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 昆虫-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共36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12.2 昆虫-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共36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2 22:18:32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2节 昆虫




超高摄像头下的昆虫世界,神奇而有趣!
PART 01
五彩缤纷的昆虫
在自然界中,昆虫的家族非常兴旺发达,种类和数量约占整个动物种数的3/4。昆虫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繁殖能力很强。
蜜蜂: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蜻蜓:和我们一起追梦吧!
蝉:生命就是要不断蜕变!
蜉蝣:朝生暮死又如何?
食蚜蝇:阳光明媚,一切安好哦!
红袖蜡蝉:我虽然渺小,却可以飞翔绿野!
螳螂:哦,原来你在这里!
豆娘:这是午后的静美时光!
蚂蚁:我在水中望花呢!
瓢虫:今天是狂欢节哦!
蝴蝶:我是会飞的花朵!
鹿蛾:相亲相爱真好!
PART 02
观察蝗虫
认真阅读课本P85页“方法”和P87页信息库有关蝗虫的介绍和图示,观察蝗虫。
观察要点:
1.蝗虫的体表;
2.蝗虫的身体分部;
3.蝗虫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展示:根据要求画一只蝗虫(只画蝗虫的一侧)。
1、整体观察:
(1).摸一摸:蝗虫的体表是坚韧的还是柔软的?
想一想:这样的体表有什么作用?
(2).看一看:蝗虫身体有明显的体节,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1)蝗虫的体表
在蝗虫的生长过程中,有多次褪去外骨骼的现象,俗称“蜕皮”,这是为什么呢?
联系实际:
具有坚韧的外骨骼
支撑身体
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
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外骨骼 随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 。
不能
蜕皮现象
19:06
头部
胸部
腹部
(2)蝗虫的身体分部
(1)看一看:蝗虫的头部,胸部,腹部有哪些结构?
2.局部观察:
(2)数一数:这些结构的数量各是多少?
(3)想一想:这些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19:06
蝗虫的头部
触角
(1对,触觉和嗅觉)
触角
单眼
(3个,只能感光)
复眼
复眼
(1对,视觉器官)
咀嚼式口器
蝗虫的胸部
3对足
2对翅
前足(1对)
中足(1对)
后足(1对)
短小,适于行走
发达,适于跳跃
后翅(1对)
前翅(1对)
坚韧,覆盖在后翅上,保护后翅
很薄,适于飞翔
蝗虫的腹部
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构成
听觉器官(2个)
气门(8对)
气管的开口,
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触觉和嗅觉)
(视觉器官)
(只能感光)
(短小,适于行走)
(发达,适于跳跃)
(气管的开口,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很薄,适于飞翔)
(坚韧,保护后翅)
小结: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PART 03
昆虫的主要特征
1.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约占整个动物种数的 ,昆虫不仅分布广泛,而且 能力相当强。
2.昆虫属于 动物,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3.头部有 对触角、1对 和1个 。
4.胸部有 对足和2对 。
3/4
繁殖
节肢
头 胸 腹
1
复眼
口器
3

观察其他昆虫,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PART 04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自主学习(1min)
仔细阅读课本P86,思考下列问题:
1、许多昆虫对人类有益。如蜜蜂能 ,
家蚕能 ,蜂和蝶能 ,有的昆虫的分泌物可作工业原料,地鳖虫可作 等。
2、农林害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 吸人和家畜的血,还传播疾病。
4.蝗虫靠什么器官危害农作物?面对蝗灾的危害,你能想到哪些灭蝗的措施?
酿蜜
传粉
药材
吐丝
蝗虫、螟虫、蚜虫、天牛
蚊、蝇、虱、蚤
资源型昆虫
蚕丝被
白蜡虫
白蜡
蚂蚁
传统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00余种昆虫可入药。
蝉蜕
地鳖
斑蝥
药用昆虫
食用昆虫
——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昆虫宴。
天敌昆虫
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害虫的昆虫。它们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如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等害虫等。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项特殊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天牛
主要危害木本植物
吸食植物的汁液,危害植物
危害松,柏类等主要树种,是森林害虫
......
松毛虫
蚜虫
是水稻的主要害虫
稻螟
农林害虫
成虫食量大,繁殖能力强,咀嚼式口器适于咬食植物的茎叶。
蝗虫为什么对农作物有如此大的危害?蝗虫靠什么器官危害农作物?
旱极而蝗
面对蝗灾的危害,你能想到哪些灭蝗的措施?什么时候灭蝗最好?
灭蝗尽可能在蝗虫的幼虫期进行,并且要采取改变蝗虫发生地环境、利用蝗虫天敌灭蝗等措施。
蚊子、苍蝇、跳蚤、虱子能传播疾病。
卫生害虫
人类和昆虫之间和谐共处
昆虫的有益和有害是依照人类的喜好来划分的,每种昆虫在自然界里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任何昆虫都可能成为“害虫”。因此,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开发、利用有益昆虫;控制、防治有害昆虫,让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发展。
1.(2023上·吉林白城·八年级统考期末)“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体表 D.鳞片
2.(2023上·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下列关于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外骨骼
B.身体分为头、胸、足三部分
C.具有蜕皮现象
D.属于昆虫类生物




A
B
3.(2024上·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动物家庭又添新成员,下图是近年在云南发现的爬行类新物种红唇棘蜥和长翅目昆虫长腹新蝎蛉。下列有关这两个新物种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体表都有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B.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生殖方式都是卵生,都用体表的气门呼吸
D.幼体和成体差异很大,发育过程都属变态发育
A
4.(2024上·陕西西安·八年级西安市第三中学校联考期末)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全长(含足)超过62.4c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蜕皮
B.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D.用肺呼吸,适应陆地生活
C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