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桃花源记》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2 21:19:50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
【学习内容】
教材:《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文言常用词语。
3.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
4.品味简洁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以及寄托其中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3课时(建议)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学校新闻中心要筹拍“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视频短片,你是负责人之一,请选择《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场景作为拍摄内容,说明选择理由,并配上解说词。
二、字正腔圆,朗读文章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提示学生关注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在文中标出。
便舍船 屋舍俨然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男女衣着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间隔 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 叹惋语云 及郡下 诣太守 遣人
刘子骥 妻子邑人
参考答案:
便舍(shě)船 屋舍(shè)俨(yǎn)然 豁(huò)然开朗 阡(qiān)陌(mò)
交通 男女衣着(zhuó) 黄发垂髫(tiáo)便要(yāo)还家 间(jiàn)隔 为(wèi)具言所闻 不足为(wèi)外人道 叹惋(wǎn) 语(yù)云 
及郡(jùn)下 诣(yì)太守 遣(qiǎn)人 刘子骥(jì)妻子邑(yì)人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教师适当范读,提示学生关注朗读的节奏和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以下供参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三、小组合作,讲述故事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交流展示,向同桌复述课文内容。(温馨提示:可从渔人、桃源人等不同的角度复述故事。)
渔人:我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景色异常优美的地方,因为要通过一大片桃林才能到这里,所以我把这里叫作“桃花源”。这里景色优美,村庄宁静祥和。里面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桃花源以外的人无异,“长幼无忧,人有所乐”。年幼无劳动能力和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两大弱势群体都心情愉悦,自得其乐,桃源里的人热情地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做客,拿出了美酒美食宴请我。这里的生活富足,社会安定,人人安然幸福,不同于我们的世界。我告辞出来的时候,他们叮嘱我不要把这里的情况说给别人听,但我还是忍不住告诉了太守,太守派人跟着我一起再入桃花源,但却怎么也找不到我做的标记了。
桃源人:一个渔人进了我们的村庄,他左看右看,觉得非常新奇,我们也很好奇地问他从哪里来,他说这里好安静、好祥和,外面现在战乱频繁,老百姓都过得非常痛苦。我们很同情他,请他到家做客,还叮嘱他不要把这里说给别人听,因为自从我们的祖先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这里,再也没出去过,我们也不打算出去。后来,这个渔人就告辞离开了,至于离开后的事情,我们就不太了解了。
四、归纳总结,夯实基础
教师出示重点,学生回答加点词语的含义,巩固复习。
(一)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古义:宽阔明亮 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4.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5.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7.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二)通假字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三)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2.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3.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头)
4.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5.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实现)
(四)一词多义
1.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2.舍:①便舍船(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shè,名词,房屋)
3.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4.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与所连用,所做的标记)
5.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6.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wéi,动词,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介词,对,向)
7.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8.向:①寻向所志(原来)②眈眈相向(对着)
9.得:①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②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10.闻:①鸡犬相闻(听见)②闻有此人(听说)
五、布置作业
背诵《桃花源记》
【板书设计】
1.字音 
2.断句 
3.积累文言词语(①古今异义;②通假字;③词类活用;④一词多义)
第2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自主学习:桃源探胜
活动一:在诗句间探寻桃源之美
1.成语“世外桃源”就出自本文,比喻与世隔绝、幽静美好的地方。“与世隔绝”,是桃花源的重要特征,即文中的“绝境”。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也就是说,文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桃源人所在的世外桃源,一个是渔人生活的世内凡尘。桃花源为何会引起人们如此的向往呢?请从渔人的视角,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桃源之境的特点。
参考句式:从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桃源之境。
(1)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桃源之境。这里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土地肥沃,池塘粼粼、桑树高大、竹子青翠,环境十分优美。
(2)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生活有保障的桃源之境。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屋住,有田耕,生活就有了保障。
(3)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生活安闲快乐的桃源之境。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这句写出了桃花源人精神的快乐。
(4)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桃源之境。桃源中的人邀请渔人去他们家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便”,表立即、马上,写出村中人的热情好客。
(5)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桃源之境。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他们家做客,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皆”字,写出桃源家家户户都热情。
(6)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两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生活富足的桃源之境。正因为家家酒肉菜蔬充足,才能快速拿出食物款待渔人,所以,村中人物质上很富足。
课堂小结:由此可见,桃花源内土地富饶,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富足安宁;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关系和睦。桃源的美,是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美,是辛勤劳作创造的生活美,是和谐相处真诚待人的人情美。
2.再次朗读,读出美感。
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的景象是全篇的“华彩”,语言清丽醇厚,诗意盎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基础上再次指导朗读第1、2段,要求读出美感。(提示:可根据人物心理的变化、长短句式的不同注意语气的舒缓与朗读的节奏)
活动二:在留白处想象凡尘之乱
1.初探凡尘。
如果说“世外桃源”令人向往,那么渔人所处的“世内凡尘”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请在文中找出你发现的线索。
屏幕显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从“皆叹惋”一句中,看出渔人所处的社会并不美好,不然村中人就不会“皆叹惋”,而是“皆惊叹”了。同时此句运用了“留白”的表现手法。
屏幕显示: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是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能够使文章更简洁。
2.知人论世。
东晋孝武帝期间,政治极度腐败,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
其结果: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探究留白。
请同学们根据背景材料和课文内容,试着补充“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的留白处,从渔人的角度大胆地想象,渔人会对桃源人说些什么。(同桌轮流角色扮演,班级展示)
参考句式:桃源人:“你们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渔人:“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有众多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我们那里有频繁的战争。”
“我们那里有困顿的生活。”
“我们那里有离散的亲人”……
由此可见,桃源内外,两重天地。一个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现世安稳,一个是政权更迭、民生凋敝的离散乱世;一个是自给自足,一个是赋税繁重;一个是岁月静好,一个是负重前行;一个世界很精彩,一个世界很无奈:这就是世外桃源与世内凡尘的两重天地。
第3课时
一、在品悟中探究桃源之意
1.陶渊明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桃花源呢?请结合《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节选)》思考、讨论。
作者描写世外桃源,表达了对东晋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无比向往,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2.文章到第3段似乎可以结束收尾了,但在后两段作者又描写了渔人离开后对桃源世界一遍遍地寻觅。比较阅读课文前两段与后两段,自选角度对寻觅桃源进行赏析(可从字数变化、句式、用词炼字等方面进行赏析)。
从字数上看,文章语言由之前的以四字句为主转为三字句,甚至出现二字句。字数少,表明节奏快,简洁干脆。
从用词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连用三个动词,表明一刻不停、心情急迫。
由句式的简短,可以读出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行动的迅速,很急切。
3.寻寻觅觅,却冷冷清清。武陵渔人在偶然中发现了桃花源,此后众人多次刻意寻觅,却再也找不到了。再读下面句子,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1)遂迷,不复得路。
(2)未果,寻病终。
(3)后遂无问津者。
读出了寻觅未果的失落、遗憾、浓浓的惆怅之情。
4.再次出示学生课前的疑问:你认为桃花源真实存在吗?
资料补充:
“陶渊明《桃花源记》乃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5.《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或许很难寻觅了,可是文章外的人却一直在寻寻觅觅。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王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宋·谢枋得
桃花源在现实层面永远寻不到,在精神层面却永远存在着。它是美好社会的象征,是种在中国人心田里的永远的梦,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二、小组合作,设计拍摄脚本
学校新闻中心要筹拍“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视频短片,你是负责人之一,请小组合作,选择《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场景作为拍摄内容,说明选择理由,并配上解说词。
片名:_____________
镜号 景别 画面内容 解说词
填写说明:
片名:给所选择的场景起一个概括性的名字。
镜号:场景中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
画面内容: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
解说词:把每一个镜头中画面的内容写得具体、形象。
片名:快乐祥和的桃源
镜号 景别 画面内容 解说词
1 全景 桃源美 桃花源隐藏在崇山峻岭中,在一个大山的缝隙间,有一个小小的入口,俯瞰桃源,绿草茵茵,绿树葱葱,田间小路纵横相通,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一派祥和安静……
2 局部特写 桃源乐 田间劳作的人抬起头来,擦擦脸上的汗水,微笑望向前方,那里有他的父母和孩子在树下歇息,不时传来隐约的说话声和笑声
三、课堂总结
本文构思精巧,虚实结合,语言生动,叙事简约。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四、布置作业
请结合《饮酒》等陶渊明的作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世界。(不少于300字)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探查追求——理想社会——未能实现(共44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教读引领课
《桃花源记》
学习内容
教材:《桃花源记》
丛书:《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节选)》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3. 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
4. 品味简洁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
社会以及寄托其中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学校新闻中心要筹拍“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视频短片,你是负责人之一,请选择《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场景作为拍摄内容,说明选择理由,并配上解说词。
活动一:字正腔圆 朗读文章
1. 检查朗读情况,读准标红字的读音,并在文中标出。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豁然开朗( ) 
阡陌交通( )( ) 
男女衣着(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间隔( ) 
为具言所闻( ) 不足为外人道( ) 叹惋( ) 
语云( )
及郡下( ) 
诣太守( ) 
遣人( ) 
刘子骥( ) 
妻子邑人( )
shě
shè

qiān
yǎn
huò
zhuó

jiàn
wèi
qiǎn
wǎn
yāo
wèi

jùn


tiáo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读好节奏和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晋 / 太元中,武陵人 / 捕鱼为业。缘溪行,忘 / 路之远近。忽逢 / 桃花林,夹岸 / 数百步,中 / 无杂树,芳草 / 鲜美,落英 / 缤纷。渔人 / 甚 / 异之,复 / 前行,欲穷 / 其林。
林尽 / 水源,便得 / 一山,山 / 有小口,仿佛 / 若有光。便 / 舍船,从 / 口入。初 / 极狭,才 / 通人。复行 / 数十步,豁然 / 开朗。土地 / 平旷,屋舍 / 俨然,有 /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 交通,鸡犬 / 相闻。其中 / 往来种作,男女 / 衣着,悉 / 如外人。黄发 / 垂髫,并 / 怡然自乐。
停顿示例
见 / 渔人,乃 / 大惊,问 / 所从来。具 / 答之。便要 / 还家,设酒 / 杀鸡 / 作食。村中 / 闻有此人,咸来 / 问讯。自云 / 先世 / 避秦时乱,率 / 妻子邑人 / 来 / 此绝境,不复出 / 焉,遂 / 与外人间隔。问 / 今是何世,乃 / 不知有汉,无论 / 魏晋。此人 / 一一 / 为具言所闻,皆 / 叹惋。余人 / 各复 / 延至其家,皆 / 出酒食。停 / 数日,辞去。此中人 / 语云:“不足 / 为外人 / 道也。”
停顿示例
既出,得其船,便 / 扶向路,处处 / 志之。及 / 郡下,诣 / 太守,说 / 如此。太守 / 即遣人随其往,寻 / 向所志,遂迷,不复 / 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 规往。未果,寻 / 病终。后 / 遂无问津者。
停顿示例
活动二:小组合作 讲述故事
1.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 交流展示,向同桌复述课文内容。
(温馨提示:可从渔人、桃源人等不同的角度复述故事。)
渔人:我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景色异常优美的地方,因为要通过一大片桃林才能到这里,所以我把这里叫作“桃花源”。这里景色优美,村庄宁静祥和。里面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桃花源以外的人无异,“长幼无忧,人有所乐”。老人和小孩都心情愉悦,自得其乐。桃源里的人热情地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做客,拿出了美酒、美食宴请我。这里的生活富足,社会安定,人人安然幸福,不同于我们的世界。我告辞出来的时候,他们叮嘱我不要把这里的情况说给别人听,但我还是忍不住告诉了太守,太守派人跟着我一起再入桃花源,但却怎么也找不到我做的标记了。
示例
桃源人:一个渔人进了我们的村庄,他左看右看,觉得非常新奇,我们也很好奇地问他从哪里来,他说这里好安静、好祥和,外面现在战乱不断,老百姓都过得非常痛苦。我们很同情他,请他到家做客,还叮嘱他不要把这里说给别人听,因为自从我们的祖先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这里,再也没出去过,我们也不打算出去。后来,这个渔人就告辞离开了,至于离开后的事情,我们就不太了解了。
示例
活动三:归纳总结 夯实基础
(一)古今异义
1. 芳草鲜美
2.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 阡陌交通
4. 率妻子邑人
5. 来此绝境
6.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古今异义
1. 芳草鲜美
2.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 阡陌交通
4. 率妻子邑人
5. 来此绝境
6.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古义:宽阔明亮 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
(二)通假字
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三)词类活用
1. 渔人甚异之
2. 复前行
3. 欲穷其林
4. 处处志之
5. 未果,寻病终
(三)词类活用
1. 渔人甚异之:
2. 复前行:
3. 欲穷其林:
4. 处处志之:
5. 未果,寻病终:
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头
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名词作动词,实现
(四)一词多义
寻 寻向所志 志 处处志之
寻病终 寻向所志
舍 便舍船 遂 遂迷,不复得路
屋舍俨然 遂与外人间隔
动词,寻找
副词,不久
动词,离开
名词,房屋
动词,做记号
与“所”连用,所做的标记
最终
于是
(四)一词多义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得 便得一山
不足为外人道也 得其船
向 寻向所志 闻 鸡犬相闻
眈眈相向 闻有此人
动词,作为
介词,对,向
原来
对着
得到,引申为看见
得到,引申为找到
听见
听说
(四)一词多义
中 中无杂树
晋太元中
其中往来种作
之 忘路之远近 
闻之,欣然规往
处处志之
渔人甚异之
中间
年间
里面
助词,可译为“的”
代词,这件事
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代词,这种景况
课后作业
背诵《桃花源记》
第2课时
检查背诵
1.流畅,读音正确。
2.断句准确,有节奏。
3.能用恰切的语气、语调辅助内容的表现。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也就是说,文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桃源人所在的世外桃源,一个是渔人生活的世内凡尘。桃花源为何会引起人们如此的向往呢?请从渔人的视角,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桃源之境的特点。
参考句式:
从 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桃源之境。
活动一:在诗句间探寻桃源之美
示例
(1)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桃源之境。这里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土地肥沃,池塘粼粼、桑树高大、竹子青翠,环境十分优美。
(2)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生活有保障的桃源之境。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屋住,有田耕,生活就有了保障。
(4)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桃源之境。桃源中的人邀请渔人去他们家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便”,表立即、马上,写出村中人的热情好客。
示例
(3)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生活安闲快乐的桃源之境。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这句写出了桃花源人精神的快乐。
(6)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两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生活富足的桃源之境。正因为家家酒肉菜蔬充足,才能快速拿出食物款待渔人,所以,村中人物质上很富足。
示例
(5)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桃源之境。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他们家做客,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皆”字,写出桃源家家户户都很热情。
2. 再次朗读,读出美感。
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的景象是全篇的“华彩”,语言清丽醇厚,诗意盎然,请再次朗读第 1、2 段。
要求:读出美感。(提示:可根据人物心理的变化、长短句式的不同注意语气的舒缓与朗读的节奏。)
活动二:在留白处想象凡尘之乱
1. 初探凡尘。
如果说“世外桃源”令人向往,那么渔人所处的“世内凡尘”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请在文中找出你发现的线索。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是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能够使文章更简洁。
2. 知人论世。
东晋孝武帝期间,政治极度腐败,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 21 年就爆发大小战争 60 场。
其结果: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 探究留白。
请同学们根据背景材料和课文内容,试着补充“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的留白处,从渔人的角度大胆地想象,渔人会对桃源人说些什么。(同桌轮流角色扮演,班级展示)
参考句式:
桃源人:“你们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渔人:“我们那里……”
渔人:
“我们那里有众多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我们那里有频繁的战争。”
“我们那里有困顿的生活。”
“我们那里有离散的亲人”
……
示例
第3课时
活动一:在品悟中探究桃源之意
1.陶渊明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桃花源呢?请结合《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节选)》思考、讨论。
作者描写世外桃源,表达了对东晋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无比向往之情,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2.文章到第3段似乎可以结束收尾了,但在后两段作者又描写了渔人离开后对桃源世界一遍遍地寻觅。比较阅读课文前两段与后两段,自选角度对寻觅桃源进行赏析(可从字数变化、句式、用词炼字等方面进行赏析)。
从字数上看,文章语言由之前的以四字句为主转为三字句,甚至出现二字句。字数少,表明节奏快,简洁干脆。
从用词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连用三个动词,表明一刻不停、心情急迫。
由句式的简短,可以读出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行动的迅速,很急切。
3. 寻寻觅觅,却冷冷清清。武陵渔人在偶然中发现了桃花源,此后众人多次刻意寻觅,却再也找不到了。再读下面句子,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1)遂迷,不复得路。
(2)未果,寻病终。
(3)后遂无问津者。
读出了寻觅未果的失落、遗憾、浓浓的惆怅之情。
4.你认为桃花源真实存在吗?
【材料1】
“陶渊明《桃花源记》乃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5.《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或许很难寻觅了,可是文章外的人却一直在寻寻觅觅。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王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宋·谢枋得
桃花源在现实层面永远寻不到,在精神层面却永远存在着。它是美好社会的象征,是种在中国人心田里的永远的梦,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活动二:小组合作,设计拍摄脚本
学校新闻中心要筹拍“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视频短片,你是负责人之一,请小组合作,选择《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场景作为拍摄内容,说明选择理由,并配上解说词。
片 名
镜号 景别 画面内容 解说词
填写说明
片名:给所选择的场景起一个概括性的名字。
镜号:场景中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
画面内容: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
解说词:把每一个镜头中画面的内容写得具体、形象。
片 名 快乐祥和的桃花源
镜号 景别 画面内容 解说词
1 全景 桃源美 桃花源隐藏在崇山峻岭中,在一个大山的缝隙间,有一个小小的入口,俯瞰桃源,绿草茵茵,绿树葱葱,田间小路纵横相通,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一派祥和安静……
2 局部特写 桃源乐 田间劳作的人抬起头来,擦擦脸上的汗水,微笑望向前方,那里有他的父母和孩子在树下歇息,不时传来隐约的说话声和笑声。
示例
总结
本文构思精巧,虚实结合,语言生动,叙事简约。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课后作业
请结合《饮酒》等陶渊明的作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世界。(不少于 3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