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叶湖座落在湖南常德城东北,总面积169平方公里,其中水yù( )面积21.8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这里有卡乐星球、大唐司马、柳湖沙月、东岸栈( )桥、螺湾观鸟等多处景点。作为柳叶湖风景区的一部分,闻名暇迩的大小河街可谓常德的“清明上河图”。它位于穿紫河东段,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文化旅游街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作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段学生摘录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 )烟岁月中,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在波( )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年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_______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_______,更在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
【乙】“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 a ;赞美祖国的山河, b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 c ……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4.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负 重 如 无 私 奉 献
5.依次填入【甲】文括号内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ǐ 销 澜 ráo B.jí 硝 斓 ráo
C.jǐ 硝 澜 náo D.jí 销 斓 náo
6.依次填入【甲】文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 凝聚 挺身而出 B.两肋插刀 聚集 铤而走险
C.视死如归 聚集 挺身而出 D.两肋插刀 凝聚 铤而走险
7.【乙】文a、b、c处应填的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②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③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8.【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删除“在”和“中”
B.在“爱国”前加“让”
C.将“发展、凝聚和生存”改为“凝聚、生存和发展”
D.将“强大动力”改为“重要作用”
(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这句豪言,与其说是自夸,倒不如说是__________(彰显/突显)了郴州的自信。②这里的山山水水奇秀奇丽,如果说“一山(莽山),一湖(东江湖),一泉(汝城热水温泉)”为郴州山水之精髓,实在是谦逊了。③郴州若只掏得出这点儿家当,就对不住徐霞客“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 甲
要说精髓,秦少游词中的“郴山”——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鬼斧神工的丹霞奇貌高椅岭;“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的八面山;享yù( )“地球上的一滴眼泪”之称的仰天湖;周敦颐濂溪书院旁边(富丽堂皇/美不胜收)的爱莲湖;流传着浪漫神奇故事的龙女温……哪项不是精美之作?④郴州的美俯拾即是,若得闲xiá( )时日,必要畅游一番。 乙
(选自《郴州日报》,有删改)
9.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给加点字注音。
精髓( ) 家当(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享yù( ) 闲xiá( )
10.依次填入上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突显富丽堂皇 B.彰显美不胜收 C.彰显富丽堂皇 D.突显美不胜收
11.以上文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山水帧帧如画,这里的人文处处皆诗”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请将它放回原处( )
A.甲处 B.乙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中的“福”,从书写形式来看属于行书。
B.“地球上的一滴眼泪”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出仰天湖的面积极小。
C.周敦颐是唐代哲学家,其代表作《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文体。
D.“流传着浪漫神奇故事的龙女温泉”一句中的“浪漫”是动词。
14.(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就在甲骨文里: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这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_______到黄河里喝水。
甲骨文 小景 横书
古人看见时隐时现的虹桥,于是浮想联piān( ),把它看作有灵性的龙蛇类的神物,能够低头喝河水。有人把它描述成两边各有一个头的神兽。“虹”字最原始的写法就是对这种神兽形象的描绘。后来,人们才把它改成了更容易读写的形声字,用“工”旁表音,用“虫”旁表意。
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这些字的形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现了古人对宇宙的观察和认识。我们不仅能从中_______到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奥秘的恒心,以及_______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不懈努力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文字记载( ) 浮想联piān( )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延续 领会 寻求 B.延续 领略 寻找
C.延伸 领会 寻找 D.延伸 领略 寻求
(3)语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
(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小题。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应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liào望者的志趣。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bō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______”的眼界,也需要“______”的思考,唯如此,“______”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萦绕yíng 雨骤风狂zhòu 瞭望 拨开
B.萦绕yín 雨骤风狂zòu 瞭望 拔开
C.萦绕yín 雨骤风狂zhòu 嘹望 拔开
D.萦绕yíng 雨骤风狂zòu 嘹望 拨开
16.下列句子出自上文语段,将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7.在报告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博物馆之城调查报告”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调查目标
了解新时期北京市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重新认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
调查涉及博物馆官方网站、有代表性的展览、相关新闻报道,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官方网站资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展览侧重展示馆藏;临时展览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已形成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多个展览系列。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讲述生命世界的奥秘,构筑起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不同主题的巡回展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的胜况表现出新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态势。
18.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依照并沿用”的意思,所以“遵循”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难懂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的意思,所以“奥秘”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组合并建立”的意思,所以“构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隆重热烈的情景或场面”的意思,所以“胜况”一词中有错字。
【展览内容及形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独具匠心。各类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空间站组合体1∶4的模型“飞”在头顶,核心舱1∶1的模型可步入参观。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观众拍手称快。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展”剧场式的沉浸空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6米长的数字沙盘将气势磅礴的中轴线历史建筑群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19.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具匠心 B.拍手称快 C.身临其境 D.气势磅礴
【相关新闻报道】
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印发文件,要求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为落实文件精神,两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类博物馆”培育工作,不断把首都的博物馆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国文化中心发展的势能。
2023年4月16日,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开馆。该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将成为全社会了解航空知识的重要平台。
20.你想知道文段中“势能”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势能”的解释为“相互作用的物体由于所处的位置或弹性形变等而具有的能量”。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势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变化的形势 B.演变的趋势 C.推动的力量 D.扩大的容量
21.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你做出修改。
第三部分 调查结论
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路径主要有:依托丰富馆藏,布局、策划特色展览,促进现有博物馆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将“类博物馆”纳入建设序列,规划、建设新博物馆。新时期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包括:__________。
22.根据小组意见,在横线处补写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
A.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增进国际交流
B.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及国际交流的需要
C.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公众需要得到满足,增进国际交流
D.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国际交流得以增进
第四部分 结语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浏览了博物馆官方网站和相关新闻报道,选择特色博物馆开展了实地考察,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__________。本次调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时期博物馆的新发展,对我们认识社会、增长见识很有意义。
23.根据小组建议,你用上“分类”“探究”“结论”三个词,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
24.(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作答。
第三届“彭城英才荟”组委会发出了《给海内外“徐州人”的一封信》,学校广播站选取了其中一段文字在校园内播放,小语同学边听边记录:
走遍五洲,难忘徐州。这里__________,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季子挂剑酬心,陶谦三让徐州,崇文尚武、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sù( )造着你的性格。这里__________,九里形胜,黄河如带,南秀北雄的山水之间,总有一串属于你的足迹,沿时间之河sù( )流而上,打捞着你的记忆。这里__________,少年玩伴的口袋里,玻璃球正叮当作响,炊烟升起的地方,妈妈正喊你回家吃饭,儿时的画面(A______)成浓浓乡愁,撩拨着你的心弦。这里平生有缘,每一段流经此地的生命历程,都拥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徐州人”,山河万里之外,乡情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游子的指尖。问君何时归故里,相思无尽盼重逢,家乡(B______)的变化,定能慰藉你的牵挂。
(1)小语感到有两个同音字容易写错,就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
sù( )造 sù( )流而上
(2)小语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
A.凝固 凝结 B.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
(3)小语记录横线处三个短语时顺序混乱,请帮他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 )
①巷陌有情 ③文脉有承 ②山川有忆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4)小语不小心把画线句记录成了病句,请帮他修改过来。
(5)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看到这封信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小语觉得有一句话不得体,请帮他选出来( )
A.难忘桑梓情,回报故土恩。 B.感谢组委会邀请,我一定光临!
C.重回彭城热土,重燃赤子之情。 D.衷心祝愿:徐州的明天会更好!
(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20日下午,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式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作为本届智能大会的收官之作,闭幕式通过“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呈现元宇宙视觉体验,在传递大会主题、启迪创新思想的同时,带给观众一场骋目所在、超越所见的视觉盛宴。
本届大会作为党的二十大后首个智能科技领域全球性盛会,适逢天津加速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2023年5月20日《今晚报》)
材料二: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一轮跃升期,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重大突破(①)了人工智能的一次历史性(②),探索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潜在创新发展的空间巨大,让人们看到了新世界的署光,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剧变。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使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可以预见,未来模型还将(③)赋能医疗、城市、工业、教育等,向更为(④)的领域延伸。
(摘编自2023年5月22日“华声在线”)
材料三:
未来,由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那些程式化、重复性、检索类的工作将由机器或智能工具来替代完成,从而让机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阅读服务。比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带领学生检索作者简介,或者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等。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大量翻阅书本,进行梳理归纳,很耗时间,有时还可能因为检索工具的匮乏陷入阅读困境。而现在,类似的检索完全可以交给搜索引擎来完成,瞬间就会出现想要的答案,同时还会关联和推荐一些相关内容供参考、借鉴,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结构化的认识与理解,为深入阅读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这样,大大节约时间的同时,还会把师生从灌输式、程式化的阅读中解放出来。
但个性化阅读仍需要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是人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人的情感体验、自我认知等思维都是机器很难做到的,甚至几乎不可能有的。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洞察其中的丰富含义,比如可以感受游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愫;可以领略伟人“_________,还看今朝”的博大胸襟……这些复杂的思想以及独特的阅读体验,今天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理解。
(摘编自2023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2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裸眼(1uǒ) ②匮乏(guì) ③盛宴 ④启迪
B.①灌输(guàn) ②征程(zhēng) ③路径 ④延伸
C.①情愫(sù) ②借鉴(jiàn) ③领略 ④署光
D.①瞬间(shùn) ②梳理(shōu) ③引擎 ④胸襟
2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二”中“( )”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实现 ②跨越 ③持续 ④广阔
B.①呈现 ②跨越 ③连续 ④广阔
C.①实现 ②超越 ③连续 ④宽阔
D.①呈现 ②超越 ③持续 ④宽阔
27.“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广泛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B.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C.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D.随着不少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广泛掀起热潮,积极布局智能化“新赛道”。
28.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传播先进理念、促进国际交流、深化战略合作、推动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
②大会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
③坚持“主题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会方向
④打造了“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全球高端平台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29.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未来,手机功能会越来越强大。请大胆想象,描述20年后你使用手机阅读或做其他事情时的一个场景。
30.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最后一段“ ”上的诗句。
(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校园农场,挥锄崛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一桌美食,在劳动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遣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活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3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崛土 B.烹饪 C.传承 D.拓宽
3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A.锻造 提升 培育 激发 B.培育 激发 锻造 提升
C.培育 提升 锻造 激发 D.锻造 培育 激发 提升
33.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 B., C., D.。
3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A.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B.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换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C.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善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D.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
35.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甲】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乙】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wā jué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学界一般认为,战国后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先秦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古文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肇始【丁】中华民族diàn基的关键时期。几千年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fǔ相成,协同发展,互相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
36.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wā jué diàn fǔ
37.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嵌入 【乙】开发 B.【甲】融入 【乙】开发
C.【甲】嵌入 【乙】研发 D.【甲】融入 【乙】研发
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划线句中,“记载”“保存”“传承”三个词语的顺序正确。
B.从结构上说,“重要载体”是偏正短语,“记录语言”是动宾短语。
C.【丙】处的关联词语应当是“尽管”。
D.【丁】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明媚春日里的一个清晨,一袭清风从城市南端太白湖吹来,沿着宽阔的大路(径直/径自)向北,仿佛整个济宁城都能嗅到它温存的暖意。湛蓝的天空下,太白湖绿得那么(刺眼/耀眼),那么醉人。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碧波荡漾处,是顽皮的游船拨弄了温宛的水姑娘一下,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似明眸善睐的水姑娘飘散的缕缕秀发。远处水天一色, ① ,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莲朵。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 ② ,树木葱茏。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39.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媚 一望无垠(yín)
B.湛(dàn)蓝 层层涟漪
C.温宛 明眸(móu)善睐
D.几簇 曲(qǔ)径通幽
40.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径直 刺眼 B.径自 耀眼 C.径直 耀眼 D.径自 刺眼
4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 ②荷香四溢
B.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 ②四溢荷香
C.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 ②四溢荷香
D.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 ②荷香四溢
4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太白湖,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B.太白湖的春天,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C.太白湖的春天,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D.春天的太白潮,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班级正在制作短视频《壮美广西》,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开篇画面】广西,站在中国这张异彩纷呈的全家福的西南一隅。她像一个朴实的邻家姑娘,不太张yáng( ),却难掩其秀外慧中。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里安居乐业,共同描绘美丽和谐的新时代画卷。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______,______”。
【体育画面】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盛,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在壮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抢花炮是非常流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各地潜心挖掘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民族体育活动,让一些体育项目从小众逐步走向大众。
43.阅读“开篇画面”解说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张yáng( ) (2)和谐( )
44.“开篇画面”解说词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
45.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欢聚一堂
(2)潜心
46.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八桂团结谱新曲 ②四海风云增光辉 ③九州奋发奏华章 ④五湖气象呈祥瑞
47.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B.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C.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盛,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D.在壮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抢花炮是非常流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48.(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寥寥 ②yùn 律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顿号 逗号 B.逗号 逗号 C.逗号 顿号 D.顿号 顿号
(3)下列与“历史歌谣”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诗词内蕴 B.生活方式 C.流传至今 D.世间况味
(4)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赤峰,是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jí。走近她,你就能感知到中国北方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这里是驰名中外的红山文化命名地,6000年前的“中华第一龙”就腾飞于这片绿土地;这里有北方草原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蒙古素王府。200多年前满蒙贵族鲜为人知的生活起居,令你耳目一新……
②赤峰,是____________。走近她,你就能步入wèi蓝色蒙古高原神秘多姿的艺术殿——一支婉转悠扬的马头琴曲,带你走进活白的蒙古包,你的心灵就得到一次洗礼;一首缠绵深情的蒙古长调,陪你一起看草原,牵动你无限遐思;一杯醇香甘甜的马奶酒,让你感受牧民的质朴与真诚,你会情不自禁陶醉在主人的热情里……
③赤峰,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地质图册。走近她,你就能领略到自然变迁鬼斧神工的万千风貌——阿斯哈图石林,奇绝,突兀,怪异,走近她,你会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赞叹不已;原生态的贡格尔大草原,恬静,壮阔,绮丽,走近她,让你神清气爽,痴迷流连;闻名遐迩的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驼铃声声,万鸟齐飞,走近她,你会真切感受到这片热土的神奇壮美……
49.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典jí ②wèi蓝 ③鲜为人知 ④遐思
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洁白”“甘甜”“怪异”“恬静”“壮阔”都是形容词。
B.“艺术殿堂”“包罗万象”“万鸟齐飞”都是主谓短语。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文中有三处破折号,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解释说明。
51.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会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如果强调赤峰的历史悠久,朗读下面语句时重音应该放在哪个词语上?( )
走近她,你就能感知到中国北方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
A.感知 B.中国北方 C.近万年 D.波澜壮阔
52.参照前后两个文段,联系本段内容。把画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53.(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界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
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
我会这样说:李老师,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材料】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百余年间,青春的力量,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蹲厉奋发、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百余年间,中国青年冲锋陷阵、浴血斗争,A任劳任怨、甘于奋斗,B顶天立地、勇立潮头,C至死不懈、拼搏奋进,凝聚qiān jūn zhī lì,勇挑历史重担,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①上世纪五十年代,百业待兴之时,青年知识分子迎难而上,以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用智慧和才干推动历史前行。②现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时,更需要每一个青年人积蓄力量、D妙手回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光和热。③百年前,民族危难之时,爱国青年前仆后继、历经磨难、不屈不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54.请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屹立 磅礴
55.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
qiān jūn zhī lì
56.材料中画线的四个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任劳任怨 B.顶天立地 C.至死不懈 D.妙手回春
57.文中①②③句排列顺序有误,请你将排列正确的句子序号写出来。
58.彤彤发现第二段结尾句有语病,请你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
59.(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数千年的汉字演变中,书法家们创造了诸如篆、隶、草、行、楷等不同风格的书写形体,使汉字不但具有记载我们民族思想的实用功能,还升华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汉字形美如幽,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汉字就是一道明媚的光,唤醒了梦寐中的国人,照亮了华夏文明之前的萌昧和黑暗。
(1)用音序检字法查“篆”,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2)请找出文中一个有错别字的词语并改正: 改成 。
(3)任选下面一句并按其字体,抄写下来。
横平竖直皆风骨 撇捺飞扬是血脉
60.(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柏坡岭下,这一带村庄______(紧密/稠密),相距多在三四华里,且沿滹沱河分布。这里依山傍水,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______(保障/保险)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西柏坡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坐落在一片向阳的形状如马蹄的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比较隐蔽,此处西扼太行群山,东临冀中平原,交通便利,易守难攻。西柏坡(甲)适宜危急时刻向深山转移。(乙)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西柏坡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 才 B.既 就 C.因为 所以 D.既 又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1.(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yǒng héng)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huǎn màn)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ǒng héng) ②(huǎn màn)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静穆 ②雕凿
(3)文段中的“褶”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
(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番”作量词时的三个义项。文段中“这番模样”的“番”意思是什么?
番fān量①种;样:别有一~天地。②用于心思、言语、过程等(数词限于“一、几”):一~好意|经过几~风雨|这~话让他开了窍。③回:次;遍:思考一~|几~周折|三~五次|翻了一~(数量加了一倍)。
62.(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天空的夜云和太湖的水面,还是连接成一片。云和水都还是同样的颜色,乌蓝乌蓝的,叫人分不清此刻是初更还是深夜。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
春(mián)______的太湖,正沉睡未醒。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闪闪(zhǎ)______眼。使人很难分得清爽,甲 ,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
这时,村边的小河浜里,响起了轻(róu)______的橹声。猎水鸟的小快船和捕春鱼的网船,一条跟着一条,从滨湖的石埠头边摇出港,咿咿唔唔的,一径摇到乌蓝的太湖里去了。湖水已经回暖了,甜了。银鱼、红鱼、鲫鱼,成群结队的,开始浮游到水面上来迎春产卵了。
忽然,缥缈峰下乙 ,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橘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fú)______射到高空的云层上。沙滩边和石岩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早霞,向湖心深处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春(mián) ②(zhǎ) 眼 ③轻(róu) ④(fú) 射
(2)请在文中“甲”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
(3)填入文中“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 B.一声鸡鸣 C.笑语喧哗 D.桨声阵阵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①5月4日至7日,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拉开大幕。怀化国际会展中心广场A【花团锦簇】,展厅展位布置一新。商协会代表、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共赴一场开放之约。
②怀化多山,山于怀化,曾经沉重。山高路就远,B【重峦叠嶂】,阻挡的不只是步履( ),更是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③怀化无海,﹏﹏﹏﹏﹏﹏﹏。但拥抱海洋、逐梦wèi( )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五溪儿女C【孜孜以求】的时代梦想。
④国之战略,怀化福音。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一声汽笛启新程,怀化至北部湾的铁海联运班列首开。从此,山与海握手。
⑤北部湾吹来的浩瀚海风,让D【不甘寂寞】的怀化人将tiào( )望的目光,由封闭的山地转向开放的海洋,追逐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蓝色梦想。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离不开平台、通道的支撑( )。怀化国际陆港因势而生,向海而行。
⑥日前,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
⑦怀化国际陆港牵手广州港,打通了连接欧洲的出海通道。港通天下,指日可待。
(摘编自《湖南日报),有删改)
63.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1)步履( ) (2)wèi( )蓝 (3)tiào ( )望 (4)支撑( )
64.文段中【】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花团锦簇 B.重峦叠嶂 C.孜孜以求 D.不甘寂寞
65.根据语境,下列哪一项最适合填入第③自然段划波浪线处( )
A.海于怀化,现在很近 B.海于怀化,未来不远
C.海于怀化,曾经遥远 D.海于怀化,曾经盼望
66.下列对第④自然段相关语句的语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国之战略,怀化福音。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
A.加点词语“国”“新”“的”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助词。
B.短语“怀化福音”“新通道”“拥抱大海”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作“城市”的定语。
D.“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是一个单句。
67.第⑥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怀化相继打通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B.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C.怀化相继打通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
D.怀化打通相继面向东盟的3条国际物流。
68.(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chún cuì,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②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选自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是《诗经》。《诗经》以后的诗歌史百派九流,千汇万状,而且bō lán dié qǐ,名家辈出,应该选择哪些诗人来推荐给读者呢?笔者思之再三,拟定一条原则:只选在人生态度和作品境界两方面都对后人有巨大影响的第一流诗人。根据这条原则,本书选定的名单是(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
(选自莫砺锋《诗意人生》,有删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chún cuì bō lán dié qǐ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隔膜】gé mó①名隔阂:两人之间有~。②形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多年不通消息,彼此间~起来。③形不通晓;外行:我对这种技术实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乙】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中“喜欢”“低下”“特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中国诗歌”“百派九流”“名家辈出”“爱好小说”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冒号。
(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校开展“我的读写时光”主题活动,小文写了一段读书心得,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害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pú)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真不屈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振聋发聩的战歌,越过关山险隘(yì),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我们应该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
【任务一】识字辨词
69.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字音修改 字形修改
(1)前仆(pú)后继 (2)关山险隘(yì) (3)惊涛害浪 (4)坚真不屈
70.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严峻 B.可歌可泣 C.挑衅 D.振聋发聩
【任务二】语句梳理
71.文段中的画线句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任务三】创意表达
72.小文想写一个句子放在末段的空白处,请帮他完成。要求:运用“……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前后文语意要连贯。(不超过80字)
参考答案:
1. 域 zhàn 2.“座”改为“坐”;“暇”改为“遐” 3.是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旅游街区。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水域yù: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和水工设施,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挖的鱼塘。
栈zhàn桥:是一种临时桥式结构,用于运输材料、设备、人员等。
2.本题考查字形。
座落——坐落:意指使安居、隐藏或居住在巢或类似巢的处所内;也指土地或建筑物的位置(在某处)。
闻名暇迩——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3.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其主语是上一句的“它”;“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是定语,“文化旅游街区”是宾语,故需要在“兼有”前面添加“是”作谓语。
改成:是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旅游街区。
4.负重如无私奉献 5.C 6.A 7.B 8.C
【解析】4.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意书写时字体端正,不要错写、漏写。
注意“重”“如”“奉”等字的笔画顺序。
5.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与字形。
脊梁:拼音是jǐ liáng,脊柱。因居于全身骨骼的主干,犹如房屋的梁柱一般,故名。
硝烟,射击残留物,也称射击物或射击残渣,是在枪支击发时,从枪口中喷出,或从枪管末端逸出的气团中所夹带的火药颗粒和金属粉末等组成的烟灰。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百折不挠:拼音是bǎi zhé bù náo,意思是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故选C。
6.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视死如归,原义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人勇敢不怕死。两肋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甘愿做出很大的牺牲。形容重情重义。根据“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中,英雄们信仰坚定”可知,这里形容英雄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对象是国家,故选“视死如归”更为恰当;
凝聚,泛指事物聚集在一起,或指气体变成液体,常用于比喻,指思想、感情、精神、智慧或心血等聚集在一起。聚集,是集合凑在一起的意思。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可知,这里形容的是“力量”,选用“凝聚”更为恰当;
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铤而走险,形容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的行动。根据“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可知,英雄们在关键时刻应该是“挺身而出”;
故选A。
7.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根据“关心祖国的命运”可知,关心祖国命运,应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故后面接②句“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根据“赞美祖国的山河”可知,赞美祖国的山河可以用画笔去画,用语言去书写形容,故后面接③句“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根据“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可知,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表示热爱,应当用心去拥抱、去理解,故后面接①句“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故选B。
8.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这句话中“发展、凝聚和生存”语序不当,应该将“发展、凝聚和生存”改为“凝聚、生存和发展”;
故选C。
9. suǐ dàng 誉 暇 10.B 11.C 12.B 13.A
【解析】9.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精髓,suǐ,一指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二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
家当,dàng,指家中的物品,财产;借指本领、手段。
(2)享yù,享誉,在社会上取得声誉。
闲xiá,闲暇,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10.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突显,突出地显露,彰显,鲜明地显示,此处用来形容表现出自信,选用彰显更为合适;
第二空:富丽堂皇,豪华美丽、雄伟壮大,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此处用来形容爱莲湖,选用美不胜收更为合适;
故选B。
1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有语病,成分残缺,在句子末尾加上“的赞誉”,故选C。
12.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原文第一段写山水美景,第二段写人文情怀,“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山水帧帧如画,这里的人文处处皆诗”正好总结了风景和人文两个方面,故放在乙处最为合适。故选B。
1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B.有误,此比喻是为了表现仰天湖的美丽;
C.有误,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
D.有误,“浪漫”是形容词;
故选A。
14.(1) zǎi 翩
(2)D
(3)身上有故事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空,记载(jì zǎi):把事情写在书册上。
②空,浮想联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形容一个又一个想法不断地涌现出来。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①空,“延续”的意思是:持续;继续。“延伸”的意思是:延长伸展。结合句子“饮于河这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到黄河里喝水”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彩虹”的意义延长伸展到黄河里喝水。因此这里应填“延伸”;
②空,“领会”的意思是:领略体会。“领略”的意思是:领会;理解;品尝;欣赏,赏玩。结合句子“我们不仅能从中”“古人的智慧”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从中能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智慧,因此这里应填“领略”;
③空,“寻找”的意思是:找。“寻求”的意思是:寻找探求。结合句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奥秘的恒心”可知,这里用“寻求”与前面的“探索”相照应,因此这里应填“寻求”;
故选D。
(3)本题考查提炼句子的主干。提取主干时直接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其他的成分直接去掉即可。
结合句子“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可知,这里的“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很多”是定语,可直接删去,因此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上有故事。
15.A 16.C
【解析】15.考查字音字形。
萦绕,yíng rào,意思是盘旋往复。
骤,zhòu,急。
瞭望,liào wàng,意思指登高远望。
拨开,bō kāi,将物架开或分开。
故选A。
16.考查句子衔接。
第一空:后面的“眼界”与②中的“望尽”衔接。
第二空:后面的“思考”与③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衔接。
第三空:后面的“顿悟”与①中的“蓦然”衔接。
故选C。
17.博物馆之城调查报告 18.D 19.B 20.C 21.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将成为全社会了解航空知识的重要平台。 22.A 23.对收集的资料按内容分类,进行针对性探究,最后得出调查结论
【解析】17.本题依题目要求,用正楷抄写“博物馆之城调查报告”即可,注意“博、馆”的正确写法。
18.本题考查字形。
ABC.文段原词语书写无误;
D.正确,“隆重热烈”是“盛大”的意思,因此“胜况”要写成“盛况”;
故选D。
19.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本句用来形容“成就展”构思巧妙,使用恰当;
B.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本句用来形容观众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称赞,感彩不符,使用不恰当;
C.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本句用来形容展览空间效果非常真实,使用恰当;
D.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浩大。本句用来形容建筑群气势浩大,使用恰当;
故选B。
20.本题考查词义。
“把首都的博物馆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国文化中心发展的势能”意思是以首都博物馆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发展的力量,因此句中的“势能”意思是“推动的力量”;
故选C。
2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文段中的画线句主干为“建成成为平台”,因此主语中心语不当,应把“的建成”删掉。
22.本题考查句式选择。
补写的句子要求节奏匀称,因此各短句要用相同的句式,结构相同。A项中四个短句字数相同,都是动宾结构,读来朗朗上口,节奏匀称;
故选A。
23.本题考查句子补写。
这一部分为调查报告的结语,要求用“分类”“探究”“结论”三个词,在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结语部分共三个句子,根据第一句的“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可知,第一句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根据第三句中“很意义”,可知第三句为调查研究的意义。因此中间要补充的第二句,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如:对收集的资料按内容分类,进行针对性探究,最后得出调查结论。
24.(1) 塑 溯
(2) 凝固
翻天覆地
(3)C
(4)乡情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连接着游子的指尖,共振着你的脉搏。
(5)B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①sù zào:塑造。指用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形象,亦指用石膏、黏土等做成人或物的形象。因此①空填“塑”。
②sù liú ér shàng:溯流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进。因此②空填“溯”。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凝固:(动)①液体变成固体。②固定不变:事物是会变化的。凝结:凝聚、集结。
根据A处的语境是指儿时的画面变成了成浓浓的乡愁,因此此空应填“凝固”。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根据B处的语境“问君何时归故里,相思无尽盼重逢”可推断是指家乡的变化巨大,因此此空应填“翻天覆地”。
(3)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结合“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季子挂剑酬心,陶谦三让徐州,崇文尚武、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可知此处讲述文化的传承,因此应选择③文脉有承;
结合“九里形胜,黄河如带,南秀北雄的山水之间,总有一串属于你的足迹”,“打捞着你的记忆”可知此处是指踏遍山川,留有足迹与记忆。因此应选择②山川有忆;
结合“少年玩伴的口袋里,玻璃球正叮当作响,炊烟升起的地方,妈妈正喊你回家吃饭”应选择①巷陌有情;
故选C。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乡情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你的指尖”中“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你的指尖”语序不当,应改为“乡情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连接着游子的指尖,共振着你的脉搏”。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B.不得体,结合此处的语境“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看到这封信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可知,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的留言应该要用谦辞。而“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的敬辞;也有君临、荣誉所及的意思。用在此不贴切。
故选B。
25.B 26.A 27.B 28.C 29.参考示例:这天,对话手机,手机立马回答:“您好,我捕捉到您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信息,已为您准备好资料并链接了纪录片《中国》。室温和沙发已调至最佳,解说音量和画面大小将根据您的需求自动调整,请您欣赏。”瞬间我来到了农耕时代……漫步清代小巷,看市井繁华,略感疲倦时,手机提醒:“您需要休息,您观看时的思考已为您整理,下面请享受眼部按摩。”(想象要合情合理) 30.数风流人物(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解析】2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匮乏(guì)——kuì;
C.署光——曙光;
D.梳理(shōu)——shū;
故选B。
26.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实现:使成为现实。呈现:显现,展示出。
在此指人工智能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现实,应使用:实现;
第二空:
跨越:超越地区和时间的界限;超过;胜过。超越:越过、超过、胜过。
“跨越”比“超越”的程度更深,应使用“跨越”;
第三空:
持续: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连续: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
未来模型赋能医疗、城市、工业、教育等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应使用:持续;
第四空:
广阔:广大,宽阔;扩大。宽阔:面积大;范围广。
在此形容领域,应使用:广阔;
故选A。
27.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波浪线的语句“随着”与“使”同时使用导致主语缺失,可以删去“使”;
故选B。
28.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②句先点明坚持的方向,接下来③句点明主题,④句点明做法,①句点明其作用、意义;故排为:②③④①;
故选C。
29.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大胆想象,描述20年后你使用手机阅读或做其他事情时的一个场景即可。
示例:我对话手机,室外温度是多少,手机即时播报屋外的温度及天气情况,并提出了适合出游的地点,在我选择其中一个地点后,手机规划好了前往路线即该地点的特点及游览人数等内容。
30.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流。
31.A 32.B 33.D 34.D 35.C
【解析】31.本题考查字形。
A.崛土——掘土;
故选A。
3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培育:培养教育。与“品德”相匹配;
激发: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与“潜能”相匹配;
锻造:比喻通过不断地磨砺和打磨,将物品加以改善和完善的过程。与“体魄”相匹配;
提升:提高。与“水平”相匹配;
故选B。
3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都应该用逗号隔开;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D。
3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劳动课换挡升级”是在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后各学校的做法,所以“各学校”放到“劳动课换挡升级”前;
“现象”与“改换”搭配不当;可将“改换”改为“改善”;
D项与上面分析的内容最为相似,区别是“劳动课换挡升级”前是“各学校对”,多一“对”字,不影响句意表达;
故选D。
35.本题考查排序。
“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意思是要将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承接了上句的“处理好劳动和教育的关系”,引起了下句中的“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
故选C。
36.挖掘 奠 辅 37.B 38.C
【解析】36.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挖掘:wā jué;挖,掏;引申为深入开发,探求;
奠基:diàn jī;打下建筑物的地基;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
相辅相成:xiāng fǔ xiāng chéng;指两者相互辅助、相互促进。
37.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嵌入:牢固地或深深地固定或树立。
融入:融合;混入、混合。
表达的句意应为汉字已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相融合,选“融入”恰当。
开发:开拓;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研发:研究开发、研究与开发、研究发展,是指各种研究机构、企业或个人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
表达的句意应为汉字需要我们努力开拓,选“开发”恰当。
故选B。
38.本题考查病句、短语、关联词和标点符号。
C.“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仅……也……”。
故选C。
39.A 40.C 41.D 42.D
【解析】39.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湛(dàn)蓝——zhàn;
C.温宛——婉;
D.曲(qǔ)径通幽——qū;
故选A。
40.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径直”的意思是“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径自”的意思是“凭自己的意愿行动”。根据语境可知,这里指“清风”沿着宽阔的大路吹向北,因此,应选用“径直”。
第二处:“耀眼”的意思是“光线或色彩强烈,使人眼花”;“刺眼”是贬义词,意思是“光线太强,使眼睛不舒服”。这里的意思是太白湖绿得醉人。故选“耀眼”。
故选B。
41.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第一处:根据上文“远处水天一色”和下文“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莲朵”可知,答案为: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
第二处:根据上文“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和下文“树木葱茏”可知,应填写的是一个主谓短语,故应为:荷香四溢。
故选D。
4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一句搭配不当、语义重复,应改为:春天的太白潮,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故选D。
43. 扬 xié 44.异彩纷呈、秀外慧中、得天独厚、绿水青山、多姿多彩、安居乐业(任写三个即可) 45.(1)欢聚一堂:快乐地聚集在一起;
(2)潜心:用心专而深。
46.上联:① 下联:③ 47.C
【解析】43.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yáng——扬。张扬:宣扬,声张;
谐——xié。和谐:协调而匀称。
44.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开篇画面】中的成语有:异彩纷呈、秀外慧中、得天独厚、绿水青山、多姿多彩、安居乐业,任意写出其中三个即可,注意字词书写正确。
45.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欢聚一堂:欢乐的相聚在一起。文中指广西各族人民在节日的时候,都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潜心:用心专一。文中指广西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区域都在用心挖掘传统体育项目。
46.本题考查对联配对。注意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①③两句开头四字“八桂团结”“九州奋发”都是主谓短语,是一副对联。②④两句开头四字“四海风云”“五湖气象”都是偏正短语,是一副对联。横线前的文段以“广西歌圩”为主要内容,故①③两句的对联更符合语境。
47.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搭配不当,“体育项目……丰盛”搭配不当,可将“丰盛”改为“丰富”;
故选C。
48.(1) liǎo 韵
(2)B
(3)C
(4)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寥寥,读音是:liáo liáo,形容非常稀少;
②韵律,读音是:yùn lǜ,指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根据语段“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故选B。
(3)本题考查短语类型。
根据“历史歌谣”可知,是偏正短语;
A.偏正短语;
B.偏正短语;
C.动补短语;
D.偏正短语;
故选C。
(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根据文中画线句“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可知,这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可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所以,陈述句为: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
49.①籍 ②蔚 ③xiǎn ④xiá 50.B 51.C 52.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情画卷
【解析】49.本田考查字音、字形。
①典籍:拼音为diǎn jí,古代重要文献的总称;
②蔚蓝:拼音为wèi lán 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③鲜为人知:拼音为xiǎn wéi rén zhī,很少有人知道;
④遐思:拼音为 xiá sī, 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50.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有误,“艺术殿堂”为偏正短语;“包罗万象”为动宾短语;“万鸟齐飞”为主谓短语。
故选B。
51.本题考查朗读知识。
根据题干“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会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可知,朗读时要强调赤峰的历史悠久,重音应放在“近万年”。
故选C。
52.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根据第①段“赤峰,是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籍”,第③段“赤峰,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地质图册”可知,横线处的句子结构应为:一+量词+四字形容词+四字名词;联系第②段后文“一支婉转悠扬的马头琴曲”“一首缠绵深情的蒙古长调”“一杯醇香甘甜的马奶酒”可知,本段主要描绘了一幅赤峰的风情画卷。结合以上分析,横线处可以填入: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情画卷。
53.(1)C
(2)应改为: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
(3)示例:我班“荷文化”学习成果想编成本文集,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真诚邀请您为文集写一篇前言。您看可以吗?
【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①空:结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前后都是体现出写到荷花的诗歌非常的多,并且有递进的关系在里面,结合选项可知“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②;
②空:结合“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再结合前文“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要填的内容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选项可知“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③;
故选C。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画线句“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的病因是重复赘余,应去掉“约”或“左右”。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应注意表述清楚意思,语言礼貌委婉。
例如:李老师,您好!我班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在下周五之前编成一本文集,我想请您帮忙为我们的文集写一篇前言,您方便吗?
54. yì páng bó 55.千钧之力 56.D 57.③①② 58.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乐章
【解析】54.本题考查汉字的注音。
屹立:拼音是yì lì,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磅礴:拼音是páng bó,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
55.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qiān jūn zhī lì: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注意“钧”字的偏旁是“钅”。
56.本题考查成语的含义。
A.任劳任怨,指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这里形容中国青年的品质,符合语境;
B.顶天立地,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这里形容中国青年的形象,符合语境;
C.至死不懈,意为坚持不懈,直到达到目标。这里形容中国青年的品质,符合语境;
D.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这里用来形容中国青年,对象错误;
故选D。
57.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也就是考查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这个题目是组句成段,也就是变相考查学生感知、梳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根据①句“上世纪五十年代”,②句“现如今”,③句“百年前”可知,这三句话运用的时间顺序,故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往后排序,应为:③①②。
58.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这句话中搭配不当,“谱写”的应该是“乐章”“乐曲”,不能与“激情”搭配,故应在“激情”后加“乐章”“乐曲”“华章”等词。
59.(1) Z zhuàn(zhuan)
(2) 萌昧 蒙昧
(3)“横平竖直皆风骨”按正楷书写或“撇捺飞扬是血脉”按行楷书写。
【详解】(1)本题考查查字典。
“篆”读作“zhuàn”,用音序检字法查该字,应先查音序“Z”,接下来在查音节“zhuan”;应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本题考查字形。
萌昧——蒙昧;其意思是:愚昧,不通事理。
(3)本题考查字体及汉字书写。注意本题需要先判断语句中的字体,再按照其字体书写。
“横平竖直”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端正)的典型特点;“撇捺飞扬”是行楷(字体端正平稳、放纵流动,笔画与笔画之间会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书写轻松、活泼、迅捷)的特点。注意“竖、撇捺”等易错字的书写。
60.(1)稠密;保障
(2)D
(3)展现了西柏坡三面环山的特点,使读者容易理解西柏坡的所处位置,体现地理位置优越。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紧密:形容十分密切,不可分隔或多而连续不断。稠密:数量多,密度大。
在此形容村庄密集,应使用“稠密”。
第二空:
保障:确保,保证做到。保险:稳妥可靠。
在此与“供给”搭配,应使用“保障”。
(2)本题考查关联词。
“适宜危急时刻向深山转移”与“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为并列关系,点明“西柏坡”的优势,应使用表并列的关联词组“既……又……”;
故选D。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西柏坡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坐落在一片向阳的形状如马蹄的山坳里”,将西柏坡坐落的山坳形状比作马蹄,联系后文“三面环山”可知,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西柏坡三面环山的特点,体现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读者容易理解。
61.(1) 永恒 缓慢
(2) jìng mù diāo záo
(3) 礻 11
(4)种、样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永恒(yǒng héng):永远、恒久。
缓慢(huǎn màn):徐缓;不敏捷。
(2)本题考查字音。
静穆(jìng mù):安静,庄严。
雕凿(diāo záo):雕刻凿空。
(3)本题考查查字典。
“褶”字为左右结构,偏旁为“补衣旁”即“礻”;再查右半部分笔画,右半部分笔画名称“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横折、横、横”,据此可知再查11画。
(4)本题考查字义。
“这番模样”指这样的模样;“番”理解为“种;样”,故选①。
62.(1) 眠 眨 柔 辐
(2)是天上的繁星落进了湖中
(3)B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春眠,chūn mián,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②眨眼,zhǎ yǎn,是一种快速的闭眼动作,也用来比喻时间极短眨眼间就飞走了。
③轻柔,qīng róu,意思是轻而柔和。
④辐射,fú shè,光或热由一点向四周直线发散出去,也指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开放性试题,根据上下文,补充符合语境的句子即可。根据前文“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使人很难分得清爽”可知,此处补充内容应围绕这让人分不清楚的亮光组织答案,联系后句“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可知,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应指高处的亮光落入湖中,据此拟写答案即可。
示例:不知是云里的群星坠入湖中。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惊涛拍岸:指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河岸。文段表现的太湖是轻柔地,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根据短文第一段“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以及短文第四段的“忽然,缥缈峰下 ,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可知,此处应指鸡鸣声叫醒了湖和山,选项符合语境;
C.笑语喧哗:说话和欢笑的声音很大,很杂乱。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谈笑时心情很好,气氛很热烈。文中并无对人物的描写,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D.桨声阵阵:指船桨拨动水浪的声音一阵阵传来。文章并无对划船的描写,联系“忽然”一词可知,“桨声”也不应该是忽然响起的,不合语境;
故选B。
63. lǚ 蔚 眺 chēng 64.D 65.C 66.B 67.A
【解析】63.考查字音字形。
步履,bù lǚ,行走。
蔚蓝,wèi lán,像晴朗的天空那样。
眺望,tiào wàng,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
支撑,zhī chēng,顶住,使不倒。
64.考查词语运用。
A.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的景象。正确;
B.重峦叠嶂: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正确;
C.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正确;
D.不甘寂寞:指不甘心冷落清闲、置身事外。此处应用“不甘落后”;
故选D。
65.考查补充句子。
根据后面的“但”可知,空白处填写的句子应与“拥抱海洋、逐梦蔚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五溪儿女孜孜以求的时代梦想”构成语义上的转折,并与前句“怀化无海”相承接。分析语义,怀化无海,所以海对于怀化来说,是遥远的,但怀化人却始终有“拥抱海洋、逐梦蔚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的梦想。故应填:“海于怀化,曾经遥远”。故选C。
66.考查语法知识。
B.“怀化福音”是偏正短语,“新通道”是偏正短语,“拥抱大海”是动宾短语。故选B。
67.考查病句修改。
“打通相继”语序不当,应改为“相继打通”。
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通道”。
故选A。
68.(1)纯粹 波澜迭起
(2)【甲】③ 【乙】②
(3)C
【详解】(1)考查字形。
纯粹,chún cuì,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
波澜迭起,bō lán dié qǐ,波澜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2)考查词义。
甲:分析语义可知,对诗歌没有兴趣,于是对于别的文艺形式,如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精妙之处也就不能理解了。故“隔膜”的意思是不通晓、外行。故选③。
乙:分析语义可知,此处表达的语义是我希望我的儿子与闰土的儿子不要再像我与闰土一样多年以后变得这么不了解,这么有距离。故“隔膜”的意思是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故选②。
(3)考查基础知识。
C.画线句的主语是“人们”,谓语是“见到”,宾语是“故事”,这是一个单句。故选C。
69. pū ài 骇 贞 70.D 71.A 72.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敢拼敢想换来的,因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奋斗。
【解析】69.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前仆(pú)后继——pū;
(2)关山险隘(yì)——ài;
(3)惊涛害浪——惊涛骇浪;
(4)坚真不屈——坚贞不屈;
70.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严峻:严厉、严肃,严重。使用正确;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使用正确;
C.挑衅:故意制造事端,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等。使用正确;
D.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能形容战歌,使用有误;
故选D。
71.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①句承接“如今”点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状“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③句“愈进愈难”承接①句“道阻且长”;②句点明这个时候应该采取的办法“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进而引出④句结果“走向胜利”;故排为:①③②④;
故选A。
7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首段围绕“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展开,第二段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第三段“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我们该如何去做,“我们应该明白”应该是由上文内容明白的道理,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发展,自强不息,为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需用“……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表达,注意字数不超过80字。
示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不是我们停滞不前的借口,而是创造新局面的挑战,因为只有敢拼敢想,奋勇拼搏,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