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2015-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综合训练:特色专题训练+模块终结测评(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学练考】2015-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综合训练:特色专题训练+模块终结测评(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1 09: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特色专题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生字注音。
煤屑(  ) 点缀(  )
袅娜(  ) 霎时(  )
倩影(  ) 酣眠(  )
鹢首(  ) 敛裾(  )
领略(  ) 潭柘寺(  )
廿四桥(  ) 一椽(  )
房檩(  ) 落蕊(  )
细腻(  ) 凋零(  )
平仄(  ) 啼唱(  )
陆蠡(  ) 公寓(  )
涸辙(  ) 茎叶(  )
移徙(  ) 揠苗助长(  )
婆娑(  ) 蕈菌(  )
造诣(  ) 会晤(  )
庶民(  ) 提携(  )
弭谤(  ) 孜孜以求(  )
敷衍(  ) 訾詈(  )
商榷(  ) 缔造(  )
签署(  ) 骇人听闻(  )
戳子(  ) 履行(  )
蜕变(  ) 歧视(  )
一隅(  ) 匿迹(  )
摇摇欲坠(  ) 赎罪(  )
纷繁芜杂(  ) 浅尝辄止(  )
衷心(  ) 嫉恨(  )
卓有成效(  ) 诬蔑(  )
诽谤(  ) 诅咒(  )
2.多音字注音。
处      空
差 折
落 夹
露 扫
着 提
脉 纤
禁 轴
裨 鲜
丧 曲
压 旋
数 抹
塞 宁
豁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正确使用成语。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12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已变得________,稍有拖延怠慢就会使大气污染愈演愈烈。
②在美国中期选举________之际,奥巴马的支持率持续低迷,甚至被称为民主党的“负资产”。面对国内外一大堆的棘手问题,奥巴马也慨叹“这世界变化快”。
③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尚未离开中国之时,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有些________,在记者会上发表违背中日四点原则共识的言论,日方这种言而无信的态度着实令人失望。
A.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B.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C.迫不及待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D.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迫在眉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想了解实际情况,这些高管就必须经常深入到企业第一线,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并鼓励员工________。
②奥巴马邀请商业领袖到白宫________,与医院、制药公司等利益攸关方进行协商。
③“复制”可以快速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然而也有抄袭、剽窃之嫌,甚至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因此其备受质疑,如果时间允许,我愿与您________地聊聊关于“著作权”的问题。
A.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B.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C.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D.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家贫亲老,生活艰难,但老朱夫妇很乐观,十年间每天回收300多斤塑料瓶,靠捡垃圾赡养老人,供两个儿子上大学。
B.从“金庸走进教材”到“鲁迅大撤退”,近几年来关于改革语文教材、提倡语文回归的呼声不绝如缕,社会反响非常强烈。
C.印尼巴厘岛上历史悠久的圣泉寺,不仅保存着相对完好的寺庙精美建筑,而且寺里有千年奔涌不息、飞短流长的“圣泉”。
D.很多人吃石榴只嘬汁水,把籽都吐掉了,这种吃法顾此失彼,因为维生素E、纤维素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都藏在石榴籽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民意调查显示,朱立伦与蔡英文分别是国民党、民进党支持度最高的人选,而两人的民意支持度不分轩轾,都获得42%的民众的支持。
B.查处非法营运,取证很困难。司机神机妙算,在警察检查之前,就已经和乘客商量好应对方法,乘客都替司机遮掩,丝毫不支持警察的检查工作。
C.韩国青春偶像剧《星梦奇缘》,讲述了“灰姑娘”与“王子”缠绵悱恻的幸福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也让观众认识了安在旭。
D.著名综艺主持人谢娜最早是以“叶子”的艺名登上《快乐大本营》的舞台的,她自出机杼的主持风格为节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四、辨析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C.周小平们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们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D.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交通等大城市病症,在全国各大城市越来越严重,但是涌入大城市的人口仍然有增无减。
B.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C.我公司是生产电线电缆的大型民营企业,坐落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郊工业园区,为公司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以拾荒为生的刘玉华夫妇把捡到的6斤1两价值81万元的黄金交还失主——长春某珠宝公司,其拾金不昧的精神令人敬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们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B.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一意孤行突破战后体制,是对本国和平力量正义呼声的肆意藐视,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冲击。
C.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
D.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奥巴马作为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这一事件本来被舆论解读为种族和解的象征,但是弗格森事件表明,美国并未进入“后种族时代”,种族矛盾依旧是美国的突出问题。
B.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增幅为9.67%,基本与上半年8.5%的业绩增速持平,如果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后,同比增长率仅为不足8%。
C.与此同时,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步伐在日益加快,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日益凸显,以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11月30日,中国首次出口了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预计明年年底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怡保2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运营。
五、语言文字运用。
1.下面是某学生写给班主任的一封短信,其中四处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尊敬的班主任:
您好!
①经过您的批评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②一直以来,我不能严格遵守纪律,多次犯错误。③学习方面表现得很糟糕,很多缺点需要改进。④恳请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改正错误,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⑤从今以后我会认真学习,积极上进,把优秀学生为榜样,热爱集体,关心班级事务。⑥我保证说到做到,再也不会给您和其他班级的任课老师添麻烦。
您的学生××
2015年3月18日
病句序号
改 正
2.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李枫同学给某公司的求职信,从语言使用得体的要求上看,存在五处不当,请按要求修改。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您能在百忙之中拜读我的求职信,我感到很荣幸。谢谢!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热爱建筑设计,曾经获得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二等奖。我偶然在有关材料上看到关于你们公司的情况介绍,十分羡慕公司的优良环境和优厚待遇,钦佩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超前意识,十分愿意为公司贡献我的学识和能力。拒绝我会是你们的损失!
此致
敬礼!
××大学李枫
2014年11月18日
应删的两处是: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修改的三处是:
(1)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到某公司面试时做的自我介绍片段,有五处表达不够妥当,请指出并改正。(每条第一个横线处填写所修改句子前的序号)
①我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②能够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请教,③深感欣慰。④我很早就从媒体上了解了你们公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⑤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如雷贯耳。⑥我对薪水的要求并不高,⑦每月只有3000元就行了。⑧希望能够通过这次面试给各位留下好印象。
(1)______处  ______改为__________。
(2)______处  ______改为__________。
(3)______处  ______改为__________。
(4)______处  ______改为__________。
(5)______处  ______改为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材料,简析两位大师表达的异同。
晚年的毕加索为了能够独处,用最后的精力去创作,就把所有的人都拒之千里。他把那些赶来想一睹大师风采的人戏称为“池塘里的青蛙”。
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锺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颗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__甲__。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火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三是__乙__。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甲:                                    
                                    
乙:                                    
                                    
6.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也玩“穿越”。唐明皇时期开始才有的靠背椅子,被魏文帝曹丕垂足而坐;西汉武帝时才从西域传入内地的葡萄,被战国初年的年轻女性以托盘盛放……日前,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刘朴兵研究发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各册语文课本里,都存在配图史实细节错误。其中,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出现10处错误,四年级下册有9处错误。
请你就“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也玩‘穿越’”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7.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请你给它拟副对联,并写条横批,以彰显它的作用。要求:上、下联每句不得少于5字,横批至少4字,可不考虑平仄。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真诚是一堆柴草,能在冰雪覆盖时为我们提供温暖;
真诚是一点星光,能在暗夜无边时为我们带来希望;
真诚是一盏航灯,能在前途茫茫时为我们指点方向。
                                    
                                    
                                    
                                    
                                    
                                    
                                    
9.请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解释漫画的寓意。
                                    
                                    
                                    
                                    
                                    
                                    
                                    
                                    

模块终结测评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心被“浅阅读”过滤掉文化营养
数据显示,电脑游戏、电视和音像制品成为上海未成年人最喜爱的三种媒体,而传统概念上的课外书籍等,已经在未成年人的阅读生活中“失宠”。许多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却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导致文字运用能力的大幅度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该怎么表达,但就是书写不出来。”
笔者认为,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这种让人忧虑的变化,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当前“快餐文化”时代种种世相的必然映射。“快餐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浅阅读”盛行——所谓“浅阅读”,即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在这种前提下,无论阅读内容还是方式都与传统的阅读大不相同: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解、解构为上,或只以感官的刺激为是,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是以动漫、图像等为主,文字为辅。即所谓“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以‘知道’代替‘知识’”。
往深处看,这种“浅阅读”及其衍生的“读图时代”“动漫时代”,似乎是文化工业化时代的一种必然、一种宿命。近年来,随着经济开放,文化也日益交融,借助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以商业利益为唯一目的的文化工业日益兴盛。于是,我们看到了大批的肥皂剧,大批被戏说的名著,大批工业化制作出来的动漫、电子游戏,大量毫无艺术价值却炒出轰动效应的流行音乐和畅销书……但是,由于文化工业的真实目的只是利润,而并不是想要真正服务于艺术,所以很多内容是刻意炮制的,与真正的艺术创造相去甚远。
当然,这些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适应了当前人们生活节奏紧张情况下的现实需求。但是,如果这种浅阅读过多地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多到影响其文字阅读兴趣的程度,无论如何都是需要引起警惕的——我担心这种工业化的“加工”会把真正的文化“滤”走,只剩下一堆看似文化的泡沫。这会不会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文化方面患上营养不良症?
阅读生活的成功与否,对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方向有很大影响。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因为阅读真正有价值的文字,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是一种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养成过程,也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如果不经过一段艰苦的阅读历程,想要达到必要的思维深度将是极其困难的;如果一代人均是如此,文化便无法有效传承。抽空了文化内核的时代,其发展也将失去方向。
所以,虽然很难,虽然不无合理性,但对“读图时代”还是要警惕。
1.下列关于“浅阅读”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浅阅读”的盛行是“快餐文化”的最大特点。
B.“浅阅读”作为文化工业化时代的一种必然、一种宿命,是随着经济开放,文化日益交融,文化工业日益兴盛而出现的现象。
C.“浅阅读”追求的是“无厘头”式的消解、解构,有的时候只追求感官的刺激,充满了游戏精神以及荒诞不经的色彩。
D.“浅阅读”的阅读方式以动漫、图像等为主,文字为辅,即所谓“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这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大不相同。
2.下列不属于“浅阅读”的危害的一项是(  )
A.对电脑游戏、电视和音像制品的偏爱,使许多孩子降低乃至失去对文字阅读的兴趣,也导致他们的文字运用能力大幅度下降。
B.“浅阅读”影响了未成年人对阅读深度、思维深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追求,对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方向有很大影响。
C.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文化工业,可能会把真正的文化“滤”走,只剩下一堆看似文化的泡沫,使下一代文化营养缺失。
D.如果一代人均是以“知道”代替“知识”的“浅阅读”方式阅读,我们的优秀文化便无法有效传承和发展。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阅读取向的变化,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时代种种世相的映射,令人忧虑,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B.随着文化工业的日益兴盛,很多内容是刻意炮制的,毫无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被生产出来,但这与真正的艺术创造相去甚远。
C.阅读真正有价值的文字,是一种思维训练、美学修养熏陶、人文情怀养成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是有益的。
D.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文化有效传承,对于文化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文化”以及盛行的“浅阅读”,我们应当坚决抵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②用事,道周拂衣归。
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 上疏救之。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 上益怒,竟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
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
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③,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忧,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缞④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竟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
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龁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
[注] ①关:山海关。 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 ③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④墨缞:黑色的丧服。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徒隳士气           隳:毁坏
B.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   眚:灾祸
C.体仁衔之           衔:怀恨
D.道周不与焉          与:参与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卒”古语亦有多种含义,如有“兵”的意思,也有“死”的意思,文中的意思是“最终、终于”。
B.“明年”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次年、第二年;另外一种是“今年的下一年”,文中的意思是后一种。
C.“尚书”可以理解是官职名,是从秦汉时期创立的中央政府官职,隋唐以后也成为分管六部的重要官职,也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又称《书》,文中的意思是官职名。
D.“丁忧”是指古代官员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限三年,期间不准为官,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
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
B.黄道周在进入翰林院后,写了《矫轻警惰文》一文来讽劝其中一些养尊处优的官员,因此得到同僚的敬重。
C.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之事上疏,结果都让皇上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最后却也成功地减免了死罪。
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5分)
                                    
                                    
(2)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8.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胸襟宽广的人时时心系百姓的疾苦,如屈原在《离骚》开头就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以下两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在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老人,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后,就搬出外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他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398年,陶渊明三十三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史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蹚这造反的浑水,后来,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4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405年,刘裕迎司马德宗复位,十几年后司马德文(司马德宗之弟)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平定桓玄后,刘裕开始掌握朝政,并逐渐露出登帝的野心。在对平定桓玄之战的论功行赏中,刘裕却仅仅让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野心”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他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写道:“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要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了。
幸甚啊,幸甚!归去来!
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
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他以诗明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他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生活的确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
《归园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五柳先生传》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漫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社会和平,人们天性真纯。桃花源成为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学而优则仕”是陶渊明几次出仕的原因。他是正统文人,有正统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就不难理解了。
B.陶渊明仕途历经坎坷。他先后在王凝之、桓玄门下做事,之后又投奔刘裕,却都不得志,最终在彭泽令任上辞官归隐。
C.本文基本按时间顺序展开,结构完整。“幸甚啊,幸甚!归去来!”一段承上启下,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最终归隐的肯定和欣喜。
D.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文章评叙结合,多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多次使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手法,使人物形象丰满可信。
E.归隐之后的陶渊明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荒年要靠友人接济才能生活下去,所以在纵情山水田园之时,心中也感慨悲苦。
12.少年时,影响陶渊明成长的因素有哪些?(6分)
                                    
                                    
                                    
13.请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6分)
                                    
                                    
                                    
14.文中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漫花香的所在”?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随着棱镜门事件的持续发酵,欧盟、韩日等盟国,新兴经济体,乃至美国国民无不是其监控对象,美国政府的公信力________。
②在钓鱼岛和侵略历史的反省等问题上,日本政府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________,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③某公司________的机会渺茫,过去的几年中,其股票已陆续从世界多家证券市场摘牌退市,股价更是跌到了15年来的最低点。
A.岌岌可危 置之度外 死灰复燃
B.如履薄冰 置若罔闻 死灰复燃
C.如履薄冰 置之度外 东山再起
D.岌岌可危 置若罔闻 东山再起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考古部门在南京门西地区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虽然目前出土文物有限,根据方位和时代判断,很可能是疑似金陵凤凰台遗址。
B.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工业产出和出口低于预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仍然没有走出经济低迷的困境,是一件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事件。
C.3月9日,象征“二战”结束的经典照片“胜利之吻”的男主角在家乡病逝,享年86岁,一段传奇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
D.近日土耳其表示,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将寻求中国的帮助,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次机会。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已刊载钓鱼诸岛。这里是我国东海靖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①带来了大批鱼群
②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③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
④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⑤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
⑥有一条宽达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
A.⑤④②③⑥① B.⑤①②③⑥④
C.④②③⑤①⑥ D.②③⑥①⑤④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坚韧是大伞,助你抵挡挫折的风雨;
坚韧是暖阳,助你融化困难的寒冰;
                                    
                                    
19.下面是英才中学向校友张鹏发出的一封邀请信,信中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找出并修改。(5分)
邀请信
张鹏先生:
①在我校第五十个生日来临之际,②我校定于9月15日举行“建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③当日上午9时整在学校大礼堂召开纪念大会,④请你务必依时参加,⑤并在主席台就座。
此致
敬礼!
英才中学
2015年9月1日
(1)要删去的一句(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2)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只填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不得体的一句(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个父亲抱着宝宝坐车,当时公共汽车上人满为患,随着车的晃动,小宝宝也东摇西晃,甚是可怜。父亲满怀期待能有人让座。售票员说了四遍“请为抱婴者让座”,但坐着的乘客无动于衷,漠然地望着窗外。父亲失望地叹气……终于,一位中年人站起来说:“你抱孩子坐我这儿吧。”大家本以为孩子父亲会说声“谢谢”,谁知他坐下后大发牢骚:“我还以为雷锋都死光了呢。”全车人为之愕然。这是生活中真实的一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特色专题训练
一、
1.xiè/zhuì/niǎo/shà/qiàn/hān/yì/liǎn/jū/lüè/zhè/Niàn/chuán/lǐn/ruǐ/nì/diāo/zè/tí/Lǐ/yù/hé/jīng/xǐ/yà/suō/xùn/yì/wù/shù/xié/mǐ/zī/yǎn/zǐ/lì/què/dì/shǔ/hài/chuō/lǚ/tuì/qí/yú/nì/zhuì/shú/wú/zhé/zhōng/jí/zhuó/wū/fěi bàng/zǔ
2.chù/chǔ  kòng/kōng chā/chà shé/zhē/zhé luò/lào/là jiá/jiā lòu/lù sào/sǎo zháo/zhuó dī/tí mài/mò qiàn/xiān jīn/jìn zhóu/zhòu bì/pí xiān/xiǎn sàng/sāng qǔ/qū yā/yà xuàn/xuán shù/shǔ/shuò mǒ/mā/mò sè/sāi/sài níng/nìng huò/huō
二、掂/踮/惦 袅/枭/凫 缀/掇/辍 裾/倨/踞 歧/跂 饨/沌 啼/缔 榄/缆 揠/偃 瞥/蹩 辙/澈 徙/徒 肆/肄 誉/誊 磋/蹉 聘/俜 悼/淖 韧/轫 域/蜮 衷/衰 镣/缭 履/覆 蜷/绻 溢/隘 磐/槃 赎/渎 崇/祟 峨/哦
三、1.B [解析]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C [解析] 本题所给的三个成语都有“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的意思。“畅所欲言”偏重尽情地说;“各抒己见”重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推心置腹”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较少的人,甚至是一个人。
3.A [解析] A.家贫亲老:家庭贫穷,父母年老。该项符合语境,运用正确。B.不绝如缕:似断未断,像细线一样连着,比喻情势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若有若无。该项用来形容社会反响非常强烈的“呼声”,不符合语境。C.飞短流长: 散播谣言,中伤他人。该项望文生义,误用来形容喷泉四处飞溅。D.顾此失彼:顾了这个,失了那个,形容头绪众多,无法全面照顾,慌张忙乱。该项不符合语境,吃石榴并不慌张忙乱,吐掉石榴籽是很多人吃石榴的一个程序。
4.A [解析] A.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运用正确。B.神机妙算: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是褒义词。C.缠绵悱恻: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形容音乐、诗文等婉转凄切。不符合语境。D.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不能用来形容主持风格。
四、1.B [解析] A项,偷换主语,应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前后加上“在……上”;C项,“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句式杂糅,应改为“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或“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D项,成分残缺,应在“学习成果”后加“的评价系统”。
2.D [解析] A.偷换概念,环境、交通等不是病症,即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把“环境、交通等大城市病症”改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症”。 B.不合逻辑。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下午的彩虹应出现在东方。C.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分句缺少主语,在“为公司”前加上主语“优越的地理位置”。
3.D [解析] A项,暗换主语或语序不当,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改为“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时”;B项,搭配不当,将“公然”和“肆意”调换位置;C项,表意不明,“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有歧义。
4.A [解析] B.重复多余。“仅为”“不足”去掉其中一个。C.成分残缺。在“核心”前加“为”。 D.将“中国首次出口”后面的“了”改为“的”。
五、1.① 删去“经过”或者“使”;③ “改进”改为“改正”;⑤ “把”改为“以”或“为”改为“作为”;⑥ 把“其他”删去,或移至“任课老师”前面。
2.[答案] 应删的两处是:(1)偶然;(2)和优厚待遇。 应修改的三处是:(1)“拜读”改为“翻阅”或“阅读”;(2)“你们公司”改为“贵公司”;(3)“拒绝我会是你们的损失!”改为“期盼佳音,希望能给我一个机会”等。(能将“删除”与“修改”合理安排亦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拜读”只能用在自己阅读别人的作品;“偶然”显得没有应聘诚意,应该删去;“你们公司”应改为“贵公司”,体现对别人的尊重;“优良环境和优厚待遇”应去掉后者,否则显得应聘的动机不是很“纯洁”;“拒绝我会是你们的损失!”说法过于夸大。
3. (1)①处 “一位”改为“一个” (2)③处 “深感欣慰”改为“非常荣幸” (3)④处 “你们”改为“贵” (4)⑤处 “如雷贯耳”改为“非常向往” (5)⑦处 “只有”改为“只要”
4.(示例)相同点:都用比喻形象地表明拒绝的态度,幽默诙谐。不同点:毕加索的话里有不屑的语气,钱锺书的话则含着自谦。
5.(1)[答案] ④①③②
[解析] 答题时,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明确几个句子之间的前后顺序,如上文中有“精于烧炖”,下文中就要先写“烧”,再写“炖”;二要注意画线部分句子的内容、关联词、关键词、句意衔接等方面。④主要是讲用红烧法烹制徽菜时菜的着色、色泽、味道,而①则是讲火候的控制把握,因此,顺序是④①。第②③两句都谈“炖”,③是讲烹制徽菜的基本方法,②则是对③的补充,因此,排列时必须是③②。
(2)(示例)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 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
6.示例:①小学教材玩“穿越”,考验出编撰者的责任心缺失,反映出教材管理制度落后的问题。②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必须准确、严谨,确保“零错误”,教材出错绝不是小事。 ③只有准确、严谨的教材,才能熏染出学子的科学精神,培养出学子严谨求实的态度。(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
7.[答案] (示例一)上联:打开心结,倾诉才能解脱 下联:化解烦恼,交流方可释怀 横批:心灵按摩
(示例二)上联:声声诉说似摆脱泥泞沼泽  下联:款款细语如驶入温馨港湾 横批:放飞心情
[解析] 本题要求写对联,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也就是以“心理咨询”为主题写一副对联。上、下联和横批应该在内容上相互关联,必须体现“心理咨询”这一主题。
8.[答案] 诚信是一座心桥,能在徘徊陌路时为我们拉近距离;
诚信是一缕春风,能在困惑无助时为我们带来希望;
诚信是一面旗帜,能在信用缺失时为我们彰显良知。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修辞。应用的句式是“……是一……,能在……时为我们……”,自选话题,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9.[答案] 题目:新“拾金不昧”、向“钱”看
寓意:当今社会中,拾金不昧的意识已经日趋淡薄,取而代之的是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作者借这幅漫画对社会上的这种道德淡漠的现象给予了讽刺和批判。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的简明、生动、准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读懂漫画并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概括介绍画面的内容。标题是阅读漫画的第一途径,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讽刺对象的作用;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题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漫画中拾到钱的人只注重钱,而没考虑到是拾到的钱。寓意的考虑由此及彼,由现象折射深刻内涵。
模块终结测评
1.B [解析] B项说得过于绝对,原文用了“似乎”一词。
2.C [解析] C项说的是“文化工业化”的弊端与危害,而不是“浅阅读”的危害。
3.D [解析] “坚决抵制”错,原文是“不无合理性”,所以要“警惕”。
4.D [解析] 与:赞同。
5.B [解析] 文中的意思是前一种,“次年、第二年”。
6.A [解析] “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这一假设有误,实际上袁崇焕已经杀死了毛文龙。
7.(1)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凭借(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的土地。(“急”“藉”“图”各1分,大意2分)
(2)我特意不自量力,想要亲历疆场,审察关键之处。一旦让我统兵,将扑灭燎原之火,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故”“历”“荷戈”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黄道周,福建人。家里贫困,以务农为生,侍奉双亲,因孝顺闻名。天启年间进入翰林院。当时在翰林院供职的人,多生活闲散养尊处优,黄道周于是写了《矫轻警惰文》一文来劝诫他们,得到了同僚的敬重。
辽东战事正危急,毛文龙以镇江之捷自夸,把守山海关的将领想凭借(毛文龙)的力量收复觉华岛,逐步图谋恢复辽河以西的土地。(他们)将这一奏议上呈于朝廷,认为应当拨付百万饷银,只有黄道周认为这个对策不可行。后来,毛文龙最终没有取得胜利。魏忠贤当权后,黄道周拂衣而回(去职回家)。
崇祯元年,(黄道周)起复原职。第二年,辽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黄道周原本就认为毛文龙不足以依赖,到这时,更是独自抚胸长叹,认为边防祸患将从此开始。不久,后金军队大举入侵,迫近京城。皇帝震怒,就在军中逮捕了袁崇焕,追究主使者。袁崇焕说是受内阁大臣钱龙锡主使。判罪定案,钱龙锡被判处死罪。黄道周听说了这件事,叹息说:“怎么能够让皇上背负诛杀辅臣的声名呢!”(黄道周)上疏救钱龙锡。奏章递上去后,皇帝大怒,降旨严厉责备(黄道周)。黄道周没有被压制吓住,重新上奏章说:“供养军队多年,物力已耗尽。即使杀了一个钱龙锡,对边疆战事也没有好处,只会白白毁坏己方的士气,伤害治国的本质。我特意不自量力,想要亲历疆场,审察关键之处。一旦让我统兵,将扑灭燎原之火,这是我最大的愿望。”皇帝更加震怒,(黄道周)最终被削去官籍。可是钱龙锡也最终被减免死罪。
九年,(黄道周)升为右中允。当时首辅温体仁认为灾祸战争,都是各郡县治理无序所导致,不用重法将无法惩治,因此多次大规模兴起狱讼。可是皇上却认为他很能干,更加信任他。黄道周上书说:“治理天下要讲究方法,法律诉状不是用来压制天下人民的器具。龌龊小人,怎么能和他共谋大计?”温体仁由此怀恨黄道周。
黄道周已经有很高的名望,天下人希望他做丞相。这时杨嗣昌被夺情起用做兵部尚书;因为宣大总督卢象升因服丧在家,杨嗣昌推荐陈新甲代替他,可(陈新甲)也是在服丧之时被起用。黄道周是一位儒者,认为国家即使缺乏人才,也不能违背礼制多次让居丧之人担任官职,让后世的人笑话,因此他情绪激昂地思考评判这些事情。皇上最终还是封杨嗣昌为相,黄道周不赞同这件事。皇上平时了解黄道周的学识品行,但认为他性格偏执,不是能挽救时局的丞相人选。
十七年,都城北京陷落。唐王让(黄道周)担任吏部尚书,当时郑芝龙蛮横强暴,黄道周引用祖制来约束他。从此他们两人之间有了隔阂,(黄道周)自己请求离开来驻守广信,郑芝龙故意难为他,(黄道周)无兵无粮,兵败被擒,到南京后死在那里。
8.[答案] 描绘了南宋时,江淮一带农村战乱后的残破景象。(3分)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晚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2分)(分析没必要面面俱到)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诗中景物的呈现顺序。
9.[答案] ①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带来破坏的痛心;②对侵敌的仇恨,对战争的厌恶。(每点3分)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情感,注意结合分值从诗的表层情感和深层情感两方面回答。
10.(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11.BC [解析] 选A给1分, 选 B 给 2分, 选 C 给 3分;选 D、E 给 0分。A.陶渊明出仕还有解决家境窘迫的现实原因。D.“多次使用细节描写”错。E.生活是“时有艰难”,不是一直拮据;“所以”强加因果;也无悲苦意。
12.①祖上曾经的辉煌激励着陶渊明少有大志。②良好的家教使陶渊明学习努力。③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对他最终归隐产生了影响。(每条2分)
13.①政治上不得志,最终对仕途彻底绝望。对不被重用、无法施展兼济天下的抱负的不满;对龌龊的官场的厌弃,面对屈辱时多年郁结和文人傲骨的爆发,使陶渊明最终决定归隐田园。
②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在田园生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明白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③晋时文人洒脱飘逸的世风对他的影响。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隐士也对他产生了影响。(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4.桃花源是一个心灵的大美所在,想要体验桃花源的境界需要人放下名利。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认可和对桃花源的喜爱。(观点2分)
①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之后,才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心灵,才真正有了酣畅淋漓的自由,拥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条结合原文阐述“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强调其条件关系;有对传主人生选择的认可。言之成理即可,2分)
②陶渊明所构建的桃花源,风景如诗如画,人们天性真纯,社会和平,是让人向往的美的所在。它成了中国历代失意文人心灵的寄所和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这一条意在解释“桃花源”是一个“弥漫花香”的所在,言之成理即可,2分)
③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过于执着名利,也应该尝试在山水田园中体味人生的大美。(这一条结合自己、现实,谈个人见解。言之成理即可,2分)
15.D [解析] 岌岌可危:形容极其危险。如履薄冰: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谨慎戒惧。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16.C [解析] A.语意重复,“可能”“疑似”重复。B.主宾搭配不当,“种种迹象”与“重大事件”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介词“在”缺宾语“方面”。
17.B [解析] 这是一段描述性文字,对事物进行描述时注意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⑤①②解说“这里是我国东海靖渔场”,③⑥④解说“海峡港湾”。
18.[答案] 示例:勤奋是甘霖,助你结出丰收的硕果;勤奋是阶梯,助你步入智慧的殿堂;勤奋是基石,助你垒就成功的大厦。(写出两句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第一,注意句式一致,“……是……,助你……的……”;第二,修辞要一致,即用比喻;第三,要自选话题,两句话话题一致,且保证语句通顺合理。
19.要删去的一句是①;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②,删除双引号;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④,改为“敬请莅临”。(每空1分)
20.[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的要点是一个父亲抱着宝宝坐公交车,一位中年人站起来为其让座,可得来的不是由衷的感谢,而是满腹的牢骚。事件的主体是抱宝宝的父亲。这则材料的性质是反面的,是命题者所否定的。材料中的那位父亲对别人的帮助非但没有感恩,反而大发牢骚,他的话会扼杀人们助人为乐的积极性。所以材料的主题是对于别人的帮助要感谢,让感恩之心常在等。
[范文]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
一考生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勇敢地去做我自己……”当这温馨而熟悉的旋律在我们耳边回响时,它是否真的深入我们的心中,是否注入了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用感恩做人生的翅膀,展翅飞翔,在人生的天空中舞出美丽的弧线。姚明,前NBA球星,靠着自己的努力,打进NBA,这一直是国人的骄傲。但他并没有因进入NBA而忘记自己的国家,他没有像别的明星一样改国籍,当国家队有比赛的时候,他就立刻回国为国效力。他知道没有国家的培养,就没有现在的他。在北京奥运会前,姚明刚做过手术,但只休息了一个月就投入国家队的训练中。每次有国家队的比赛,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现在姚明已退役,但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改变,他只是换了个方式为国家效力。他积极参加慈善事业,创建自己的基金会。姚明怀着感恩之心,用不同的方式为我们的国家服务。
让我们用感恩做人生的双桨,扬帆远航,在人生的大海上激起美丽的浪花。上善若水,慈济天下,用感恩做“水”,回报社会。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的陈光标。他如果没有感恩之心,怎能把60辆挖掘机连夜送到地震灾区?他如果没有感恩之心,怎能10年始终如一地做善事?正是由于陈光标拥有感恩之心,他的人生更精彩!
让我们用感恩做人生的肥料,滋润爱的花蕾,在人生的雨露中迷人绽放。被誉为湖南“张海迪”的李丽,在多舛的命运里,她不但没有怨天尤人,反而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的路——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如果没有感恩之心,怎么会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她如果没有感恩之心,怎么会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正是由于李丽拥有感恩之心,她的人生才变得更靓丽!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书写了人世间最温馨的故事;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生命诚可贵,感恩价更高。”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要必修的课程。让我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的人生因感恩而美丽精彩吧!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以“人生因感恩而美丽”为题,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分别列举了姚明、陈光标和李丽的事例,事理结合,层层深入地阐明了论点,例证丰富,说理透彻,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是这篇文章的亮点。作者在主体部分的每个段落的开头,都以排比的形式亮出分论点,使人看起来一目了然,能让阅卷老师较快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另外,标题和内容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