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比例(讲义)-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比例(讲义)-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02 13:2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精讲+典题精练)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单元培优讲义
(苏教版)
1.比的意义
【知识点归纳】
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2.解比例
【知识点归纳】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一般来说,求比例的未知项有以下两种情况:
(1)求未知外项=
(2)求未知内项=
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知识点归纳】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组成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4:5=16:20 4×20=5×16
4.比例尺
【知识点归纳】
1.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分类:
比例尺一般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数值比例尺:例如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或.为了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上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实际相对应的距离.
2.比例尺表示方法:
用公式表示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千米,或五千万分之一.
3.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比例尺应用题
【知识点归纳】
比例尺分类:
分数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比例尺各部分的关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6.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
【知识点归纳】
单位换算:
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
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与能组成比例的是(  )
A.2:3 B.3:4 C. D.
2.一个80米×100米的厂房,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面积最大。
A.1:500 B.1:300 C.1:100 D.1:50
3.一只蚂蚁身长2.5mm,果果把它画在纸上,量得长4cm(  )
A.8:5 B.5:8 C.16:1 D.1:16
4.学校操场长100米,宽60米,在练习本上画图(  )作比例尺较合适。
A.1:20 B.1:2000 C.1:200 D.1:2
5.工程师要研究一种精密零件,零件的实际长度为4mm,而画在图纸上是4dm(  )
A.1:1 B.100:1 C.1:100
6.如果(A、B均不为0),那么A:B=(  )
A.2022:2023 B.2023:2022 C.2023:1011 D.1011:2023
7.3:7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上6 B.乘2 C.加上14
8.实际距离为240千米,如果按1:5000000的比例尺画在地图上,图上距离应画(  )
A.4.8厘米 B.厘米 C.48厘米 D.1200千米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上    才能使比例成立。
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24,一个外项是3   。
11.用4、3、16、x四个数组成比例,x最小是   ,最大是   .
12.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5cm,A   km。
13.如果6X=5Y,那么Y:X=   :   ;如果a=b,那么a:b=   :   .
14.在4、、3、这四个数中   。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5.在一个比例中两外项互为倒数,两个内项的积一定是1。    
16.在比例尺是5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4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是8毫米。 ______
17.A除以B商是18,形么A:B=18:1。    
18.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0:1,该图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19.一个精密零件长6毫米,画在图纸上长12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20。    
20.两地图上距离的比是3:2,这两地实际距离的比也是3:2。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1.解比例(或解方程)。
= 75%x﹣x=16 :x=2:9
五.应用题(共7小题)
2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18cm。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20km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几小时才能到达?
23.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6cm,现在有一辆客车早上9点从甲地出发,请问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4.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12厘米。如果李叔叔和王叔叔开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李叔叔开车每小时行105千米
25.在标有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为9厘米。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在两地间往返1次,需要多少小时?
26.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妙妙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0cm,妙妙9:00坐高铁从甲地出发
27.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上海与青岛之间的距离是3.8厘米。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8.李老师去A城参加教研活动,上午11时之前要到阳光酒店签到,他乘坐的大巴车上午10时50分在高速出口下高速。在比例尺是1:50000的地图上量得这个高速出口到阳光酒店的图上距离是25cm,李老师能准时签到吗?
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精讲+典题精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答案】D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算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选项组成比例。
【解答】解:因为:=÷=×3=
A.2:2=2÷3=
B.3:2=3÷4=
C.:=÷=×6=
D.:=÷=×6=
所以:比值与:。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的意义,只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才可以组成比例。
2.【答案】D
【分析】当实际距离一定时,比例尺越大,画出的图上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画出的图上距离越小。长和宽图上距离越大,画出的面积越大。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
所以选用比例尺1:50,画出的面积最大。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尺的灵活应用。
3.【答案】C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直接解答。
【解答】解:4厘米=40毫米
40毫米:2.6毫米
=40:2.5
=16:4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6: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求法,需熟记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4.【答案】B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将题中的长和宽化成以cm作单位的数,将每项的比例尺分别代入上式进行计算,看哪个算出的图上距离与练习的大小比较合适,就选哪个,由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100m=10000cm,60m=6000cm,
选项A,10000×,6000cm×,画在练习本上,不符合实际情况;
选项B,10000×,6000cm×,画在练习本上;
选项C,10000×,6000cm×,画在练习本上,不符合实际情况。
选项D,10000×,6000cm×,画在练习本上,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关于比例尺应用的题目,依据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解答,侧重考查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5.【答案】B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4分米:4毫米
=400毫米:7毫米
=400:4
=100:1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00:5。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那么2023×A=2022×B,据此可得A:B=2022:2023。
【解答】解:
2023×A=2023×B
A:B=2022:2023。
答:A:B=2022:2023。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例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7.【答案】C
【分析】3:7的前项加上6,即3+6=9,由3到9,扩大了9÷3=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扩大3倍,即7×3=21,原来是7现在是21,要加上21﹣7=14.
【解答】解:3+6=8,扩大了9÷3=7倍,
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扩大3倍,
所以要加上21﹣7=14.
答:后项应加上14.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8.【答案】A
【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千米”与“厘米”的认识,把240千米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乘法算式求出图上应画的长度。
【解答】解:240千米=24000000厘米
24000000×=4.8(厘米)
所以实际距离为240千米,如果按1:5000000的比例尺画在地图上。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需要明确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比例35:10=21:6中,若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由10变成40,这样两内项的积就成了40×21=840,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也得是840,再用840除以前一个比的前项35即得后一个比的后项,进而求出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几即可.
【解答】解:比例35:10=21:6中,若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
这样两内项的积就成了40×21=840,
第二个比的后项应是:840÷35=24,
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24﹣6=18;
故答案为:1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10.【答案】8。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据此用两个内项的积除以其中一个外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解答】解:24÷3=8
则另一个外项是6。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明确内项积等于外项积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先求出两个最大数的积,即可求得x的最大值,再求两个最小数的积,即可求得x的最小值.
【解答】解:16×4÷3
=64÷6
=;
4×4÷16
=12÷16
=;
x最大是,最小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用.
12.【答案】20。
【分析】要求A、B两地间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5÷=2000000(厘米)
2000000厘米=20千米
答: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0km。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逆用比例的性质,把所给的等式6X=5Y改写成一个外项是Y,一个内项是X的比例,则和Y相乘的数5就作为比例的另一个外项,和X相乘的数6就作为比例的另一个内项即可;
(2)a=b,也就是1a=b,进而逆用比例的性质,把等式1a=b改写成一个外项是a,一个内项是b的比例,则和a相乘的数1就作为比例的另一个外项,和b相乘的数就作为比例的另一个内项即可.
【解答】解:(1)如果6X=5Y,那么Y:X=6:5
(2)如果a=b,那么a:b=.
故答案为:3,5,3,3.
【点评】此题考查把给出的等式改写成比例式的方法,在改写时,要注意:相乘的两个数要做内项就都做内项,要做外项就都做外项;写出比例后要注意化简成最简比.
14.【答案】4:=3:(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求解。
【解答】解:4×=3×,
根据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8::)等。
故答案为:4:=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性质的应用。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5.【答案】√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一个比例的两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乘积为1。据此判断。
【解答】解:在一个比例中两外项互为倒数,乘积为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倒数的意义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16.【答案】√
【分析】要求零件实际长是多少,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4÷50=0.4(厘米)
0.8厘米=4毫米
这个零件实际长8毫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7.【答案】√
【分析】根据A除以B的商是18,可得除法算式A÷B=18,则1×A=18×B,再根据比例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因为A÷B=18,
所以1×A=18×B,
则A:B=18:1;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把给出的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在改写时,要注意:相乘的两个数要做内项就都做内项,要做外项就都做外项。
18.【答案】×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0:1表示图上距离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10:1表示图上距离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19.【答案】×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解答,注意单位要统一。
【解答】解:12厘米=120毫米
120:6=20:1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20:3,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
【分析】因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的比是3: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解答即可。
【解答】解:两地图上距离的比是3:2,这两地实际距离的比也是6: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掌握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1.【答案】x=;x=64;x=1.5。
【分析】先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变成一般形式的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35即可;
先计算出75%x﹣x的结果,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端同时除以0.25,求出方程的解。
先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变成一般形式的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解答】解:=
      35x=16×4.5
      35x=8
          x=
  75%x﹣x=16
        8.25x=16
0.25x÷0.25=16÷2.25
               x=64
:x=2:9
     2x=
     4x=3
       x=1.8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方程和解比例的方法。
五.应用题(共7小题)
22.【答案】6小时。
【分析】运用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然后运用“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进而解决问题。
【解答】解:18÷
=72000000(厘米)
72000000厘米=720千米
720÷120=6(小时)
答:需要4小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际应用。
23.【答案】75千米。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求出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即可。
【解答】解:6÷
=4×5000000
=30000000(厘米)
=300(千米)
下午1时=13时
13﹣9=8(小时)
300÷4=75(千米)
答: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到达时间﹣出发时间=行驶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4.【答案】1.5小时。
【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首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A、B两地的距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12÷=300000000(厘米)
300000000厘米=300千米
300÷(105+95)
=300÷200
=1.7(小时)
答:两人1.5小时后相遇。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定义,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5.【答案】12小时。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出从一地到另一地需要的时间,因为这辆汽车在两地间往返一次,所以用求出的时间×2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9×40=360(千米)
360÷60×2
=5×2
=12(小时)
答:需要12小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时间=路程÷速度,列式计算。
26.【答案】250km/h。
【分析】先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这列高铁的平均速度即可。
【解答】解:21时﹣9时=12时
50÷÷100000
=50×6000000÷100000
=3000(km)
3000÷12=250(km/h)
答:她坐的这列高铁的平均速度是250km/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
27.【答案】80千米。
【分析】用图上距离乘200得出实际距离,求出上海与青岛两地的实际距离;再用上海与青岛两地的实际距离减去甲车4小时行的路程,就是乙车行驶的路程,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3.8×200=760(千米)
(760﹣110×7)÷4
=320÷4
=80(千米)
答: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点评】熟练掌握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三者间的关系以及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三者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不能。
【分析】求出上午11时与10时50分的时间差,再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李老师从A城到酒店需要的时间,比较时间差与李老师需要的时间即可解答。
【解答】解:11时﹣10时50分=10分
25÷
=25×50000
=1250000(厘米)
1250000厘米=12.5千米
12.3÷60=(时)
×60=12.3(分)
12.5分>10分
答:李老师不能准时签到。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以及基本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