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3 08:1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温故知新
1.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建立北宋,定都____________。宋太祖和继任者按先南后北的方针,结束了______和______的分裂割据局面。
2.为加强_________,军事上解除______________的兵权(杯酒释兵权);中央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皇权。地方上让_______担任地方长官(知州),三年一换;设置_______以监督地方,分知州权力;设置_______,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宋朝实行_________的政策,大力发展_______,大幅增加录取名额。
4._______年,_________支持________变法,由于变法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利益,导致变法_______。
960
宋太祖赵匡胤
开封(东京)
中原
南方
中央集权
禁军高级将领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文臣
通判
转运使
重文轻武
科举制
1069
宋神宗
王安石
触犯了
大官僚大地主
失败
导入新课
大一统
分裂割据
民族政权并立

西夏
北宋
从唐朝到宋朝,中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内蒙古出土。牵马者披髡(kun)发,
执棍,棍上有铁环,着长袍,长毡靴。
结合材料和图片说说契丹族的生活方式?
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
兴起: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契丹族
辽的建立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措施:
影响: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10世纪初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
契丹族
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契丹货币
契丹文字
推广汉制
契丹鸡冠壶
受汉文化影响
民族交融

党项族
生活地区: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措施: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11世纪前期
西北地区
元昊
党项族(原属羌族)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立西夏文字。
西夏
西夏的建立
西夏买牛契约
西夏铜牌
西夏货币
西夏服饰
受汉文化影响
民族交融

契丹族和党项族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和党项族首领元昊都为本民族的崛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两人的做法有哪些相同之处?(选择题)
①都统一了本民族的各部落 ②都建立了民族政权
③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④都重视发展生产
⑤都创立本民族文字 ⑥都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A
C
B
北宋时期的政治特征:
民族政权并立

西夏
北宋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党项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府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辽与北宋的和战
后唐皇帝女婿石敬瑭,趁后唐内乱,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获取契丹支持,推翻后唐,建立后晋。
幽云十六州一失,北部边防从此几乎无险可守,胡人铁骑纵横驰奔于繁华富庶的千里平原,昼夜即可饮马黄河。
割让幽云十六州,成为影响中国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此后四百余年中,收复幽云十六州成为每一个汉人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
幽云十六州

辽与北宋的和战
①辽太宗时
②宋太祖时
③宋太宗时
④宋真宗时
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澶州之战,宋胜辽败;后订立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辽军撤退,宋给辽岁币。宋辽这次盟约称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影响: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对北宋,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积极
影响
澶渊之盟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促进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与贸易发展,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
澶渊之盟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2、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3、宋每年向辽提供钱物,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知识拓展
宋与辽、西夏的互市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意义)

课堂小结
西夏(党项)
辽(契丹)
北 宋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开封)东京
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10世纪初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宋夏和议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课堂练习
1.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弯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
A.西夏 B.辽 C.金 D.元
2.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契丹族一阿骨打一辽
B.女真族一阿保机一金
C.党项族—元昊一西夏
D.蒙古族一铁木真一元
B
C

课堂练习
3.西夏崇示在位时,建“国学”,学生300人,以习儒学为主。后来又建有宫学、太学,州县则普遍设立小学。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缓和宋夏矛盾 B.学习先进文化
C.推动北人南迁 D.完成国家统一
4.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宋辽边境这种安定局面与下列协定有关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
B
B





版/权/所/有 小/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