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东
汉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北魏
南朝(420-589)
(266-316)
灭
383年淝水之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
隋文帝,北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581年,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子静帝年幼,由杨坚以太后父亲的身份总理朝政,坚自为左大丞相,控制了北周最高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 Yù chí jiǒ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一、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
人物: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隋朝的统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初 隋 盛 时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三、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人口、垦田大幅度增长,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隋明帝 隋炀帝
隋炀帝 杨广(604- 618年在位),少敏慧,好学善文,仪容俊美。600年,太子杨勇被废,杨广被立为太子,604年,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长城驰道;
开通京杭大运河;
确立科举制;
耗费民力营建系列重大工程,三征辽东,导致农民起义,隋亡。
“开通大运河 ”
运河风光
涿郡(今北京)
洛阳
余杭(今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三点
四段
五河
运河名称 通航时间 全长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公里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积极:南北交通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
消极:沉重的徭役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隋朝灭亡。
材料一:
唐·杜佑《通典》记:大运河开通后,“运漕商旅,来往不绝”。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创立科举制“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大雁塔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人生四大幸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 奴隶社会 汉武帝时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选官依据 血缘 德才 门第(家世)
考试成绩
评价 奴隶主贵族垄断官源,不利选拔真正人才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不利选拔真正人才。 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不利选拔真正人才。 积极:
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
质、行政效率;
③促成重学风气;
④相对公开、公平、公正。
消极:禁锢思想,阻碍科技进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隋唐以前: 以血缘关系,门第为依据;
隋至明清: 以才学为依据,考试任免;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王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
vs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张有才
王富贵
皇帝
这样能不能选拔出有用的人才?
按身份出身来选拔官员
太不公平了!!
对我的统治有利吗?
科举制的确立:
隋文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个“状元”的晋级之路
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朝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行政效率;
③促成重学风气;
④相对公开、公平、公正。
科举制的意义: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2: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隋朝二世而亡
四、隋朝的灭亡
605年-606年 建成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607年-608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08年-609年 亲征吐谷浑, 重启丝绸之路 隋军“冻死过半”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滥用民力, 大兴土木
好大喜功,巡幸游玩
穷兵黩武,连年用兵
隋炀帝的暴政
四、隋朝的灭亡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重曰炀;逆天虐民曰炀。”——《缢法解》
“炀”字何意?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灭亡根本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
灭亡直接原因:大规模农民起义
四、隋朝的灭亡
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建立隋朝,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
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前朝选官制,考试选人才
创进士科,确立科举制;
开凿大运河;
营建东都洛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下江南 三征高丽;
繁荣一时,二世而亡
隋朝统一与灭亡
比较项 秦朝 隋朝
共同命运 二世而亡(14年) 二世而亡(37年)
统一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 结束东汉末年分裂割据。
制度创新 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创立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
边疆管理 设郡;打匈奴。 派人赴琉球(台湾)
兴修伟大工程 万里长城、灵渠、骊山墓、阿房宫 大运河、东都洛阳
灭亡原因 暴政 暴政
对后朝的影响 为继之而来的西汉王朝提供了借鉴,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及后来汉武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为继之而来的唐朝提供了借鉴,唐朝前期的几位君主励精图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秦、隋两朝治乱兴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