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01
02
03
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
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自主学习
一、秦岭—淮河线
1.秦岭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淮河的走向是___________。
2.秦岭以北是_______高原,以南是_______盆地;淮河以北是_________平原,以南是__________________平原。
3.秦岭横亘于我国______部,东西绵延_________千米,海拔多为_______________米。
4.淮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下游分别注入________和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5.从干湿区来看,秦岭—淮河线是______区与_______区的分界线,与_____㎜年等降水量大体一致。
6.从温度带来看,秦岭—淮河是_______带与_______带的分界线,与___月____℃等温线大体保持一致。
东西走向
自西向东
黄土
四川
华北
长江中下游
中
1500
1500—2500
河南桐柏山
长江
黄海
1000
湿润
半湿润
800
暖温
亚热
1
0
秦岭——淮河线
01
学习新知
秦岭—淮河线
请在 课本P48页 A图上用笔描出“秦岭—淮河线”
学习新知
秦岭—淮河线
秦岭走向: 淮河流向:
经过的省
东西走向
自西向东流
东西走向
自西向东流
学习新知
秦岭-淮河线
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米,海拔为1500~2500米。太白山为秦岭最高峰,也是中国大陆东部的最高峰。
学习新知
秦岭-淮河线
挡住了太平洋带来的水汽
挡住了南下的冷空气
学习新知
秦岭-淮河线
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1000千米。
读图活动
1. 观察图D中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状况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通过哪些自然地理要素表现出来的?
秦岭—淮河
读图活动
2. 你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来说明这种差异吗?
0℃
秦岭—淮河
知识讲解
秦岭—淮河
800mm降水量线
知识讲解
秦岭—淮河
干湿区
温度带
河流
植被类型
气候类型
地形区
耕地类型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归纳总结
0℃以下
0℃以上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下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上
以半湿润地区为主
以湿润地区为主
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亚热带为主,小部分热带
流量小,冬季结冰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陆运
水运
以旱地为主,面食
以水田为主,米饭
四大地理区域
02
小组讨论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低缓
受夏季风的影响,气候比较湿润
东部季风区
秦岭—淮河
小组讨论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因远离海洋,气候自东向西越来越干燥,自然景观由草原逐渐变为荒漠。
西北干旱区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小组讨论
青藏高寒区
地势高,气温低
海洋上吹来的湿润空气难以进入
青藏高寒区自然景观
学习新知
从自然环境分异上看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学习新知
依据:
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学习新知
分界线:
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学习新知
四大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主导因素:
学习新知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主导因素: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或
学习新知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主导因素: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比较活动
在探索每个自然地理区域的内部特征之后,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揭示出各个地理区域 之间的差异,而在比较时通常采用列表法。下面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的比较 表,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写相关内容。
归纳总结
秦岭—淮河线
以北的季风区。
平原和高原为主
半湿润区
秦岭—淮河线
以南的季风区。
复杂多样
湿润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高原 山地 盆地
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原
高原
400~800毫米
>800毫米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
中温带、暖温带
达标测试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
A.自然环境 B.地理景观
C.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
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2.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比较
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的概况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
3.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