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望大陆 于右任 (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别署骚心、髯翁、太平老人。诗人,书法家,政治家。清光绪二十九年举人。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0年与宋教仁等人创作《民立报》,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曾致力于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后曾任上海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1964年11月10日逝世于台北。于 右 任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妻小被迫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晚年,于右任孤居台湾,在大陆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然而,盈盈一水的台湾海峡无情地割断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亲人不能见,他过着凄凉冷漠的生活。 写作背景 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台北病逝。后人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两张字条,一张上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旁注:“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还在“高”字旁划了一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另一张纸所书即本文内容了。
写作背景兮殇 xī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shāng书面语。人没到成年即死去。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望我大陆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齐读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以身许国的情怀
浓浓的爱国情感 诗人都望到了什么?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①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从而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0年后,海峡两岸交往开始。
②1992年l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
③199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④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新民党主席郁慕明访问大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明月何时照我还——明天的大陆与台湾祖国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一国两制”的构想
《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交流的加强
国际公认“台独”势力
国际反华势力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于老的感慨
长恨天涯隔一水,
头白鸳鸯各自飞,
两岸心声都是泪,
一寸相思一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