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时 教 案
课 题: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课 型: 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目标: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识与能力: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所学内容,培养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通过“两个凡是”错在哪里的讨论,培养学生个生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品质。过程与方法:运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认识真理标准讨论及邓小平讲话的深远意义。从思想路线、战略决策、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由“文革”动乱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转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以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 批注;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引导:提问: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文化大革命”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动乱和灾难的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迈入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二、导入新课(一)真理标准讨论提问:“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有怎样的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评价?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指出:当时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而当时中央领导人却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经济上急躁冒进,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指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愿纠正“文革”的错误。 提问:什么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什么地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亦可进行讨论。教师讲评指出:这是在继续维持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搞教条主义,不利于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教师可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一步拓展。 提问: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实践?这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学生回顾政治学科知识进行思考讨论。 提问:为什么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学生讨论后讲评?
(1)理论上拨乱反正的需要;(2)坚持实践标准,能破除迷信和个人崇拜,解放思想;(3)有利于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 提问:真理标准讨论有何重大意义?帮助学生归纳:(1)理论上拨乱反正;(2)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3)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解放了思想;(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提问:邓小平在批“两个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有何重大贡献?帮助学生归纳:(1)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2)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提出:邓小平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邓小平作了一个什么为题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后,可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讲评。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什么时候召开?主要内容有哪些?指导学生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三、小结 提问:“文革”刚刚结束时,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左”的错误,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提问:邓小平是怎样批“两个凡是”的?真理标准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个运动有何意义?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以什么题目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意义何在?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意义如何?四、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