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辅学网
飞21世纪言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下列政权不属于“南朝”范畴的是
A.西晋
B.宋
C.齐
D.梁
第四单元基础过关卷
9.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全国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4●
答宰
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题号
二
总分
10.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得分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1.某战役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1.“(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
2.“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
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3.图示法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地表示出来。下列图示能较准确地反映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⑧
(
12.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吴
爱魏
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A
B
13.(2021·四川绵阳)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
4.《谈邵阳古城的
传说》中写道:邵阳境内有诸葛亮出师时的祭旗坡、关羽差人建造的
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鼓楼亭、张飞卸甲插矛之处的卸甲坊等遗迹与传说。据此判断该文章标题中的空格处应填写
A.刘微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
()
14.(2021·江苏连云港)下图中的书法作品的原创作者为
A.战国
B.三国
C.唐朝
D.宋朝
5.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
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
图
A.208年,赤壁之战
B.220年,曹不称帝
C.221年,刘备称帝
D.229年,孙权称帝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15.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苏
7.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高潮开始于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乃至倒退
()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D.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
-33
本资料为出版资源,盗版必究!
34-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第四单元基础过关卷
1.B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200年”“以
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可知,这
指的是官渡之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年的官渡之
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曹操
大败袁绍,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故选B。
2.D3.D4.B5.D
6.C解析:三国时期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
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
了全国。故选C。
7.D解析: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使人民饱受痛苦,西晋
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
逃亡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8.A解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
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不
包括西晋。故选A。
9.A
10.B解析: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
前秦迅速强大起来。但他在大臣和军民的强烈反对下
仍执意南下率军攻晋,最终东晋在肥水之战中以少胜
多,大败前秦。故选B。
11.A12.D
1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科学家祖冲之运用
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领先
世界近千年,D项正确。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割圆
术,A排除;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其著作《天工开物》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排除;贾思
勰是北朝农学家,著有农学著作《齐民要术》,C排除。
故选D。
14.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
品,故选A。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颜真卿和欧阳
询都是唐代书法家,与《兰亭集序》不符,排除B、C、D。
15.A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局部统一为大一统
莫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科技进
步显著,民族交融加强。故选A。
16.(1)A:魏B:西晋C:北魏
D:北周
E:宋F:陈
G:北朝H:南朝
(2)①匈奴、鲜卑、羯、氐、羌
②人物:北魏孝文帝。方式:改革。措施:官员在朝廷
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
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等。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同汉族接触
频繁,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
人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