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港南区桥圩镇中心学校 东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55、56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探索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基本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提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提出问题: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展示学生的分法:
生1:平均分,就是每班分一半。
生2:不管大班还是小班,一人一个。
生3:按大班和小班人数的比来分。
讨论:在这么多种分法当中,你觉得哪种分法更合理
呢?
说明:因为两个班人数不一样,所以平均分看似公平其实不公平。而按两班人数比3∶2,把橘子也按3∶2来分,肯定比较公平合理。
(设计意图: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他们自己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意识到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急切地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冲动,为学习新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这筐橘子按3∶2分,应该怎样分?
(1)分小组实际操作:用小棒代替橘子,亲手分一分。
(2)各小组记录分配的过程和数据。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具体的分法。
整理:
大班 小班
3个 2个
6个 4个
30个 20个
…… ……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分配的数量,不断产生新的解题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2、把“这筐橘子”确定数量: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分,应该怎样分?
(1)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2)比较不同的方法,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列表。
大班 小班
30个 20个
30个 20个
……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先求出总份数,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结果。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说说这样算的理由:因为大班人数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三,所以它分到的橘子个数应该占橘子总数的五分之三;小班人数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二,它分到的橘子个数也要占橘子总数的五分之二。
方法四:根据比的意义,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
140÷(3+2)=28
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说说这样算的理由:把总数平均分成5份,先求出一份的个数,再求出大班3份的个数,小班2份的个数。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也可以选用你喜欢的一种。
(设计意图:在实际操作、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出列表、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算的理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应用:
1、幼儿园阿姨要调制2100克牛奶,奶粉与水按1:6这个比配制,你能帮阿姨算算调制这种牛奶需要用多少克奶和多少克水吗?
2、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3、甲乙两个数的比是5∶6,甲数是10,乙数是多少
(设计意图: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解决。)
四、总结: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基本解题方法。
2、学生提出疑惑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教学反思:“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管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的培养都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好好反思: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情境的创设,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再到巩固应用,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2、给学生充分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这节课的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利用自己准备的学具动手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体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操作、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每个环节中,我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4、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在寻找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操作列表、画图、根据分数的意义、比的意义等多种方法来列式,从而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
2
5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