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14.海峡两岸的交往 导学案 学生版 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14.海峡两岸的交往 导学案 学生版 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2 20:49:1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下册 预习篇
14.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过程: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海峡两岸关系缓和的史实及意义:
(1)史实: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意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史实: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史实: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史实: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
意义: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八项主张的提出:
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背弃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两岸关系发展。
2.《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3.连战访问祖国大陆: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两岸实现“三通”:
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习马会”:
(1)史实: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意义: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反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3.《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
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补充:
1.影响台湾回归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有哪些?
(1)不利因素:
外部: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内部:“台独”势力的阻挠。
(2)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⑤港澳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⑥《反分裂国家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拥护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
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征程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1999年12月20日,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所以这些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④②①,C项正确;而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2年11月22日,由广西北海市足球协会和台湾花莲县足球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海花杯’桂台(北海)青少年足球线上友谊赛,分别在北海足球青少年训练基地和花莲县北埔小学以线上形式同时举行。”“2022第四届台商峰会11月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逾百名台商和大陆企业家参会。”这些新闻体现了( )
A.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C.海峡两岸交往频繁 D.海峡两岸隔绝被打破
【答案】C
【详解】由题干“2022年11月22日,由广西北海市足球协会和台湾花莲县足球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海花杯’桂台(北海)青少年足球线上友谊赛,分别在北海足球青少年训练基地和花莲县北埔小学以线上形式同时举行。”“2022第四届台商峰会11月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逾百名台商和大陆企业家参会。”可知,两则新闻反映两岸在体育和商业上的交往,体现了海峡两岸交往频繁,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海峡两岸关系不是对外关系,排除A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至今还没有实现,排除B项;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
3.长期以来,台湾孤立于海外,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追根溯源,是由于( )
A.美、日侵略台湾 B.荷兰占领台湾 C.英国割据台湾 D.葡萄牙骗取台湾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的签订,长期占据台湾,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才回归,之后国民党退守台湾,美国长期扶持台湾长期与大陆对抗,A项正确;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可知,荷兰占领的时间相对较短,排除B项;英国从未割据过台湾,排除C项;葡萄牙攫取的是澳门的居住权,而不是台湾,排除D项。故选A项。
4.关于台湾问题,习近平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国提出了(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带一路”战略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国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今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民族政策,排除C项;“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排除D项。故选A项。
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温家宝总理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分离的现状,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台湾与大陆分离,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都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6.“九二共识”的含义是( )
A.“三不”政策 B.“一国两制”
C.“一中一台” D.“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统一”
【答案】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统一”的共识,即“九二共识”,D项正确;“三不”政策即台湾当局对大陆“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排除A项;“一国两制”的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伟大构想,针对的是港澳台问题,排除B项;“一中一台”是企图分裂中国的言论,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年8月2 日,佩洛西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引发台海危机。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A.两岸实现“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调整“三不”政策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前提是坚持以“一个国家”为主,即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作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回归后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此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为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也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因此,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项正确;实现直接“三通”、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调整“三不”政策,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表现,但不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排除ACD项。故选B项。
8.1987 年“跨过海峡”“返乡探亲”等成为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这反映了( )
A.台湾人民渴望两岸交流 B.台湾影视业注重文化发展
C.台湾商人重视投资经商 D.大陆居民渴望去台湾旅游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1987年‘跨过海峡’‘返乡探亲’等成为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材料反映了台湾人民渴望两岸交流,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台湾影视业注重文化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台湾商人重视投资经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大陆居民渴望去台湾旅游,排除D项。故选A项。
9.观察下表,对于这些措施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时间 措施
2008年 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2013年 台湾居民在20个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年 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A.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B.大大加速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C.有利于台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海峡两岸的意识隔阂彻底消除
【答案】A
【详解】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同胞来往大陆的相关规定,如“台湾居民在20个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等,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大陆对台湾同胞来往大陆的相关规定”,其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但其不能起到“加速统一进程的作用”,B项夸大了其影响,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两岸的意识隔阂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0.图片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D
【详解】从“《告台湾同胞书》”“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因此,题干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D项正确;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均与香港、澳门的回归无直接联系,也与海峡两岸的交往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
二、综合题
1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为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朝历代实施了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然而这个伟大帝国仅仅历时十五年就轰然倒塌。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成为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1)秦始皇很赏识一位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位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在什么时候被废除?
材料二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汉武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材料三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四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4)材料四中设立了哪个机构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材料五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段,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此役之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
(5)材料五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除此以外,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六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材料七 2016年5月20日,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其就职演说中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
(6)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联系现实,请你谈谈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存在哪些有利与不利因素。
【答案】(1)韩非;辛亥革命胜利以后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
(3)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创立殿试制度
(4)宣政院
(5)乾隆;设伊犁将军
(6)港澳回归;有利:同根同源;文化认同;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等。不利:少数“台独”分子坚持“台独”立场;国际反华势力干涉等。(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人物: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很得秦始皇赏识,他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时间: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措施及人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在军事上,为了联络大月支,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由此可知,在思想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张骞。
(3)事例: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任命擅长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贡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有一年,她将应试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用了几天时间。这是殿试的开始。武则天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由此可知,“她”——武则天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增设武举和殿试;
(4)机构:由材料“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元朝。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5)皇帝: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最终平定叛乱;措施: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成果:结合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有利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文化认同;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等;不利因素:少数“台独”分子坚持“台独”立场;国际反华势力干涉等是阻碍台湾统一的主要因素。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谈判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与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
(1)我国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开始于什么事件?材料一中“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哪一理论?
(3)材料三中的“一个原则”和“一个共识”分别指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国家统一的认识。
【答案】(1)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2)一国两制。
(3)一个中国的原则;九二共识。
(4)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必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任何破坏祖国统一法人言行。(言之有理可得分)
【详解】(1)事件: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标志着我国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知,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2)理论:根据所学和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可知,这就是一国两制,它大大推动了祖国统一的步伐。
(3)“一个原则”和“一个共识”:根据材料三“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一个原则”“一个共识”分别指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双方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认识:根据以上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国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国家统一,中华民族才能更强大;我们要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坚持“一国两制”,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争取早日实现国家统一。
13.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民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与其他民族一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光荣的责任。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材料二
材料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祖国大陆连续推出一系列惠台利民措施,推出一条条暖心实策。以北京为例,台胞使用来往大陆通行证即可参加北京企事业单位招聘,并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险、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等待遇;在京创业可以享受个人最高50万元、企业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台商、台青、台生都能享受到北京市的医疗保障福利……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中央人民政府签订《十七条协议》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是谁?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图2分别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写清具体时间)。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基本原则?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答案】(1)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图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图2: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
(4)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港澳的回归是对”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 台问题提供了范例
【详解】(1)代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根据材料三“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可知方针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认识:根据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可知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且港澳的回归是对”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 台问题提供了范例。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在澎湖群岛设置澎湖巡检司,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辖下。元朝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国在台澎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及行使治权,标志着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和主权象征,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节选自凤凰新闻
材料二 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无视中国政府的反对与警告,坚持台独分裂主义,一意孤行,计划于3月29日至4月7日窜访危地马拉和伯利兹,途中“过境”美国。当地时间29日下午4时许,蔡英文抵达纽约,下榻乐天纽约皇宫饭店。
——节选自今日头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台湾与祖国大陆三次分离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蔡英文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
【答案】(1)历史意义: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标志元朝政府正式开始对台湾地区进行管辖)。
史实:第一次分离: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台湾;第二次分离:1895 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第三次分离: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绝。
(2)有利条件: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等。
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
(3)看待:蔡英文是典型的“台独”势力,她的行为违反了《反分裂国家法》;窜访美国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窜访美国的行为违背了祖国统一的历史趋势等。
最佳方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详解】(1)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这是中国在台澎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及行使治权,标志着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和主权象征,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可知,概括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的历史意义为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标志元朝政府正式开始对台湾地区进行管辖)。
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在荷兰人入侵台湾之前,颜思齐等人招募福建沿海地区数千人到台湾岛,筑寨定居,开垦荒地。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制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等。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所以,列举台湾与祖国大陆三次分离的史实有第一次分离: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台湾;第二次分离:1895 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第三次分离: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绝。
(2)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二“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可知,“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等。
不利因素:根据材料二“‘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可知,“祖国完全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台独”势力;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
(3)看待:根据材料三“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无视中国政府的反对与警告,坚持台独分裂主义,一意孤行”“窜访危地马拉和伯利兹,途中‘过境’美国”“蔡英文抵达纽约,下榻乐天纽约皇宫饭店”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反分裂国家法》、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情感、祖国统一的历史趋势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所以,材料三中蔡英文的行为是典型的“台独”势力,她的行为违反了《反分裂国家法》;窜访美国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窜访美国的行为违背了祖国统一的历史趋势等。
最佳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以,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下册 预习篇
14.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过程: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海峡两岸关系缓和的史实及意义:
(1)史实: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意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史实: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史实: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史实: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
意义: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八项主张的提出:
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背弃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两岸关系发展。
2.《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3.连战访问祖国大陆: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两岸实现“三通”:
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习马会”:
(1)史实: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意义: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反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3.《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
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补充:
1.影响台湾回归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有哪些?
(1)不利因素:
外部: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内部:“台独”势力的阻挠。
(2)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⑤港澳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⑥《反分裂国家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拥护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
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征程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2.“2022年11月22日,由广西北海市足球协会和台湾花莲县足球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海花杯’桂台(北海)青少年足球线上友谊赛,分别在北海足球青少年训练基地和花莲县北埔小学以线上形式同时举行。”“2022第四届台商峰会11月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逾百名台商和大陆企业家参会。”这些新闻体现了( )
A.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C.海峡两岸交往频繁 D.海峡两岸隔绝被打破
3.长期以来,台湾孤立于海外,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追根溯源,是由于( )
A.美、日侵略台湾 B.荷兰占领台湾 C.英国割据台湾 D.葡萄牙骗取台湾
4.关于台湾问题,习近平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国提出了(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带一路”战略
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温家宝总理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6.“九二共识”的含义是( )
A.“三不”政策 B.“一国两制”
C.“一中一台” D.“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统一”
7.2022年8月2 日,佩洛西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引发台海危机。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A.两岸实现“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调整“三不”政策
8.1987 年“跨过海峡”“返乡探亲”等成为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这反映了( )
A.台湾人民渴望两岸交流 B.台湾影视业注重文化发展
C.台湾商人重视投资经商 D.大陆居民渴望去台湾旅游
9.观察下表,对于这些措施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时间 措施
2008年 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2013年 台湾居民在20个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年 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A.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B.大大加速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C.有利于台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海峡两岸的意识隔阂彻底消除
10.图片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二、综合题
1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为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朝历代实施了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然而这个伟大帝国仅仅历时十五年就轰然倒塌。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成为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1)秦始皇很赏识一位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位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在什么时候被废除?
材料二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汉武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材料三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四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4)材料四中设立了哪个机构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材料五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段,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此役之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
(5)材料五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除此以外,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六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材料七 2016年5月20日,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其就职演说中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
(6)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联系现实,请你谈谈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存在哪些有利与不利因素。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谈判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与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
(1)我国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开始于什么事件?材料一中“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哪一理论?
(3)材料三中的“一个原则”和“一个共识”分别指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国家统一的认识。
13.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民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与其他民族一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光荣的责任。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材料二
材料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祖国大陆连续推出一系列惠台利民措施,推出一条条暖心实策。以北京为例,台胞使用来往大陆通行证即可参加北京企事业单位招聘,并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险、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等待遇;在京创业可以享受个人最高50万元、企业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台商、台青、台生都能享受到北京市的医疗保障福利……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中央人民政府签订《十七条协议》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是谁?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图2分别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写清具体时间)。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基本原则?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在澎湖群岛设置澎湖巡检司,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辖下。元朝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国在台澎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及行使治权,标志着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和主权象征,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节选自凤凰新闻
材料二 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无视中国政府的反对与警告,坚持台独分裂主义,一意孤行,计划于3月29日至4月7日窜访危地马拉和伯利兹,途中“过境”美国。当地时间29日下午4时许,蔡英文抵达纽约,下榻乐天纽约皇宫饭店。
——节选自今日头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台湾与祖国大陆三次分离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蔡英文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