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目标
1.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和抽取样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对统计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会利用统计思想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重点
综合运用各种统计量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学习难点
结合样本数据统计量的意义,得到结论.
课时活动设计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回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都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数据的 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农作物的长势,分别从这两种农作物中任意抽取了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1)分别算出甲、乙两种农作物苗高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2)哪种农作物苗长得比较整齐
解:(1)==10,
==10;
=[(9-10)2+(10-10)2+(11-10)2+(12-10)2+(7-10)2+(13-10)2+(10-10)2+(8-10)2+(12-10)2+(8-10)2]÷10=3.6,
=[(8-10)2+(13-10)2+(12-10)2+(11-10)2+(10-10)2+(12-10)2+(7-10)2+(7-10)2+(9-10)2+(11-10)2]÷10=4.2.
甲的中位数是=10,乙的中位数是=10.5.
甲的众数是8,10,12,乙的众数是7,11,12.
(2)∵<,∴甲种农作物苗长得比较整齐.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为抓住本节重点、突破难点做知识储备,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的方法.
某校八年级有6个班,每班50人,共300人,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20人.下表是用来记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登记表.
体质健康标准登记表
姓名 班级 年龄 性别
身高 体重 1 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
立定跳远 肺活量 引体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
我们如何填写数据呢
1.收集数据
(1)确定样本
从全校八年级的各班分别抽取3名男生和2名女生,组成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
(2)确定样本抽取的方法
按照各班的学号,分别在每个班抽取学号为2,4,6的3名男生和学号为12,14的2名女生.
设计意图:在引入时,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理数据
整理体质健康登记表中的各项数据,并汇总.
成绩 划记 频数
不及格 3
及格 正正 10
优秀 正正正 17
3.描述数据
你能选择合理的统计图描述前面你得到的数据吗
4.分析数据
计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从计算出的各个统计量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撰写调查报告
各组学生分工完成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处理过程,讨论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教师巡视指导,逐一将各组完成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全体学生.
6.交流
设计意图:以体质健康测试为背景,引导学生完整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的过程,发展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观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介绍你所在小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
(2)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依据分别是什么
(3)你对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体质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利用统计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1.教材第123页习题20.1拓广探索第10题,第129页习题20.2拓广探索第5题.
2.相关练习.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6)交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