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有余数的除法的
初步认识
目
录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模式
04
教学设计
05
板书设计
0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内容。这节课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学习有余数除法笔算的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
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
3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01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02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0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熟练地计算表内除法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课前把要学习的内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导学案通过看课本、看微课视频等多种方法自主学习并准备学具,通过自主学习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初步的了解。
学情分析
但这只是初步,没有真正理解余数的产生和余数的意义,只是停留在“平均分分不完,有剩余”的这个层面上,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平均分掉一部分,剩余的不能继续平均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03
教学模式
多维对话教学模式
1
2
3
4
1
生本对话
师生
对话
生生
对话
师生二次对话
04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3
课前自学
生本对话
交流导入
激发兴趣
操作演示
建立表象
教师点拨
建立模型
应用方法
拓展延伸
课前自学,生本对话
3
观看微课视频
自主学习教材第60页例1。
交流导入,激发兴趣
3
围绕两个问题汇报交流
问题二
问题一
通过自学你已经
知道了什么?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用小棒或圆片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在组内交流各自分法。
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3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6个草莓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分了3盘,还剩1个
6÷2=3(盘)
7÷2=3(盘)……1(个)
这两次分草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余数”的表象)
两个对比
一是平均分物分得的结果的对比;一个是用除法横式表示的对比。第一个对比是理解第二个对比中的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的基础,也是理解第二个对比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的基础。这时并没有真正理解余数的产生和余数的意义,因此需要利用学具的操作,使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经历实践到认识这一过程。
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3
1.2.3号同学
“请主动、耐心帮助4号同学,先给他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他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号同学
“请你在小组讨论、交流时一定积极发言!”
教师点拨,建立模型
3
不同分法的小组在展台展示并介绍本组的分法,教师对照展示结果追问。
①“3”表示什么?
③剩下的1个草莓为什么不分了?
④剩下的“1”叫什么?
② “1”
表示什么?
本环节小组合作要求
3
4号同学
可以试着说一说分法
3号同学
可以试着列出算式
2号同学
可以对照摆的学具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意义
1号同学
可以对前面同学的回答进行整理和总结
请多让学困生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应用方法,拓展延伸
3
1.圈一圈,填一填。
(1) 17个 ,2个2个地圈。
圈了( )组,
剩下( )个。
(2)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组,
剩下( )个。
1.2.3.4号同学都来试一试吧
应用方法,拓展延伸
3
(1)9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 )人,还剩
( )支。
9 ÷ 2 = (人)…… (支)
(2)9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分一分,把分的结果画出来。
9 ÷ 4 = (支)…… (支)
每人分( )支,还剩( )支。
2.
应用方法,拓展延伸
3
3.
25÷3=7……4
1.2.3号同学来试一试,如果4号同学也能完成会有格外奖励呦!
这道题对吗?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05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3
7÷2=3(盘)……1(个)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它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
余数
7÷2=3……1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为什么余数“1”后面的单位是“个”?
小结
实践
认识
实践
敬
请
指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