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民族关系】在今天我国国土领域内,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
【国家关系】专门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包括与近邻——东亚的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各国之间的交往,到16世纪逐渐扩展到美洲之间的交往。
公元前
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秦朝设典客等;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
礼部和鸿胪寺;隋朝与琉球交流、册封冼夫人;唐朝和亲、羁縻州
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
明朝修长城筑九边;清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联姻等
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
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
时空坐标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朝代 措施 趋势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两宋 元明清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设官(机构)、战与和、修长城、屯戍等
少数民族内迁、通婚杂居、改革等
设(册封)官(机构)、战与和等
设(册封)官(机构)、改土归流、战与和、筑九边、贸易等
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设官(机构)管理
多元一体
●
●
●
海陆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汉
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赤土国(马来半岛南部)。
隋
唐
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
宋
●
陆路交通阻隔,海路发达;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
元
通往欧洲的海陆道路通畅;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纪》。
●
●
明
清
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郑和下西洋、海禁。
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
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扩大。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陆路畅通,海路活跃,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宋朝因北方陆路受阻,海路发达。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畅通。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逐渐走向封闭。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民族事务管理机构:
中央——典客: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
边疆——设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南抚夷越,控制西南
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东北:夫余、乌桓;
北方:匈奴;
西北:羌、氐;
南方:夷、越。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始
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沿边屯军将领亦称校尉),监领东北乌桓、鲜卑各部。
酒泉
张掖
武威
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民族事务管理机构:
中央——大鸿胪(秦朝典客演变而来)
边疆:
其他:和亲、战争
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移民屯田,开发边疆;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之战
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
东汉初,匈奴分裂汉化
匈奴分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89年,窦宪破北匈奴之战
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西迁。
《汉书·食货志》载:文帝时,匈奴数寇边,晃错上言:“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
屯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抵御匈奴进犯,维护边境安全。
降低军费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推动了民族交流。
敦煌
酒泉
张掖
武威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
十六国时内迁各族不断交融
北魏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实行汉化改革
三国、东晋、南朝南方不断得到开发
思考:结合图片和P63的【历史纵横】,分析促进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哪些?
民族迁徙
民族混战、交流
汉化,封建化
共同开发
(中原人口南迁,
南方的开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
隋:突厥、吐谷浑、党项等族归附;治理岭南(冼夫人);边疆推行郡县制(长官为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三至流求。
唐: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天可汗”;唐蕃会盟;封南诏王;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中央管理机构:礼部和鸿胪寺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边疆:
——边疆﹑内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
各民族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异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特点:因俗而治;中央间接管理,加以节制;中央统治前提下少数民族享有较大自主权;分级管理。
影响:稳定边疆;促进交融;推动发展;巩固统一;后世借鉴。
羁縻制度
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结合两幅地图及所学思考: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吸收: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过。
民族政策:
西藏:
设宣政院,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
西域:
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
八思巴与忽必烈
元朝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管辖佛教和藏族事务,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民族事务管理机构:
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四等人制)。
云南东北:
设行省,征发赋役
元朝结束了长期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明:北修长城、置九边、开马市;西藏建都司、封藏僧;西南设土司;卫所制度
清:满蒙联姻;平定准格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册封达赖班禅;改土归流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时期
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设立都司等机构对西藏进行管辖;经济上通过贡赐和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册封西藏宗教最高首领;设立驻藏办事大臣。
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
土司制度是唐朝时期羁縻制度的延续,经元朝时的完善,明朝时达到高峰。这是对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地区土人头目的一种笼络手段,"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中央的敕诏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土司制度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土司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更有一些土司对境内人民实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土司之间为争权夺利挑起械斗或战争,导致生灵涂炭,对朝廷也叛服无常。
“改土归流”始于明代中后期,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
“改土归流”强化了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
改土归流
今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今陕西
宁夏
甘肃
从今辽宁
横跨至新疆
今河北 辽宁 内蒙古等
从今辽宁
横跨至甘肃
春秋战国
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宋辽金
西夏
元
明
清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去东胡,筑长城
秦去匈奴,筑长城
汉武帝筑长城去匈奴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去柔然、契丹,筑长城
明大规模修缮扩建长城
地点
朝代
透过时空坐标解读长城
辽防女真修长城,金防蒙古修长城
今河北 内蒙古 吉林 辽宁
长城是中原农耕文明的保护神
长城在防御体系上利用自然地形,“用险制塞”,扬定居民族之长而抑游牧骑兵之短,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有较大的功效。……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
——《读书》
长城是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纽带
长城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护卫
长城庇护之下的丝绸之路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推行汉法,推进民族交融;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民族大交融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出现过几次高潮?
民族迁徙:如汉朝向北方大量移民;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
友好交往(互市贸易):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明朝在边境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
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和亲联姻:如西汉与匈奴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会盟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唐蕃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
进行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三郡;西汉设西域都护等。
P68【问题探究】 探讨历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
时间 中央管理机构 边疆管理机构 其他措施
秦朝 典客、典属国 置南海、桂林、象郡 北:逐匈奴、修长城 南: 南(征)抚夷越。
汉朝 大鸿胪 西—西域都护府; 东北—护乌桓校尉 与匈奴和亲、战争/设河西四郡/边疆:屯戍政策
魏晋 民族交融(原因:少数民族内迁、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的开发) 隋朝 礼部 鸿胪寺 在边疆推行郡县制,任用少数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北:突厥、吐谷浑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顺隋朝/南:册封冼夫人,加强对岭南各族统治/加强与流求联系
唐朝 礼部 鸿胪寺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都护府:西北:安西、北庭;北方:安北、单于;东北:安东;南方:安南 西北:东突厥归附,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南:文成、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南:加封南诏王,南诏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通过册封、和亲等形式密切与吐蕃、回纥、突厥、南诏、渤海等政权的关系
宋朝 先后与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长期并立。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交融没有中断过。 元朝 宣政院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西域军政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屿和琉球;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 行汉法 /四等人制
明朝 礼部 鸿胪寺 提督四夷馆 奴儿干都司(黑龙江流域) 羁縻性质都司(西藏) 东北、西北:设都司、卫、所 西南:设土司 北:修长城、置“九边”/在辽东、宣府、大同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贸易/西藏:封西藏僧俗领袖,任用藏族上层人管理西藏,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清朝 理藩院 设西宁办事大臣(青海)驻藏大臣 北方: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族控制/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安置土尔扈特部/册封五世达赖、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总结: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国
四国
四国
四国
四国
朝贡
册封
赏赐
广义天下:世界
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近代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是指周边属国政治上承认中国的宗主(中心)地位,中国则通过册封、赏赐等厚往薄来的方式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这是自然形成的传统和平的国际关系。
和谐合作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特点:1、以儒家理念(礼)为基础的国际体系;
2、具有君、臣等级秩序;
3、崇尚睦邻友好;
4、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
5、不对等的经济贸易关系(朝贡贸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
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6、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多重联系。
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的争执
1793年,马戛尔尼一路受到中方热情款待,但其船队却被插上“英吉利贡使”的长幡。在他们的礼品清单上,“礼物”被改为“贡物”……
思考:分析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形式、趋势、路线、内容)
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
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由开放走向封闭
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
汉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时期(海路为主)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本课思维导图(参考)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