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学》中考“精品”测试卷(4)
第4讲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1.如图是物质间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3.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X+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过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C.X的化学式为NaHCO3 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4.工业上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 2HNO3+N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O2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理论上,O2、H2O足量可以将NO、NO2全部转化为HNO3
D.工业上,30 kg NO生产得到42 kg HNO3
5.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 24.0 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x=20.1
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乙是催化剂
图1 图2
6.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7.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
3S+6NaOH═2X+Na2SO3+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S B.SO2 C.Na2S D.Na2SO4
8.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 )
A.8:11 B.2:11 C.16:11 D.16:9
9.柠檬酸(C6H8O7)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柠檬酸质量/g 0.96 0.96 0.96 0.96
加入的碳酸氢钠质量/g 0.42 m1 m2 m3
二氧化碳体积/mL(标准状况下) 112 224 336 336
则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
A.0.84g B.1.26g C.1.68g D.2.10g
10.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化合物
C.x=0.4g 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4:1
11.叩问天穹,化学助力。
(1)万户飞天:明代万户飞天时用黑火药(含有硫、木炭和硝酸钾)作火箭燃料。黑火药属于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卫星发射: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人造卫星常用到钛合金,工业制取钛(Ti)的一种方法:4Na+TiCl4高温Ti+xNaCl,式中x为________。
(3)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燃料之一偏二甲肼(C2H8N2)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4)探月探火:近日“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为星际移民的能源供给提供了可能。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有O2、Fe、CO、稀硫酸、KOH溶液、CaCO3、MgCl2溶液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实质。
由下面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
可表示为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
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Na2CO3
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为例。
①【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
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沉淀、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2Na++CO32 +2H++SO42 ═2Na++SO42 +H2O+CO2↑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
CO32 +2H+═H2O+CO2↑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1)请写出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OH-═H2O,该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可以表示2KOH+H2SO4═K2SO4+2H2O等强碱与强酸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请写出与Ag++Cl-═AgCl↓相对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如图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_______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 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________g。
(4)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______效应。
15.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向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铜片至反应完全。如图“”“”“ ”表示烧杯内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不考虑大小)。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表示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16.材料一:1673 年,玻义耳在密闭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 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 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火上加热,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他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的假设。
17.SO2常作为葡萄酒中的食品添加剂。测定某品牌100 mL葡萄酒中SO2的含量,将其完全转化成沉淀(SO2+H2O2+BaCl2===BaSO4↓+2HCl) ,测得沉淀质量为46.6 mg。
(1)酒精(C2H5OH)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中规定SO2的含量≤250 mg/L,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18.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气泡和水球的融合过程。某品牌泡腾片说明书如表。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C6H8O6)1000mg
辅料:柠檬酸(H3Ci)、碳酸氢钠(NaHCO3)、淀粉等
用法:用冷水或温水溶解后服用。
(1)维生素C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C、H、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
(2)柠檬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3Ci,在水中可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①柠檬酸与NaOH的反应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根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提到炸药,同学们可能会想到战争和暴力,但炸药的发明却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主要分为硝酸钾、硫、木炭等.黑火药经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反应原理为:2KNO3+S+3C一定条件K2S+N2↑+3CO2↑
黑火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随后各国化学家陆续研制出各种炸药,如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发明的硝化甘油,爆炸时威力很大,但安全性很低.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安全性很高的硝化甘油炸药,提高了它的利用价值.炸药的研发还在继续,安全烈性炸药不断问世,如TNT、黑索金等.
黑火药推动了炸药的快速发展,它虽然已退出军事领域,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民用价值,如制造焰火、定向爆破等.我国近年来研制的纳米级黑索金,在理论和实验制备等方面获得了突破,将会继续在工业和军事领域做出贡献.
(1)黑火药不需外界提供氧气也可以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其成分中的___________生成氧气的结果.
(2)通过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黑火药作为一种古老的炸药,现在已停止使用
b.黑火药能发生爆炸与它燃烧后生成气体并放出热量有关
c.使用危险物质时,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炸药属于易爆物,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接触一些易爆物,下列建议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加油加气站禁止打电话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需要开灯检查.
20.“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利用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
(1)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X=2Na2CO3+O2,则反应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若用上述方法制取16g氧气,至少需要Na2O2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5 CDBCD 6---10 CCCBB
11.(1)混合物;(2)4;(3)2:7;(4)2H2O通电2H2↑+O2↑。
12.(1)2CO+O2点燃2CO2;(2)CaCO3高温CaO+CO2↑;
(3)Fe+H2SO4═FeSO4+H2↑;(4)2KOH+MgCl2=Mg(OH)2↓+2KCl。
13.(1)Ba2++SO42 ═BaSO4↓;
(2)HCl+AgNO3═AgCl↓+HNO3(合理即可)。
14.(1)化学 (2)CH3COOH(或醋酸分子) (3)CO2+CH4催化剂CH3COOH 33;(4)温室
15.(1)Cu+2AgNO3=== Cu(NO3)2+2Ag (2)NO3-
16.(1)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合理即可) (2)空气
17.(1)4∶1;(2)每升该品牌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12.8mg/100mL=0.128 mg/mL=
128 mg/L<250 mg/L,符合国家标准。
18.(1)三;3:4:3;(2)①属于;②H3Ci+3NaHCO3=Na3Ci+3H2O+3CO2↑。
19.(1)硝酸钾;(2)bc;(3)a.
20.(1)CO2;(2)7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