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3 10:4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A积累运用
一、按要求写成语。
1.补充成语:
随( )所( ) 悬( )结( ) 别( )心( )
2.带“一”的成语真不少,如:
一( ) ( ) ( ) ( ) 一( ) ( )
( ) ( ) 一( ) ( ) ( ) ( ) 一
二、补充诗句或者根据情境写出诗句。
1.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3.你发现你的同桌总是玩手机浪费时间,无心向学,你会用哪一句诗句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一诗中,直接抒发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写下面节日的习俗或寓意。
1.过年倒贴“福”字: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吃。(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
tōnɡ xiāo jiǎo zǐ jiǎo hé rán fànɡ
( ) ( ) ( ) ( )
là bā zhōu nónɡ chóu rǎn ɡānɡ tián nì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选项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宫殿 王侯 蜡烛
B.朴素 文张 寒食
C.充盈 牵牛星 机抒
D.栖息 桂花 乌鸭
2.“醐”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 ( )
A.酉 B.古 C.月 D.胡
三、辨字组词。
籍( ) 轿( )娇( ) 醋( ) 皎( )
藉( ) 骄( )侨( ) 酷( ) 佼( )
四、读句子,完成填空。
有名的老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者《水浒传》故事。我发现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________的意思,我也能模仿着完成句子:超市货架上,清洁纸品应有尽有,水果蔬菜________,零食小吃________,酒水饮料________。在这里,你总能找到你需要的东西。
C 阅读赏析
一、课内阅读,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_________ ”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2.“日夜不绝”的“绝”意思是_________,从“鞭炮声日夜不绝”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除非”“必定”写出了在外边做事的人对除夕夜回家团圆的重视。B.从“万不得已”这个词可以看出,在外边做事的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回家来吃团圆饭。
C.这两句话饱含着浓浓亲情和人们对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
4.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北京过春节时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走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等,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材料三】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说,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装点了传统节日,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牢牢绾结起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决定和本街道敬老院进行一次重阳联谊活动,下面不适合做本次活动的主题语的诗句是( )
A.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热。
B.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C.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
D.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
3.在世界多元化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应该摒弃还是保留 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小学文学社准备开展以“传统节日进校园”的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如果由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 请列举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___国的小说家___________,这部书是以第__________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2.鲁滨逊把船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带上了岛。
3.鲁滨逊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他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方面,客观地记录下来,形成对照。
D口语交际与作文
你在语文课上一本正经地看《鲁滨逊漂流记》,同桌已经悄悄地提醒你了,可是你还是被书本内容吸引着。这时候,老师走过来,他把你的书收了,让你下课才去拿回来,去到老师办公室,你会怎样对老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文。
各地的节日风俗不同,无不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学们,哪个节日里发生的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欢度节日的同时,你又了解到哪些节日习俗呢 请围绕“传统节日”,选择恰当的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注意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以上。
100
200
300
400
参考答案
一、1.悬灯结彩 别出心裁 随心所欲 2.一成不变 举一反三 一五一十 百里挑一
二、1.皎皎河汉女 2.百川东到海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1.福到了 2.月饼 团团圆圆
一、通宵 饺子 搅和 燃放 腊八粥 浓稠 染缸 甜腻
二、1.A 2.D
三、书籍 轿子 娇气 吃醋 皎洁
狼藉 骄傲 华侨 耍酷 佼佼者
通通 一应俱全 无一不备 样样俱全
C
1.出席真热闹。2. 日夜都没有停止过 除夕真的很热闹 3.B 4.赶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放鞭炮 吃团圆饭 祭祖 守岁
1.在中国流行起洋节 中国传统节日魅力无限 2.B 3. 节日仅仅是放松,娱乐,纪念的一种形式,我们应该采取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但是不能全部照搬西方节日,而忽视中国的节日,例如中国的端午节,重阳节等等都应该重视起来,只有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4.端午知多少 中秋我来说
1.英 丹尼尔·笛福 一 2两只猫 3.好 不好
D 一、老师,对不起,以后我再也不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上课我会认真听讲。
二、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