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 2024春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必修2 2024春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2 23: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分析并提出假说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实验结论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3.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与性别无关。现有一匹白色公马(Ⅰ-1)与一匹栗色母马(Ⅰ-2)交配,先后产下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马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Ⅰ-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D.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4.已知家鼠的长尾和短尾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为完全显性且不受性别等因素影响)。现有一只长尾家鼠(♂)与一只短尾家鼠(♀)交配,先后产生两只长尾家鼠(♀)。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家鼠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
B.家鼠尾的长短遗传为伴性遗传
C.子代两只长尾家鼠基因型一定相同
D.子代长尾家鼠与亲代长尾家鼠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5.已知羊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要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已知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②全为白色 B.③黑色∶白色=3∶1
C.④aa,⑤全为白色 D.④aa,⑥黑色∶白色=1∶1
6.在下列遗传基本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B.表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则表型一定相同
C.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为杂合子
D.性状分离指杂合体相互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7.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中(  )
A.表型有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有6种
B.表型有2种,比例为3∶1,基因型有3种
C.表型有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有9种
D.表型有2种,比例为1∶1,基因型有3种
8.下表表示人类ABO血型所对应的基因型,下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代表男性,○代表女性,除了甲、庚两人,其他人的血型已在图中标明。由此系谱图推测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  )
血型 基因型
A型 IAIA、IAi
B型 IBIB、IBi
AB型 IAIB
O型 ii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9.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10.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以下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bAB、Ab、aB、ab受精卵子代:N种表型(9∶6∶1)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分别代表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11.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表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1/16、3/16 B.1/8、3/8
C.1/16、3/8 D.1/8、3/16
12.等位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型比例中,F2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3∶3 B.15∶1
C.9∶7 D.9∶4∶3
13.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白色三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下图中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花萝卜为杂合子,红花和白花萝卜均为纯合子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C.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D.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有红花萝卜和白花萝卜
14.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用一株开红花的植株和一株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据此可作出的判断是(  )
A.这对相对性状只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红花一定为显性性状,白花一定为隐性性状
C.红花亲本一定是杂合子,白花亲本一定是纯合子
D.杂合亲本在形成配子时,一定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15.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自交 B.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C.自交、自交、测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16.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遗传示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发生了基因的分离 B.③过程具有随机性、机会均等性
C.①②④⑤为形成配子的过程 D.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17.水稻抗稻瘟病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r和B、b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是RrBb
C.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该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18.某自花传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 cm的基础上再增加2 c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本高度8 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株高为14 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
D.某株高为10 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19.桃树的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甲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乙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A.只能根据组别乙的结果,来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乔化
B.甲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
C.据甲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如甲组中乔化蟠桃亲本进行自交,则其后代的表型比为1∶2∶1
20.野生猴中毛色为白色的极为少见。某科研小组捕获到一只白色雄猴,要想在短期内利用这只雄猴繁殖更多的白猴以满足科研需要,最佳方案是(  )
A.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用F1互交产生白猴
B.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F1中就能出现白猴
C.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从F1中选出雌猴与白色雄猴交配产生白猴
D.让白色雄猴与杂合棕色雌猴交配,即可产生白猴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者利用这两个品种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 组合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红花♀× 白花♂ 白花♀× 红花♂ 第1组的 F1自交 第2组的 F1自交 第2组的F1♀×白花♂
后代植株 红色 2 617 2 628 2 940 2 730 1 754
白色 10 9 1 050 918 1 648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植株花色中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_。
(3)第5组实验结果表明,该交配类型称为__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生白色花植株,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花植株混有杂合子。
(5)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植株花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22.(14分)某动物的肤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肤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肤色为黑色,而且随着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黑色会逐渐加深(A和B的遗传效应相同)。现将两只肤色相同的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F2中有白色个体和4种不同深浅的黑色个体(注:该种动物每胎可以生产多只子代,肤色遗传与性别无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个体颜色最深的基因型为________,白色的基因型为________,亲本的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型),F1的肤色为________(填“黑色”或“白色”)。
(2)F2中肤色共有5种类型,按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数目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
(3)取F1中一个体与某只黑色异性个体进行杂交,子代表型比例为1∶2∶1,则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三组实验的F1均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 F2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1 红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实验2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3∶1
实验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已知实验1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杂交实验可知,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1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若让实验2的F2中紫花植株再自交一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可以用aaBb的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的方法,判断紫花植株的基因组成。请根据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和比例,推测相对应的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全部是紫花,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②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④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第1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分析并提出假说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实验结论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答案】D
【解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A错误;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验,B错误;“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推理的内容,C错误;“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的内容,D正确。
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答案】B
【解析】红花×白花→红花、白花,为测交实验类型,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非甜玉米是显性性状,②正确;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后代只出现了一种表型,说明盘状是显性性状,③正确;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为测交实验类型,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综上所述,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的实验是②和③,故选B。
3.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与性别无关。现有一匹白色公马(Ⅰ-1)与一匹栗色母马(Ⅰ-2)交配,先后产下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马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Ⅰ-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D.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答案】D
【解析】假设相关等位基因用A、a表示,仅就题中信息,不能确定栗色和白色的显隐性关系,只能进行假设。如果白色对栗色为显性,Ⅰ-1的基因型为Aa或AA,Ⅰ-2的基因型为aa,Ⅰ-1、Ⅱ-2的基因型均为Aa;如果栗色对白色为显性,则Ⅰ-2的基因型为Aa,Ⅰ-1的基因型为aa,Ⅱ-1、Ⅱ-2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无论哪个性状为显性,Ⅱ-1、Ⅱ-2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A、C错误,D正确;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分离,马的毛色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4.已知家鼠的长尾和短尾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为完全显性且不受性别等因素影响)。现有一只长尾家鼠(♂)与一只短尾家鼠(♀)交配,先后产生两只长尾家鼠(♀)。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家鼠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
B.家鼠尾的长短遗传为伴性遗传
C.子代两只长尾家鼠基因型一定相同
D.子代长尾家鼠与亲代长尾家鼠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答案】C
【解析】由于亲代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后代数目又较少,所以不能确定长尾和短尾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如果长尾为显性,则可能是伴性遗传,如果短尾为显性,也可能是伴性遗传,所以不能确定家鼠尾的长短遗传为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B错误;子代两只长尾家鼠基因型一定相同,都是杂合子,为Aa或XAXa,或都是纯合子,为aa或XaXa,C正确;如果亲本中的长尾家鼠为Aa,短尾家鼠为aa,则子代长尾家鼠的基因型与亲本中的长尾家鼠的基因型相同,都是Aa,D错误。
5.已知羊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要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已知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②全为白色 B.③黑色∶白色=3∶1
C.④aa,⑤全为白色 D.④aa,⑥黑色∶白色=1∶1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白色为显性,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种(AA),则②应该全为白色,A正确;如果亲本公羊为杂种(Aa),则③应该是白色∶黑色=3∶1,B错误;方案二中母羊若为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种(AA),则⑤应该全为白色,C正确;如果亲本公羊为杂种(Aa),则⑥应该是白色∶黑色=1∶1,D正确。
6.在下列遗传基本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B.表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则表型一定相同
C.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为杂合子
D.性状分离指杂合体相互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答案】C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兔和狗属于不同种生物,A错误;生物体的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不一定相同,B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正确;性状分离是指杂种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D错误。
7.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中(  )
A.表型有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有6种
B.表型有2种,比例为3∶1,基因型有3种
C.表型有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有9种
D.表型有2种,比例为1∶1,基因型有3种
【答案】A
【解析】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分别考虑:第一对基因Aa×aa,后代表型有2种,比例为1∶1,基因型有2种,即Aa∶aa=1∶1,第二对基因Bb×Bb,后代表型有2种,比例为3∶1,基因型有3种,即BB∶Bb∶bb=1∶2∶1,再将两对基因综合考虑用乘法定律,所以后代的表型有2×2=4种,比例为(1∶1)×(3∶1)=3∶1∶3∶1,基因型有2×3=6种,A正确。
8.下表表示人类ABO血型所对应的基因型,下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代表男性,○代表女性,除了甲、庚两人,其他人的血型已在图中标明。由此系谱图推测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  )
血型 基因型
A型 IAIA、IAi
B型 IBIB、IBi
AB型 IAIB
O型 ii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答案】B
【解析】从戊(O型)和己(AB型),可推知庚的血型为A型或B型;而甲和乙(A型)所生的丙为B型,则甲为AB型或B型,故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B型。
9.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答案】D
【解析】只考虑粒形,根据F1中圆粒∶皱粒=3∶1,可判断亲本均为Rr;只考虑子叶颜色,黄色∶绿色=1∶1,可判断亲本为Yy和yy,综合分析,则双亲基因型为YyRr、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故选D。
10.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以下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bAB、Ab、aB、ab受精卵子代:N种表型(9∶6∶1)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分别代表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答案】C
【解析】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B正确;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型为3种,C错误;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由图中“子代:N种表型(9∶6∶1)”可知,A_bb与aaB_同属一种表型,则测交表型的比例为1∶2∶1,D正确。
11.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表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1/16、3/16 B.1/8、3/8
C.1/16、3/8 D.1/8、3/16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1/2×1/2×1/4=1/16;出现具有aaB_C_表型女儿的比例=1/2×1×3/4×1/2=3/16,故A正确。
12.等位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型比例中,F2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3∶3 B.15∶1
C.9∶7 D.9∶4∶3
【答案】D
【解析】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F2的性状分离比应为9∶3∶3∶1,根据题干信息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3,与之相对应,F2也应出现两种表型,则F2的比例会出现13∶3、15∶1、9∶7三种类型,A、B、C都可能出现,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
13.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白色三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下图中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花萝卜为杂合子,红花和白花萝卜均为纯合子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C.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D.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有红花萝卜和白花萝卜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红花萝卜和白花萝卜都是纯合子,紫花萝卜为杂合子,A正确;白花萝卜是纯合子,所以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B正确;红花萝卜是纯合子,所以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C正确;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即都是紫花萝卜,D错误。
14.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用一株开红花的植株和一株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据此可作出的判断是(  )
A.这对相对性状只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红花一定为显性性状,白花一定为隐性性状
C.红花亲本一定是杂合子,白花亲本一定是纯合子
D.杂合亲本在形成配子时,一定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答案】D
【解析】若豌豆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时,两植株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若豌豆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abb(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abb(Aabb),上述基因型的两植株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A、C错误。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不能判断红花、白花的显隐性,B错误。杂合亲本在形成配子时,一定有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
15.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自交 B.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C.自交、自交、测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答案】C
【解析】①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通常采用自交法;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交配方法为自交法;③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可以采用测交法;④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自交法。
16.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遗传示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发生了基因的分离 B.③过程具有随机性、机会均等性
C.①②④⑤为形成配子的过程 D.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 D
【解析】分离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一对等位基因,①②过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形成2种配子,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③为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结合具有随机性、机会均等性,B正确。①②④⑤为形成配子的过程,C正确。⑥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形成受精卵,没有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17.水稻抗稻瘟病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r和B、b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是RrBb
C.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该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答案】C
【解析】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是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水稻的抗病的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是3∶6∶7,是9∶3∶3∶1的变式,故F1的基因型应该是RrBb,B正确;由题意知,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RrBB、rrBB、rrBb、rrbb,共5种基因型,C错误;因为F1的基因型是RrBb,亲本为纯合子,所以亲本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D正确。
18.某自花传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 cm的基础上再增加2 c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本高度8 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株高为14 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
D.某株高为10 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本高度为8 cm的植株不含显性基因,所以它的基因型应为aabbcc,A正确;由于控制株高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1号、第7号和第11号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株高为14 cm的植株的基因中含有显性基因(14-8)÷2=3个,共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7种基因型,C错误;株高为10 cm的个体中只含有1个显性基因,假设基因型为Aabbcc,则自交F1中AAbbcc∶Aabbcc∶aabbcc=1∶2∶1,D正确。
19.桃树的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甲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乙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A.只能根据组别乙的结果,来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乔化
B.甲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
C.据甲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如甲组中乔化蟠桃亲本进行自交,则其后代的表型比为1∶2∶1
【答案】D
【解析】甲实验组,乔化蟠桃与矮化圆桃杂交的后代中,矮化圆桃∶乔化蟠桃=1∶1,对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比例均是1∶1,两对相对性状不是1∶1∶1∶1,因此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乙组实验,乔化与乔化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既有乔化也有矮化,说明乔化是显性性状,由于甲组后代与亲本的表型相同,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而乙组亲本只有乔化,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只能根据组别乙的结果,来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乔化,隐性性状是矮化,A正确;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则甲组中亲本乔化蟠桃、矮化圆桃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_H_、ddhh,又由于后代中乔化∶矮化=1∶1,蟠桃∶圆桃=1∶1,均属于测交,因此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B正确;甲组亲本DdHh与ddhh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后代的表型是1∶1∶1∶1,所以可判断该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由于D和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甲组中乔化蟠桃亲本进行自交,后代中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H-∶ddhh,表型比为3∶1,D错误。
20.野生猴中毛色为白色的极为少见。某科研小组捕获到一只白色雄猴,要想在短期内利用这只雄猴繁殖更多的白猴以满足科研需要,最佳方案是(  )
A.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用F1互交产生白猴
B.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F1中就能出现白猴
C.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从F1中选出雌猴与白色雄猴交配产生白猴
D.让白色雄猴与杂合棕色雌猴交配,即可产生白猴
【答案】C
【解析】让这只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在F1中选出棕色雌猴与该白色雄猴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猴的概率为1/2,C正确;正常情况下,棕色雌猴为纯合子,A、B、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者利用这两个品种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 组合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红花♀× 白花♂ 白花♀× 红花♂ 第1组的 F1自交 第2组的 F1自交 第2组的F1♀×白花♂
后代植株 红色 2 617 2 628 2 940 2 730 1 754
白色 10 9 1 050 918 1 648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植株花色中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_。
(3)第5组实验结果表明,该交配类型称为__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生白色花植株,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花植株混有杂合子。
(5)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植株花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答案】(1)红 (2)性状分离 3∶1 (3)测交 (4)红 (5)基因分离
22.(14分)某动物的肤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肤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肤色为黑色,而且随着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黑色会逐渐加深(A和B的遗传效应相同)。现将两只肤色相同的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F2中有白色个体和4种不同深浅的黑色个体(注:该种动物每胎可以生产多只子代,肤色遗传与性别无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个体颜色最深的基因型为________,白色的基因型为________,亲本的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型),F1的肤色为________(填“黑色”或“白色”)。
(2)F2中肤色共有5种类型,按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数目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
(3)取F1中一个体与某只黑色异性个体进行杂交,子代表型比例为1∶2∶1,则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ABB aabb AAbb×aaBB 黑色 (2)1∶4∶6∶4∶1 (3)AABB或AAbb或aaBB(4分)
【解析】(1)根据题意,随着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黑色会逐渐加深,且A和B的遗传效应相同,则黑色个体颜色最深的基因型为AABB,黑色个体根据含有显性基因数目的不同有4种类型;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肤色为白色,则白色的基因型为aabb;将两只肤色相同的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F2中肤色有白色个体和4种不同深浅的黑色个体,说明F1应为双杂合子AaBb,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F1的肤色应为黑色。(2)F2中肤色共有5种类型,黑色个体颜色最深的基因型为1AABB,次黑的个体含有三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2AABb、2AaBB,中等黑色个体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1AAbb、1aaBB、4AaBb,浅黑色个体含有1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2Aabb、2aa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按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数目比例为1∶4∶6∶4∶1。(3)取F1中一个体AaBb与某只黑色异性个体进行杂交,子代表型比例为1∶2∶1,据该比例推测,子代应有4种基因型,4种基因型比例相等,且有两种基因型含有相同的显性基因数目,表现为同一类型。能与AaBb杂交,产生上述条件后代的黑色个体不应含有杂合基因,基因型应为AABB或AAbb或aaBB。
23.(14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三组实验的F1均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 F2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1 红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实验2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3∶1
实验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已知实验1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杂交实验可知,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1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若让实验2的F2中紫花植株再自交一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可以用aaBb的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的方法,判断紫花植株的基因组成。请根据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和比例,推测相对应的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全部是紫花,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②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④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答案】(1)(分离和)自由组合 (2)aaBB和aaBb 1/2 (3)紫花∶白花=5∶1 (4)②AABb ③紫花∶红花=1∶1 ④紫花∶红花∶白花=3∶3∶2
【解析】(1)由于杂交实验1和3中F2表型是9∶3∶3∶1的变式,所以花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因为已知实验1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1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白花植株中有2份是纯合子,所以杂合子占1/2。(3)实验2的F2中紫花中有1/3的双显性纯合子即1/3AABB和2/3AABb,让这样的植株再自交一次,只有2/3AABb自交后会出现2/3×1/4=1/6的白花,所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5∶1。(4)紫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②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③如果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杂交后,后代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根据题干中A_B_是紫花,aaB_是红花,剩余基因型都是白花,所以是紫花∶红花为1∶1;④如果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杂交后,后代有1AaBB、2AaBb、1Aabb、1aaBB、2aaBb和1aabb,所以子代中紫花∶红花∶白花=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