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6 16: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初中学段 八年级 地理学科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学习目标
初识黄土
寻踪探源
谋划发展
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能说出“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资料,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解释其成因。通过实验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的原因及危害,
通过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因地制宜,找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方法和措施。
1
2
3
初识黄土
文明的摇篮
渭河平原——原始农耕文明
炎黄子孙——华夏文明
延安——革命根据地
1.在课本24页图中圈出太行山、秦岭、乌鞘岭、内蒙古高原
2.试着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并用语言描述其位置范围
3.圈出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区
4.说出本区的气候类型
5.总结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一、知位置,明特征
自主学习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乌鞘岭








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区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湿润半湿润区
农耕区
干旱半干旱区
牧区
过渡性
不稳定、生态环境脆弱,旱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黄土高原干湿特征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





二、自然和谐,展风情
信天游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二、自然和谐,展风情
安塞腰鼓
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拓展提升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黄土土层深厚,且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冬暖夏凉。
结合课本25页,说一说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寻踪探源
前世:黄土高原从何而来?
风成说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黄土不是本地产生的!
怎么来的呢?风?水?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风力沉积作用!
从哪里来?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一、寻踪迹,溯来源
黄土是由西北风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区带来的。
总结
西北部的中亚和蒙古高原!
一、寻踪迹,溯来源
实验一: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A
B
C
植被覆盖越稀疏
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结论

二、水土实验,探原因
在A,B,C三组对照实验中,哪种要素是单一变量?
猜想:哪一组的水土流失更严重?
(小雨)
(暴雨)
实验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降水强度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结论

二、水土实验,探原因
实验三:土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沙土)
(粘土)
土壤质地越疏松
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结论

二、水土实验,探原因
实验四: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坡度越陡
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结论
二、水土实验,探原因
二、水土实验,探原因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孔隙,
易溶于水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
坡度陡峭
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
过度垦牧
采矿
修路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地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梁
黄土川
黄土地貌的演变过程
流水侵蚀
切割分离
沟谷发育
沟谷发育
前世:黄土高原从何而来?
风成说
今生:黄土高原为何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
三、整体意识,知危害
对于黄土高原来说~
◆带走表层肥沃的土壤
◆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自然灾害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
对于黄河下游来说~
◆含沙量增加
◆河道淤塞
◆地上河
◆决堤、洪水
谋划发展
要求: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思考一下,假如你是 ,你会提出哪些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注:还可以是其它行业、部门)
农民
人口学家
工程师
政府官员
角色扮演——“水土保持”建言献策
在坡地中建设     ,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     的作用。
护坡林草带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1——修梯田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工程措施2——修挡土坝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在沟谷中修筑土坝
打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淤地
堆积形成的肥沃的田地
种田
工程措施2——修挡土坝
活动展示
综合治理--生物与工程相结合
缓坡
陡坡
坡脚
修筑梯田、种植玉米、牧草等
种植山杏,灌丛
挡土坝或护坡
生产措施——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合理发展养羊、
牧草、山杏产业的发展。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生产措施
沟谷
缓坡
陡坡
植树种草
修筑梯田
打坝淤地



总结提升: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看现象
析原因
找措施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方法归纳,重提升
吴起县铁边城镇三谷尧银盘山对比 1984.9.24 梁一鸣 摄
吴起县铁边城镇三谷尧银盘山对比 2012.9.24 吴宗凯 摄
绿色新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
2
4
3
5
综合思维,自我构建思维导图
黄 土 高 原
所学
所想
所得
所悟
所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