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卜算子·咏梅
——雪后梅花别样红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工诗词。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知人论诗
写作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因此,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借词言志,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要有威武不屈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蔑视困难,并敢于战胜困难。
卜 算 子·咏 梅
词 牌名
题目
读书要求:
同桌合作学习,,将《卜算子·咏梅》读正确,读通顺。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活动一:诵读古诗。
认准读音 读出节奏
经典诵读台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读书要求:
用“/”画出停顿节奏。
声情并茂地再读一读。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文学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对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
名师微课堂
请结合注释,猜猜词的意思。
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古诗新译栈
缠绵的风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的飞雪又把春天[古诗新译栈]迎来。天寒地冻,悬崖上早已寒冰百丈,梅花却依然傲霜斗雪,俏丽竞放。梅花虽然美艳,却不与桃李争春,只是把春天到来的消息通报给大家。等到漫山遍野的花儿竞相开放之时,她在花丛中默然而笑。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
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
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很显然,这里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风雨”、“飞雪”,而是梅和梅花。在风雨中送走春天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在飞雪中迎来春天时,梅花却正吐艳。这两句对仗工整,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承“飞雪”写出,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样一来,“犹有花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花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作者以冰雪衬托风骨铮铮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质、梅花的形象象征中国共产党人。作者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全新的,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下阕是对无私无欲的梅花的礼赞。
首句承“俏”字写出。俏丽的梅花开放于寒冬之时,它是春天的信使,预报春天就要到来,当春天真正到来时她已经飘零了。这就是梅花乐于奉献的性格,所以作者说梅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俏”字浓缩了千种生机,万般气,是这首词的诗眼,是新时代梅花精神风貌的外现。“俏”字也是上下阕之间过渡的桥梁,使整首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两句,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笑”字写出了新时代梅花谦逊脱俗的品质,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地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新时代的梅花形象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活动二:体会情感。
(1)认真读词,说说整首词给你怎样的感受?
(2)抓住关键语句,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哪句词给了你这种感受 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活动三:拓展阅读。
漫读好时光
雪后梅花别样红
扫码“听读”
去年秋天,我应《十几岁》杂志邀约,去长沙讲课。活动结束,社里的一位编辑
开车带我去了一趟岳麓书院和橘子洲头。
站在江边,倚栏而立,忍不住背诵起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厕争流。
江面寂静、空旷,并没有看到什么船帆。但是,背着这些诗句,内心却生出千帆竞发的浩然之境。于是,接着往下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一首好的诗词,会带给人千军万马的力量,让你的内心永远向上,向善,向着明亮那方。毛主席的诗词,尤其如此。他笔下的梅花,坚韧刚强,险境不能摧其志,冰雪不能毁其姿,没有“孤独”之寂,没有“隐逸”之幽,更无“小我”之气,与陆游笔下梅花的那份自怨自艾 (yi) 形成了对比。
漫读好时光
陆游的爱国之志在《示儿》中昭然可见,但他和同时代的辛弃疾一样,虽都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但都掩饰不住仕途坎坷的悲观失落。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思是: 梅花并不想和百花争春,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尘埃,香气依然如故。
辛弃疾的失望失落、陆游的孤寂孤傲,仿佛沉沉的一层乌云,压在心头。这个时候,读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你会境界大开,眼中、心中一片明媚.
毛主席写这首词时,落款是 1961 年,那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灾害重重之际。这些困难和压力,就像凛别的风雪,就像万丈的寒冰。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梅花以绝世之态傲然怒放。愈是风吹雪压,梅花愈是刚强劲健、独立不屈,承载着仁人志士的气节,展现出中华民族之精神。
那份“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气定神闲那份“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豁达大度,尤其是那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自信,溢出纸外。
不经历风雪,梅花怎么可能如此红艳
漫读好时光
创意写作坊
心境决定诗境,自唐以来均有咏梅诗篇传世,读一读下面三首: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都是吟咏梅花,毛主席笔下的梅花和古代文人笔下的梅花有什么异同 。
创意写作坊
梅 花 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亲子共读 师生共读
陈慧瑛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亲子共读 师生共读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亲子共读 师生共读
创意写作坊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亲子共读 师生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