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3 18: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项王军垓下①,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②項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②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不愧于心乎?”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②籍:項籍,字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 分)
(1)力拔山兮气盖世 (2)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2.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C.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D.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成语 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5.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
6.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宁越困穷,欲谒齐桓公,自卫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越望见桓公而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赐之衣冠而见,说以天下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桓公曰:“不然, 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
(选自汉·刘向《淮南子·道应训》 )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欲谒齐桓公 ②桓公大说
③卫之去齐 ④患其有小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歌者非常人也。 王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
B.宁越望见桓公而歌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C.说以天下事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富贵不能淫》)
D.卫之去齐不远 已而之细柳营 (《周亚夫军细柳》)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画三处)
卫 之 去 齐 不 远 君 不 若 使 人 问 之 问 之 而 故 贤 者 也 用 之 未 晚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 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5)文章写“群臣争之”有什么效果?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日,舟人尽出所载,始能挽舟过滩,然须修治,遂易船,离新滩,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①游玉虚洞。去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美,录于《水品》。色碧如黛。呼小舟以渡,过溪,又里余,洞门小才袤②丈。既入,则极大可容数百人,宏敞壮丽,如入大宫殿中,有石成幢盖幡旗③、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之属,千状万态,莫不逼真。
(选自陆游《入蜀记》)
①肩舆:轿子,此处作动词用,乘着轿子,②袤,长度,特指南北距离给长度。③幢盖:古为将军刺史的仪仗。幡旗:旗帜。
7.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1)遂易船 易:
(2)去江岸五里许 去:
(3)既入 既:
(4)鸟兽之属 属: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呼小舟以渡,过溪,又里余,洞门小才袤丈。
9.陆游眼中的玉虚洞景色有何特点?
10.给选文拟个标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仙都观记
【宋】叶梦得
仙都观,在缙云县东南四十里。山水奇秀,见之若图画,殆不可名状也。己酉冬,道缙云,束装欲往游。其东十里有崇道院,谓之小仙都,一日可往返。乃乘间①冒微雪过之,时腊已穷矣。迁折行山峡中,两旁壁立,溪水贯其下,多滩湖②。遵溪而行,峻厉悍激③,与雪相乱。山木搀天,每闻谷中号声,风辄自上下,雪横至击面。仆夫却立,几不得前。既至,山愈险,雪愈猛,溪流益急,旁溪有数石拔起数百丈,不相倚附,其最大者二,略如人行,俯而相先后。望之如玉笋,拥鼻④视,神观⑤耸然,欲与之俱升。寒甚,不可久留。乃还,至家已入夜,四山晃荡尽白,不能辨道。
(选自《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释】①乘间:趁着间隙。②濑:湍急的水。③峻厉悍激:急流和峭壁相撞。④拥鼻:掩鼻。⑤神观:神色。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道( )(2)穷( )(3)益(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奇秀,见之若图画,殆不可名状也。
(2)其东十里有崇道院,谓之小仙都,一日可往返。
13.选文描写雪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①浩汗,山溪猥②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 不可说也。风吹雷飙,夜戒前路。
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③,辞意不周。
(节选自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有删改)
【注】①潦(lǎo): 路上的雨水,积水。②猥:众,多。③草蹙(cù): 仓猝, 匆忙。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夏水襄陵( )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日逾十晨( )
(4) 去亲为客( )
1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旅 客 贫 辛 波 路 壮 阔 始 以 今 日 食 时 仅 及 大 雷
16.翻译下列各句。
(1)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 诚足悲忧,不可说也。
17.《答谢中书书》和本文在写景时都描写了夕阳、晓雾和鸟儿,其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①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②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有删改)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
1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东( ) (2)家( ) (3)遂( )
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2)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20.作者给自己居住的地方以“愚”命名,请找出有哪“八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①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绝顶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至底,一目殆无不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
下台,循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②双剑峰下。
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有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
【注】①宛转:宛转前行。②据:高踞。
2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越( ) (2)复( ) (3)悉( )
2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里,攀一尖峰,绝顶为文殊台。
(2)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
23.结合选文中描写的庐山之景,简要分析庐山的主要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荒政
沈括
范仲淹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后改集庆军节度推官。仲淹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岁大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①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敞十事。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②。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仲淹乃纵③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④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蠲:同“捐”,除去;减免。②殍殣枕路:饿死的人躺在路上。③纵:鼓励。④条叙:指奏章。
2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食四方游士 食:供养
B.每感激论天下事 感激:感谢
C.所至开仓振之 振:同“赈”。救济
D.为术甚备 备:完备
25.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2)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文正之惠也。
2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寄寓的“先忧后乐”的情怀在本文中有具体的行为体现,请结合内容简述。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传
①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意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②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
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克,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宋史·范仲淹传》,有删节)
2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仲淹二岁而孤( ) (2)人不能堪( ) (3)如此为序迁( )
2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昼夜不息,冬月意甚,以水沃面。
29.结合本文及课文《岳阳楼记》,分析范仲淹的人物形象。
成衣匠①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②,背必伛③,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④;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⑤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⑥者,实难其人焉。
【注】①成衣匠:裁缝。②慵(yōng ):懒散。③伛(yǔ): 弯曲。④仄(zè):狭窄。⑤觊觎(jì yú):这里指模仿、抄袭。⑥稳称身:指衣服贴身,不至被风掀起。
3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昔有人持匹帛 ( ) (2)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 貌( )
(3)其人怪之( ) (4)实难其人焉 ( )
3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人舍然大喜 其性傲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不知短长之理
C.以刀劈狼首 以新样为时尚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而独不言尺寸
32.请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
33.说说文中的成衣匠高明在何处?
鳝救婢
清代 张潮
高怀中,业①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②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选自清代张潮所辑《虞初新志》,略有改动)
【注释】①业:经营。②比:等到。
34.解释加点字词。
(1)日杀鳝以千数 ( ) (2)一婢悯之 ( )
(3)伤尽愈 ( ) (4)及拆锅 ( )
35.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及 拆 锅 下 有 生 鳝 无 数 盘 其 中 悉 纵 之 于 河
36.翻译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
37.你觉得张潮在《虞初新志》中收录这则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徐达,凤阳人,精通韬略。徐寿辉、刘福通、张士诚皆慕而欲起之,达不赴,曰:“帝星旺在本乡,岂宜远适他人。”未几太祖诣其庐,与论驱群雄以救生灵之策,达曰:“定天下在德不在势。今元势虽强,意在必亡。诸雄,若徐寿辉强而自暴,张士诚骄而自奢,刘福通行无纪纲,皆无志于生灵,未足定天下。诚能以仁义道德为心,不贪不杀为本,倾府库以固士民,则天下不足虑也。”太祖闻而忻然,遂请与至濠,又问战胜之道,达曰:“上胜者以仁中胜者以智下胜者以勇三者不可缺一。”太祖曰:“公之雄才大略见于议论,有古名将风。”遂推授为帅首,因与谋渡江取金陵。正虑无舟,适巢湖水寨军师俞通海等,率兵万余船千艘来降,遂渡江东下采石,乘胜取太平。
达将兵取镇江,太祖戒之曰:“尔能体我心,城下之日,戒士卒毋焚掠,毋杀戮。”达受命至镇江,元平章定定(人名) 遁去,即克其城,兵不血刃,号令严肃,城中晏然。太祖喜曰:“吾用徐达,近王者之师。”
达为将,言简虑精,令出不二,与士卒同甘苦,财宝无所私,妇女无所幸。是时南取吴越,北定中原,东平齐鲁,西入关陕,大抵皆达之功,故为开国功臣第一。太祖尝以汉之韩信、宋之曹彬拟之。卒封中山王,谥武宁。
3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太祖诣其庐 ( ) (2) 诚能以仁义道德 ( )
(3) 适巢湖水寨军师俞通海等 ( )
39.下列各项的加点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达为将,言简虑精
A.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
C.俱为一体(《出师表》) D.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40.请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上胜者以仁中胜者以智下胜者以勇三者不可缺一
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尔能体我心,城下之日,戒士卒毋焚掠,毋杀戮。
42.“精通韬略”就是在用兵和政治斗争中善用计谋、策略,文中徐达精通韬略不仅体现在当别人都急着投奔徐寿辉、刘福通、张士诚时,徐达能坐等太祖,也体现在他为太祖提供了 和 两条谋略。(用原文回答)
43.请根据选文概括徐达的形象特点。(答出两点即可,精通韬略除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超过、胜过。 称王。 2.A 3.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4.四面楚歌 5.示例:项王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武功盖世却兵败垓下;他重情重义却最终失去美人和军队;他极具自尊,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不苟活。他自我夸耀武功,逞一己私智,不效法古人,错误判断形势,被围困垓下还用“时不利兮”“天之亡我”作为借口,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用兵打仗的过错。
6.(1) 拜访 通“悦”高兴 距离 担心
(2)C
(3)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4)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之所以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
(5)侧面描写,通过写群臣对宁越的疑虑,反衬齐桓公的用人之道,表现齐桓公用人唯才、宽容大度的特点。
7. 换 距离 已经 类 8.唤来艘小船来渡过小溪,过了溪,又走一里多,玉虚洞的洞口很小才长一丈。 9.洞内宏伟宽敞而壮丽;有石头形成的各种事物,千姿万态。 10.示例:游玉虚洞
11. 路过 尽 更 12.(1)那里的山水奇特秀美,看见了它就像看见了图画一样,几乎是不能用语言描述。
(2)在它东边十里,有崇道院,人们称它为小仙都,一天就可以往返。 13.作者写激射的水花和雪花交错,写雪下的急促是正面描写,写风疾雪猛,人不能前行,是侧面描写,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14. 冲上,漫上 只是 超过 离开 15.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 16.(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2)(游子的心)实在非常悲怆忧愁,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 17.不相同。《答谢中书书》借写晨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本文通过“夕景”“晓雾”“孤鹤”“游鸿”等意象,渲染了一幅萧索的画面,烘托出作者忧伤苦闷的心情和对妹妹的关爱。
18. 向东 安家,居住,定居 于是 19.(1)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2)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奇异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20.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
21. 越过 又 详尽的知道,了解 22.(1)走过五里路,攀登上一座尖尖的山峰,其极顶是文殊台。
(2)一条小路忽然伸入,山谷回环,黄岩寺正高踞在双剑峰的下面。 23.示例:山高峰险(或“山高且多悬崖峭壁”);多瀑布(或“瀑布很漂亮”);山峰回环,山路曲折;石头千奇百态。
24.B 25.(1)太守每日到西湖上出游宴饮,从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也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
(2)这一年,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迁徙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德) 26.①他以俸禄供养四方读书人,论政奋不顾身、感愤激动等;②他面对江、淮、京东发生灾荒,说服皇帝后,到灾区开仓济民,禁止民间过度祭祀,上书减免赋税,并陈述救治朝弊的十件大事;③他面对吴中饥荒,除了开仓赈济,还鼓励百姓出游、亲自与民宴游、倡导佛寺大兴土木(修建工程)等带动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使吴地免于饥荒。
27. 孤:幼年丧父的孩子 堪:忍受 迁:这里指升迁 28.(范仲淹)白天黑夜都不休息,冬天的时候非常疲惫,用冷水来洗脸。 29.有志向节操,能吃苦;刚正不阿、孝顺、节俭、廉洁、乐善好施;为百姓和国家着想。(意思对即可)
30. 拿 询问 对……感到奇怪 为难 31.D 32.急性子的人适合穿短些的衣服,慢性子的人适合穿长点的衣服。 33.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总结规律,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成法,为裁剪衣服提供最佳的方案。(意近即可)
34. 每天 怜悯、同情 痊愈、好了 等到 35.及 拆 锅 /下 有 生 鳝 无 数 盘 其 中/悉 纵 之 于 河 36.(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加些笑料罢了。
(2)高怀中被这奇异的事感动,于是为此不再营业。 37.好人有好报/要善待生命/凡事要懂得知恩图报。
38. 拜访 如果 恰巧,适逢 39.B 40.上胜者以仁/中胜者以智/下胜者以勇/三者不可缺一 41.(我知道)你能体谅我的用心,城池攻下的那一天,一定要告诫士兵不要纵火掳掠,不要任意杀戮。 42. 驱群雄以救生灵之策 战胜之道 43.军纪严明,身先示范,爱惜将士百姓,战无不胜。(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