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唯物史观)
2.整理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其相似之处,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3.通过分析唐朝的强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治国措施的分析,认识到人才、正确的策略、关注民生等式治国的重要理念。(家国情怀)
本课重点
隋的暴政
农民起义
李渊起兵反隋
1.时间: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今西安)
李渊出生于北周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617年,正式任太原留守,同年七月举兵反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后经过七八年的征战,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3.都城:
2.人物:
——李渊
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材料一: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 至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号称太平
—— 《新书· 食货志》
唐太宗统治期间,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治国成效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合作交流:
为什么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
材料一:论品德、能力,唐太宗比不过梁武帝、宋武帝等人。但“其能致三十余年之治平强盛,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唐太宗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四:“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 唐太宗
2. 爱惜民力,关爱百姓 (君舟民水)
1.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4. 重用人才,选贤任能
材料三:“民所以为盗,是因为赋役繁重···朕要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自然不去为盗···这样严刑重法根本就派不上用场了” —— 李世民
3.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房谋杜断
大唐第一杠精:魏征
生死对手:魏征曾建议太子李建成,趁李世民在长安的势力不稳的时候,先下手为强
君明臣贤、虚怀纳谏:
魏征多次进谏,直言不讳,共进谏二百多次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材料五: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国,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
5. 吸取隋亡教训,
虚心纳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
——唐太宗
合作交流:
为什么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合作交流:
为什么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
优点?
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三分相权,君权强化
朝
唐
科
举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诗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唐太宗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阶段总结: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
个人因素:
政治:
经济:
军事:
治
国
成
效
贞观之治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文教昌盛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
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3)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一分为二 客观评价
(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2)他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积极的治国措施,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唐太宗也有过失之处,晚年的唐太宗追求长生、大兴土木等。
“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说明唐太宗是一位贤明君主,但他曾为了当皇帝杀死兄弟、逼迫父亲退位。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太宗呢?
二、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公掌天下。唐高宗去世后,她相继废掉俩个已经做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曌”字为名。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690年,武则天亲自在洛阳殿主持考试全国的贡士,创立殿试制度
二、女皇武则天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2. 减轻百姓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武则天规定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条件。她下令编成农书颁行天下,指导农业生产。她宣布百姓年满五十者免徭役,还多次减免赋役。
武则天统治时期,海内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郭沫若称赞武则天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5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乾陵无字碑
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毛泽东
在乾陵耸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面是“述圣纪碑”,文为男性墨书,8000余字,内容主要记述高宗文治武功;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无字碑赋予3种解释:
一、武则天认为自己功盖千秋,再长的碑文也难以描述她的丰功伟绩;
二、武则天认为自己罪孽深重,所以不敢把自己的事迹刻到石碑上;
三、武则天有意为之,把对自己的评价交给后代评说。
评价历史人物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的向前发展。
二、女皇武则天
重用武三思,权利被韦皇后把持,太子李重俊发兵诛杀武三思,
事败被杀。李旦之子李隆基在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拥立李旦复位
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
杀死张易之、张昌宗,拥李显复位
武则天
705年去世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710年去世
禅 位
唐玄宗李隆基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即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是女皇武则天的孙子
前期年号:开元
后期年号: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年在位)
阅读P9正文内容,思考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用人上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重用贤能,如贤相姚崇、宋璟等。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姚崇
宋璟
三、开元盛世
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人口增长
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
工商发达
《忆昔》(节选)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教材P10 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三、开元盛世
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4、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
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这些 治世 局面的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启示: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制度创新;
③要重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思维拓展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历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分科考试
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首创殿试武举
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开元盛世
达到顶盛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2023年滨州中考)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
A.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 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
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D. 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
2.(2023年临沂中考)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
A. 认识到体恤百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 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加强对百姓的剥削
C. 创立科举制度以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
D. 为扩大其统治基础而创立了殿试制度
D
A
3.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所做总结,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示中①②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①唐高祖②唐玄宗 B.①唐太宗②唐玄宗
C.①唐太宗②武则天 D.①武则天②唐玄宗
随堂练习
B
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用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等。
谥号: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谥号是周朝开始出现的(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秦始皇时废了谥号,汉代又开始实行。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汉武帝、孝文帝、隋文帝、隋炀帝等。
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可以作为表示年份)。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个别例外)。明朝如洪武、永乐、嘉靖、万历,清朝如康熙、乾隆、光绪等。
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