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小石潭记》 课件含教案 (共31张PPT,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小石潭记》 课件含教案 (共31张PPT,含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3 14:46:04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
【学习内容】
教材:《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文言常用词语。(教学重难点)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2课时(建议)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公元805年,柳宗元因为参加了一场政治革新而被贬出京,以戴罪之身,携堂弟、表弟和母亲,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湖南一个名叫永州的蛮荒之地,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一篇篇文章在他的心头酝酿,在他的笔尖流淌。他与永州的美丽邂逅,让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新的辉煌。
二、字正腔圆,朗读文章
1.朗读课文,关注下列字的字音,并在文中标出正确读音。
篁(  )  坻(  )  嵁(  )  佁(  )  俶(  )
翕(  )  差(  )  悄(  )  怆(  )  邃(  )
参考答案:
篁(huáng)  坻(chí)  嵁(kān)  佁(yǐ) 俶(chù) 翕(xī)
差(cī)   悄(qiǎo) 怆(chuàng) 邃(suì)
2.学生自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
3.教师提示学生关注朗读的节奏和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参考答案:
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游记内容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1)一词多义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不可久居(可以,能够)
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 ②隶而从者(跟随)
清:①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差:①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乐:①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嬉戏)
以:①以其境过清(因为) ②卷石底以出(表修饰,相当于“而”) ③全石以为底(把)
而:①乃记之而去(表顺承,不译) ②隶而从者(表修饰,不译)
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②同游者(游览)
环:①如鸣佩环(玉环) ②竹树环合(环绕)
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 ②为岩(成为)
(2)古今异义
①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③闻水声(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④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居住)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⑥影布石上(古义:映现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3)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④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向下)
⑤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⑥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⑦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⑨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2.交流展示,以作者柳宗元的口吻向同桌复述游记内容。
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小石潭记》,把课上积累的文言词语整理好。
第2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自读,梳理游览踪迹
1.温故:检查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2.知新:自读课文,圈画标明游览踪迹或顺序的词句,说说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标明游览踪迹或顺序的词句: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
依次描写了篁竹、潭水、石底、石岸、青树、翠蔓、游鱼、源流。
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照“小丘—篁竹—小潭—岸势—潭之四周”的顺序,由声到形,由近及远依次写来。
三、再读,体会景物特点
1.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描写景物的词句,仿照示例,思考、批注:我从_____________(词句)读出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__(特征)。
我从“水尤清冽”读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这是从视觉、触觉的角度来写水清。“尤”是格外的意思,说明潭水的清澈、凉爽度超过一般。
2.学生自读批注,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我从“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读出了小石潭之小,一片竹林就挡住了整个石潭,而且是全方位地遮住,可见石潭面积之小。
我从“下见小潭”读出了小石潭之小,“下见”是指向下才能看见,如果石潭够大的话就会直接呈现在作者眼前,不需要“下见”了。
我从“如鸣珮环”读出了小石潭之小,这里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潭水之小。因为只有是小潭,潭底是石头,水石相激,才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否则,就可能水声澎湃如雷了。
我从“全石以为底”读出了小石潭之小,潭底由整块的石头构成,可见潭底不大。
我从“潭中鱼可百许头”读出了小石潭之小,能够数出潭中鱼儿的数量,说明潭的面积不大。这也从侧面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我从“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读出了潭水的清澈,这里也是侧面描写。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说明水清得好像消失了。不仅鱼儿清晰可见,而且鱼的影子也清晰可见,足见潭水的清澈。
我从“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斗折蛇行”读出了小石潭石头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溪岸也是曲曲折折。
我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读出了小石潭四周景色的幽静美丽、摇曳多姿、野趣十足。
3.小结:本文几乎所有语句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小石潭之“小”、之“清”等特征。柳宗元最擅长运用正侧面描写结合、多种感官结合、动静结合、多修辞结合,描摹眼前“小景”,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4.指名朗读,体会景物的不同特点。
四、细读,品读作者情感
1.有景处皆有情在,柳宗元游小石潭时是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这种心情?
(1)快乐: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这是一种发现的快乐,一种因距离而产生的令人神往的快乐。
“伐竹取道”,在密密的竹林中亲自探索,这是一份体验的快乐。
“水尤清冽……参差披拂”,“尤”字中蕴含着作者无尽的感叹和意外的惊喜。
“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呈现了作者沉醉于小石潭时的无限愉悦。
(2)忧伤: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明明有五人同行,作者却说“寂寥无人”,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会发现这反常的叙述背后表现的是作者内心的孤独。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本文写作时间是在初冬之时,坐在潭上,自然凄神寒骨。身体的冷触发了心里的寒,自然景物的凄清诱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
2.齐读第3、4段,体会柳宗元的忧伤。
朗读指导:描写动态的语句读得稍快点,描写静物的语句要读慢一点,拖一拖音。
3.追问:作者的情感是从何时开始变化的?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蛇”这一丑陋化的喻体以及或明或暗的色调,暗示了作者的心情从快乐明朗逐步转向阴暗忧郁。
五、拓展,探究人格魅力
1.链接背景,想象:在作者“西南而望”时,心里想起了什么?
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大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己任。
柳宗元壮年被贬,在永州无实职、无官舍,寄居在冷清昏暗的龙兴寺内。政敌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
妻子早亡,爱女夭折,到永州不久,老母又离开人世。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柳宗元始终认为革新本身并没有错,是朝政的黑暗和腐败,使他的抱负难以实现。
他始终关注政治和民间疾苦,写下了大量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文,如《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
他想到了自己被贬的身世、家国的命运前途、朝政的腐败、百姓的疾苦。他想利国利民但无权无势;他想改变黑暗现实,却无能为力;他要实现政治理想,却路尽途绝!
2.过渡:柳宗元从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始终心系国计民生。他就像“投迹山水地,
放情咏《离骚》”的屈原,再清冽的泉水也只能给他暂时的快乐,再美的小石潭也承载不下他心中那炽热的苦痛、愤慨与忧伤。他饱蘸内心的情感,写下了无数的诗文名篇,为自己煮出了一壶清香的好茶,也为后人奉献了千年的清香。
滚屏呈现:
吟咏山水,抒发胸中郁闷和心中理想: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潭记》
《钴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游黄溪记》
《渔翁》
《江雪》
《愚溪对》
《囚山赋》
《起废答》
《吊屈原文》
关注现实,关心民生,表达政治思想:
《田家》
《捕蛇者说》
《送薛存义之任上》
《封建论》
《非〈国语〉》
《天对》
《天问》
……
六、布置作业
1.阅读丛书《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
2.阅读余秋雨《柳侯祠》。
【板书设计】(共31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教读引领课
《小石潭记》
学习内容
教材:《小石潭记》
丛书:《柳侯祠》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文言常用词语。
3.理清游踪,把握景物特点,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妙处。
4.品读语句,体会作者游览时的心情及心境,探究作者的人格魅力。
第1课时
公元 805 年,柳宗元因为参加了一场政治革新而被贬出京,以戴罪之身,携堂弟、表弟和母亲,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湖南一个名叫永州的蛮荒之地,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一篇篇文章在他的心头酝酿,在他的笔尖流淌。他与永州的美丽邂逅,让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新的辉煌。
活动一:字正腔圆,朗读文章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的字音,并在文中标出正确读音。
篁(   )  坻(   )  嵁(   )  
佁(   )  俶(   ) 翕(   )  
差(   )  悄(   )  怆(    )  
邃(   )
huáng
chí
kān

chù


qiǎo
chuàng
suì
2.学生自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
3.教师提示学生关注朗读的节奏和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水 / 尤清冽  
潭中鱼 / 可百许头  
其岸势 / 犬牙差互
停顿示例
(一)一词多义
可 潭中鱼可 百许头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不可久居 隶而从者
清 水尤清冽  差 参差披拂
以其境过清 其岸势犬牙差互
活动二: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游记内容
大约
可以,能够
清澈
凄清
自,由
跟随
长短不一
交错
(一)一词多义
乐 心乐之 游 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同游者
而 乃记之而去  环 如鸣珮环
隶而从者 竹树环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逗乐,嬉戏
表顺承,不译
表修饰,不译
游动
游览
玉环
环绕
(一)一词多义
以 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
为 全石以为底 
为岩
因为
表修饰,相当于“而”

作为
成为
(二)古今异义
①崔氏二小生
②乃记之而去
③闻水声
④不可久居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
⑥影布石上
(二)古今异义
①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③闻水声(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④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居住)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⑥影布石上(古义:映现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三)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下见小潭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日光下澈
⑤俶尔远逝
⑥潭西南而望
⑦斗折蛇行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⑨凄神寒骨
(三)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④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向下)
⑤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⑥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⑦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⑨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课后作业
背诵《小石潭记》,把课上积累的文言词语整理好。
第2课时
1.自读课文,圈画标明游览踪迹或顺序的词句,说说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活动一:自读,梳理游览踪迹
标明游览踪迹或顺序的词句: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
依次描写了篁竹、潭水、石底、石岸、青树、翠蔓、游鱼、源流。
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照“小丘—篁竹—小潭—岸势—潭之四周”的顺序,由声到形,由近及远依次写来。
示例
活动二:再读,体会景物特点
1. 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描写景物的词句,仿照示例,思考、批注:
我从 (词句)读出了小石潭 (特征)。
我从“水尤清冽”读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这是从视觉、触觉的角度来写水清。“尤”是格外的意思,说明潭水的清澈、凉爽度超过一般。
我从“水尤清冽”读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这是从视觉、触觉的角度来写水清。“尤”是格外的意思,说明潭水的清澈、凉爽度超过一般。
我从“全石以为底”读出了小石潭之小,潭底由整块的石头构成,可见潭底不大。
我从“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读出了小石潭之小,一片竹林就挡住了整个石潭,而且是全方位地遮住,可见石潭面积之小。
示例
本文几乎所有语句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小石潭之“小”、之“清”等特征。柳宗元最擅长运用正侧面描写结合、多种感官结合、动静结合、多修辞结合,描摹眼前“小景”,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小结
活动三:细读,品读作者情感
1. 有景处皆有情在,柳宗元游小石潭时是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这种心情?
(1)快乐: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这是一种发现的快乐,一种因距离而产生令人神往的快乐。
“伐竹取道”,在密密的竹林中亲自探索,这是一份体验的快乐。
“水尤清冽……参差披拂”,“尤”字中蕴含着作者无尽的感叹和意外的惊喜。
“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呈现了作者沉醉于小石潭时的无限愉悦。
示例
(2)忧伤: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明明有五人同行,作者却说“寂寥无人”,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会发现这反常的叙述背后表现的是作者内心的孤独。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本文写作时间是在初冬之时,坐在潭上,自然凄神寒骨。身体的冷触发了心里的寒,自然景物的凄清诱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
示例
2. 齐读第 3、4 段,体会柳宗元的忧伤。
朗读指导:描写动态的语句读得稍快点,描写静物的语句要读慢一点,拖一拖音。
3. 作者的情感是从何时开始变化的?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蛇”这一丑陋化的喻体以及或明或暗的色调,暗示了作者的心情从快乐明朗逐步转向阴暗忧郁。
活动四:拓展,探究人格魅力
1. 链接背景,想象:在作者“西南而望”时,心里想起了什么?
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大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己任。
柳宗元壮年被贬,在永州无实职、无官舍,寄居在冷清昏暗的龙兴寺内。政敌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
妻子早亡,爱女夭折,到永州不久,老母又离开人世。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柳宗元始终认为革新本身并没有错,是朝政的黑暗和腐败,使他的抱负难以实现。
他始终关注政治和民间疾苦,写下了大量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文,如《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
柳宗元从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始终心系国计民生。他就像“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的屈原,再清冽的泉水也只能给他暂时的快乐,再美的小石潭也承载不下他心中那炽热的苦痛、愤慨与忧伤。他饱蘸内心的情感,写下了无数的诗文名篇,为自己煮出了一壶清香的好茶,也为后人奉献了千年的清香。
吟咏山水,抒发胸中郁闷和心中理想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江雪》 《钴鉧潭西小丘记》
《钴鉧潭记》 《石渠记》 《袁家渴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囚山赋》 《渔翁》
《始得西山宴游记》 《愚溪对》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吊屈原文》 《游黄溪记》
《起废答》
关注现实,关心民生,表达政治思想
《田家》 《捕蛇者说》 《送薛存义之任上》
《封建论》 《非〈国语〉》 《天问》
《天对》 ……
课后作业
1. 阅读丛书《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
2. 阅读余秋雨《柳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