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选题
1.在区域地理中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
B. 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
C. 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
D. 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
2.秦岭的走向是( )
A. 南北—东南
B. 东北—西南
C. 东—西
D. 南—北
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下列地区经济发展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在北方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B. 在南方大面积种植甜菜和大豆
C. 在西北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D. 在西藏大面积种植小麦和水稻
5.如图为“2008年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面积、人口、GDP值百分比统计资料图”(注:不含港、澳、台地区)。我国四个地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总值最高的分别是( )
A.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据此回答6题。
6.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C.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A与B B.A与C
C.B与D D.C与D
9.黄河干流流经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0.下列四幅民居邮票中,反映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水乡”特点的是( )
A B C D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洲登封观星台举行。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独竹漂”示意图,图3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火种采集仪式当日,地球位于(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12.“独竹漂”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独竹漂”高手脚踩一根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漂行水上如履平地。甲、乙、丙、丁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独竹漂”的发源地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
B.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C.青藏地区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
D.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区域③与区域④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A.水能资源丰富
B.地热资源丰富
C.天然气资源丰富
D.太阳能资源丰富
15.北方地区与南水地区分别以小麦、水稻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16.在区域地理中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
B. 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
C. 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
D. 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
17.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地形特征
B. 气候差异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18.如图为“2008年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面积、人口、GDP值百分比统计资料图”(注:不含港、澳、台地区)。我国四个地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总值最高的分别是( )
A.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19.以下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4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7月2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20.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图中a、b、c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b界线的名称是__________线,它划分了(地区)和(带)。
(3)请说出四点区域C与D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河流),请将其名称分别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3)A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居民的主食以__________为主。
(4)A与C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从干湿状况看,该线以西主要是__________区,以东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D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甲图C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________ 成为本区最主要自然特征,本区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了________ 农业(种植业).
(2)乙图位于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 ,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 .
(3)丙图位于我国青藏地区,①铁路穿过_______ 盆地.
(4)图丁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____·
A. 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B. B地发展种植业,方便供应城区E
C. 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 D地发展海水养殖.
2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______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④是______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______(山脉)和C______(河)一线,该线是l月平均气温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__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______(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
1-5CCBCB 6-10DACBD 11-15ADBDB 16-20CDBDB
(1)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2)秦岭—淮河;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暖温带与亚热带; (3)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甜北咸。
22.(1)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秦岭 淮河 标注略
(3)旱地 面食
(4)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 干旱 湿润区 半湿润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23、干旱 灌溉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柴达木 B,D
24.(1)青藏;地形因素;西北;400 (2)秦岭 淮河;0℃;亚热带;800;湿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