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辅学网
21世纪教言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8.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的是
(
第三单元基础过关卷
A.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B.释放奴婢为平民
C.大建宫殿陵墓
D.轻徭薄赋,减轻赋税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4●
9.“至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推申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之言,因
建推恩分侯之策。武帝从其计,令诸侯王自动分封子弟。”汉武帝“推恩分侯”的目的在于
题号
总分
得分
A.加强思想统治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维护列侯利益
D.控制社会经济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汉时期,抗击匈
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秦王最后“扫”的是(
奴的名将是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
A.窦宪、窦固
B.卫青、霍去病
2.“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
C.窦固、霍去病
D.窦宪、卫青
察百官”的官职是
()
11.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锦衣卫
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3.假如你生活在秦始皇统治时期,要给朋友写信,所用的字体最有可能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草书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母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
12.《新全球史》记载:在古典时代,也有一些人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
主要是指
()
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A.打击匈奴
B.开拓疆域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安徽境内。小明要去寻访
13.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东西方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一起,
历史遗迹,他应去的地点是
()
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陈县
B.巨鹿
A.咸阳
B.长安
C.大泽乡
D.渔阳
C.洛阳
D.开封
6.秦朝由于暴政二世而亡。以下史实能证明秦的暴政的有
14.(2021·湖北襄阳)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
①“蜀山兀,阿房出”,修建豪华的骊山陵墓,动用刑徒和奴隶70多万人②“丞相李斯乃奏同
用的纸要感谢
()
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③“不见长城下,尸骸
A.司马迁
B.蔡伦
相支柱”④“劓鼻盈累,断足盈车,举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
C.毕昇
D.张仲景
A.①③④
B.②③④
15.(2021·湖南湘潭)汉代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的医学著作是
苏
C.①②④
D.①②③
(
7.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
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尊王攘夷
-21
本资料为出版资源,盗版必究!
22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基础过关卷
1.C解析: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
了长期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故选C。
2.C解析: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的主要
职责是监察百官。故选C。
3.B
4.D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秦朝虽然速亡,但它是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
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
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故选D。
5.C解析: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陈
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6.A解析:小篆属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举措,不属于秦
的暴政。
7.B
8.C解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
政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返乡务农,释放奴婢为
平民,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
赋税负担。故选C。
9.B解析:汉武帝“推恩分侯”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西汉初年,分封了许多封国,诸侯王势力强
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
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大大加强。故选B。
10.B
11.C解析:东汉王朝于公元25年建立,到220年灭亡,
存在了近200年。故C项表述错误。
12.A解析: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
域,主要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故选A。
13.B
14.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降低了
纸的成本,易于纸的推广,因此本题选B。司马迁写了
《史记》,是历史学成就,A排除;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排除C;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是医学成就,排
除D。
15.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
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
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要辨证分析病情,还
提出“治未病”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史记》是史学
名著,排除B;《千金方》是唐朝孙思邈所著,排除C;《本
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排除D。故选A。
16.(1)王莽:新朝,公元9年。刘秀:东汉,公元25年。
(2)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最终政权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东汉光武帝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
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