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4 14: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society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服务创造了一个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维系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然而,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如何正确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具有什么特征?
自然资源的特征如何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以森林、湿地等服务功能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修建水坝),阐释人类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塞罕坝的万亩林海为人类提供了哪些服务?
2.塞罕坝林场是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3.三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你如何看待塞罕坝精神?
观看视频思考如下问题:
塞罕坝的奇迹
自然环境
服务功能的类型
PART 01
1.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类型: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
支撑服务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的类型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森林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产品和林木资源。
供给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森林能够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防风固沙、消烟除尘和保持水土等作用。
调节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森林可供人类观光旅游、教育、科研。
文化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支撑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森林能够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支撑服务
想一想:四大服务功能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1)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一片森林,不仅要计算它作为林产品的经济价值,也要计算其作为空气“净化器”、
土壤“稳定器”、洪涝“控制器”、生物栖息地、旅游休憩地等生态和文化价值。
(2)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的内在联系
(3)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的区别
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集、古树参天,有千里松林之称。清朝末年由于财力亏空,便大肆的采伐森林,再加上日寇侵略性的采伐,原来的千里松林变成了茫茫荒原。
历史上的塞罕坝因为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可谓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塞罕坝沙化的土地及其以北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尘频频南下,对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不仅为京津建立起一道生态屏障,而且也在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获得经济效益,实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功能,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森林破坏产生了哪些问题?对你有哪些启示?
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
体现的服务功能
各种服务功能同时存在,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出现问题,其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就像人的体温偏离正常值会影响人体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转一样。
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的类型
森林破坏的影响
滥伐森林
生态环境失调
水土流失严重
沙尘暴盛行
威胁北京
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恶化
全球变暖
土地沙漠化
自然环境调节功能
破坏
启 示:
一片森林,不仅要计算它作为林产品的经济价值,也要计算其作为空气“净化器”、土壤“稳定器”、洪涝“控制器”、生物栖息地、旅游休憩地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在利用森林的服务功能时,要综合考量、权衡利弊、采育结合、科学开发,努力做到森林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的类型
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产生的问题
(1)森林的服务功能(P3图1.3)
(2)不同地区森林的作用
森林服务功能的选择要因地而异。
城市中的森林主要是调节服务,即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其次是文化服务,即美化环境;
多雨地区坡地上的森林主要是调节服务,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土壤侵蚀和洪涝;
干旱多风沙地区的森林主要是支撑服务,即防风固沙、提高土壤肥力等。
破坏自然环境的支撑及调解功能
(3)森林资源破坏产生问题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PART 02
阅读教材P5《自然资本:自然环境及其服务》思考:人类获取自然资源各种服务功能超过其相应的能力时会出现什么后果(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阅读教材P4: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的策略?
人类通过修建水坝获得水能资源,调节水资源的供应量,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活动: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问题1:水坝可以强化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功能?
有利影响:
利于发展旅游业(文化功能);
提供廉价的水电、稳定的灌溉水源、利于渔业的发展(供给功能);
减少下游灾害(调节功能)。
人类通过修建水坝获得水能资源,调节水资源的供应量,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活动:讨论修建水坝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能影响
问题2:会对哪些服务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自然环境的稳定性被打破(支撑功能);
下游损失大量的水、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供给功能);
淹没上游土地,水坝引发地震(调节功能)。
问题3:为了保障河流的运输功能,修建水坝应注意什么?如果要保证河流中鱼类的洄游,又应当如何修建水坝?
注意问题:
(1)防止水土流失,库区泥沙淤积,导致河道变浅,影响航运。
(2)修建水坝可以通过修船闸或升船机,保障河流的运输功能。
采取其他措施:
(1)建鱼梯、鱼道,让洄游
鱼类正常返回栖息和繁殖地;
(2)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
殖,增加鱼苗投放、异地建立保护区;(3)设定水电站大坝的下泄基流量.
归纳总结: 河流开发利与弊
①优点:
产生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旅游等效益,改善库区气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等
②不利影响:
(对上游)河流流速减慢,水位抬升,泥沙淤积增多。
(对库区)淹没土地、搬迁居民、破坏生物资源(包括影响鱼类洄游);破坏地壳稳定性、可能引发地震;流速减缓、水质下降、库区淤积。
(对下游)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减小;三角洲地区土壤肥力下降;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拓展
1.概念:狭义上一般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
2.分 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 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沼泽
滩涂
浅海
河流、湖泊
稻田
水库
湿地概况
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提供航运条件、动物的栖息地、娱乐场所、科研和教育场所等功能。
调节服务:湿地是天然的蓄水库,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服务:湿地具有美化环境、提供娱乐场所发展旅游等功能。
支撑服务: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
湿地的服务功能:
补充湿地功能及破坏后的问题
湿地破坏后产生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质下降;
气候大陆性增强;
旅游功能丧失;
旱涝灾害增多;
课堂练习
PART 03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北大荒”的开发初具规模,从 1958 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的时期。把“北大荒”变成美丽富饶的“北大仓”。如今的“北大荒”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还出产人参、鹿茸、貂皮等特产。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过度排水、开垦和捕猎,三江平原的原始生态遭到破坏林地和沼泽大大减少,使东北虎、梅花鹿等多种野生动物几近灭绝,关东三宝之一的野山参也已罕见。因为林地和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水资源地,所以林地和沼泽的减少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1)说明下列说法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功能。【地理实践力】
①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
②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耕地面积广大,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
③棒打孢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地广人稀,物产丰富。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北大荒”的开发初具规模,从 1958 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的时期。把“北大荒”变成美丽富饶的“北大仓”。如今的“北大荒”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还出产人参、鹿茸、貂皮等特产。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过度排水、开垦和捕猎,三江平原的原始生态遭到破坏林地和沼泽大大减少,使东北虎、梅花鹿等多种野生动物几近灭绝,关东三宝之一的野山参也已罕见。因为林地和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水资源地,所以林地和沼泽的减少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2)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会影响自然环境的哪些服务功能 【人地协调观】
①当地气候恶化(气候变干,温差变大)—调节功能。②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变大,旱涝灾害增多—调节功能。③土壤侵蚀日益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供给功能。④动植物种类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供给功能。⑤生态环境恶化—调节功能。
(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湿地 【地理实践力】
①水环境:防止水污染,保护湿地水环境。
②湿地: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
③生物: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澄猎。
④林草: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
⑤环保意识:建立健全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整理笔记:
1.理解并掌握自然环境(森林、湿地)服务功能的不同类型及相互关系;
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的措施与方法。
自然环境
服务功能类型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供给服务
提供自然资源
调节服务
提供生存空间
文化服务
提供精神享受、审美体验
支撑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类活动必须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组成要素
气候、水文、河流、土壤、植被等
小结
森林
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