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帮手·阶段闯关】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能力提升卷-统编版历史七上(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夺冠帮手·阶段闯关】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能力提升卷-统编版历史七上(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2 11:52:22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第四单元能力提升卷
1.C解析: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故选C。
2.D解析: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最
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败兵北撒。赤壁之战为三
国鼎立局面形成莫定了基础,故D符合题意。牧野之战
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A;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末大
起义中,是项羽与秦军的决战,排除B:官渡之战是曹操
与袁绍的决战,排除C。故选D。
3.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和军事家。他唯才是举,重视农耕,大兴屯田;200年,曹
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获胜,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打败;220年,曹操的
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所
以可以证明曹操是“能臣”的有①②,D项符合题意。故
选D。
4.D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
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其《出师表》是反映
三国当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选项D正确。电视纪录片
《三国的世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根据第一手史料
加工创作的,选项A、C不符合题意;罗贯中的《三国演
义》是一部小说,带有夸张和虚构色彩,不属于第一手史
料,选项B排除。
5.A解析: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
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故选A。
6.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晋末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大
批北方民众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我国古
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故选B。
7.C解析:据图片可知,①是三国时期的吴国,②是东晋。
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到
达夷洲;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383年在淝水之战
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故选C。
8.D解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东
晋灭亡。故选D。
9.C解析:曹魏、西晋、北魏曾定都洛阳。前秦的都城有
晋阳、长安:东晋的都城在建康。故选C。
10.A解析: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征集了80多万兵力,
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他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前
秦大军被东晋8万精兵在淝水之战中打败。东晋以少
胜多大败前素,前素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
展提供了条件。故选A。
11.A解析: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了淝水之战,结果东
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
魏。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
汉化改革,北魏书法盛行碑刻书体(魏碑)。故与北魏
无关的是淝水之战。故选A。化北教辅学网
21世纪教言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A.魏、蜀、吴的连年争战
B.“八王之乱”
C.匈奴族的南下
D.楚汉之争
第四单元能力提升卷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人民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发生在下图中
①②所示朝代中的事件有
()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北朝
南朝
题号
总分
①赤壁之战②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③八王之乱
④淝水之战
得分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8.小明在阅读《晋朝那些事儿》时,了解到西晋的灭亡和东晋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公元200年,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出奇制胜,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弱胜强、以少
A.东晋进行北伐收复中原
B.内迁的鲜卑人灭掉西晋
胜多的经典战役,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页。此役中被曹操打败的军阀是()
C.淝水之战东晋统一全国
D.420年武将夺权东晋亡
A.董卓
B.吕布
C.袁绍
D.孙权
9.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我国古代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2.(2021·山东菏泽)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10.黑板上写着四点信息:“4世纪晚期”“以少胜多”“为南方经济持续发展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和
时间
208年
平环境”“北方再度陷入混战割据状态”。与这些信息相关的战役是
()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牧野之战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11.“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鲜卑族的民歌。这个民族建
战役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立了自己的政权,于439年统一了北方。下列与这个政权无关的是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A.淝水之战
B.迁都洛阳
C.汉化改革
D.碑刻书体(魏碑)
3.东汉名士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下列说法可以证明曹操是“能臣”的有
12.“(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该材料与
()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①招贤纳士,实行屯田②官渡之战后,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③建立魏国,定都洛阳④赤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商鞅变法
壁之战,打败孙权、刘备联军
C.张骞通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3.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
4.(2021·山东滨州)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
交融。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以下可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A.电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诸葛亮的《出师表》
14.(2022·北京海淀期末)分类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如下分
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意是指司马昭觊觎曹魏的政权,司马昭没有实现的野心,由他儿子
类,△处应填写的是
()
司马炎实现了,那么司马炎建立的政权是
()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前秦
类别一
类别
类别三
6.人口迁移对促进民族交融、调整人口分布、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等都会产生重大的影
张仲景、蔡伦、华佗
周厉王、齐桓公、北魏孝文帝
顾恺之、钟繇、△
响。西晋时,形成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中原人南迁)的直接原因是()
A.卫青
B.王莽
C.曹操
D.王羲之
-37
本资料为出版资源,盗版必究!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