《红灯记》、《白毛女》、《第二次握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情境8、学唱《社会主义好》,体会广大人民成为国家主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豪心情;学唱《洪湖水浪打浪》、《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体会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学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了解文革时期社会状况;学唱《祝酒歌》、《军港之夜》、《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歌曲,体会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们高兴的心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情境9、搜集、阅读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如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赵树理《套不住的手》、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见本专辑课时同步教案)
第1课时: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五”计划、五四宪法)
第2课时:第5课 三大改造(合作化运动、公私合营)
第3课时: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艰辛探索、建设成就、模范人物)
【单元跨学科学习】
地理学科:中国主要铁路干线
语文学科:京剧《沙家浜》、小说《山乡巨变》
音乐学科: 《社会主义好》
道德与法治:“两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