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以下文物出土于唐朝的墓葬,这些文物的出土能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唐代
彩绘大食人俑
唐代
彩绘非洲黑人俑
唐朝与诸多国家有经济、文化的交流
东罗马金币
双向奔赴的大唐与世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制作人:子鱼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梳理、识读地图等方式,知道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中外交流的史实。(史料实证)
2.通过材料解析能够归纳概括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历史解释)
3.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地图和史料解读等,学习鉴真、玄奘面临困境时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可贵品质(家国情怀)
4.通过古今中外交流的史实,能知道我国的大国担当,提升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
目录
世界走入大唐
——遣唐使、唐与新罗的关系
01
大唐走向世界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02
双向奔赴的中国与世界
——古今中外交流
03
1.
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壹·世界走入大唐
—遣唐使、唐与新罗的关系
壹·世界走入大唐—遣唐使
遣唐使的含义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者、僧人、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
渡海入唐的情形
观察左边图片,说说遣唐使来华有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波涛汹涌的大海
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来大唐呢?目的是什么呢?
壹·世界走入大唐—遣唐使
遣唐使来华的目的、特点
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大唐这个国家,体制法度完备且稳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国家,应该经常派遣人员去大唐学习)
—《日本书纪》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遣唐使来华的目的及其特点。
目的: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
特点:人数多、规模大……
壹·世界走入大唐—遣唐使
遣唐使来华影响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唐三省六部制
日本二官八省制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中国文字
日本文字
从下面图片资料中,说说遣唐使来华后,学习了唐朝的哪些方面。
建筑
制度
货币
文字
壹·世界走入大唐—遣唐使
遣唐使来华影响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
日本七夕纳凉祭
遣唐使将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风俗习惯
壹·世界走入大唐—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与新罗的互通
阅读教材P20唐与新罗的关系正文及相关史事,回答以下问题。
Q1:相关史事中提及新罗人崔致远18岁考中进士,甚至后面在唐朝做官,说明了唐朝有着怎样的气度胸怀。
Q2:新罗仿制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等方面,而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说明了双方的交流具有什么特点。
开放、包容、自信……
双向交流
贰·大唐走向世界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贰·大唐走向世界—鉴真东渡
鉴真的人物介绍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鉴真(688年—763年),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促进了大唐文化的传播。
唐玄宗时期
东渡日本原因
回想遣唐使来华的危险与困难,如果你是鉴真,你会愿意前往吗?
贰·大唐走向世界—鉴真东渡
【情景体验】:在黑暗中行走并说说感受。(请一位同学用一块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尝试从教室的后面穿过桌椅走到前门)。
恐惧、手足无措……
贰·大唐走向世界—鉴真东渡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从郭沫若的诗中,提炼出关于鉴真东渡的信息。
鉴真在去往日本遭遇险阻、双目失明;
鉴真有着一片赤诚的传法之心
鉴真身上有着舍己为人、不畏艰险等优秀的精神品质
鉴真东渡传播了唐朝的优秀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贰·大唐走向世界—玄奘西行
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在西天取经过程中,身骑白龙马,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高徒护送相伴。
剧版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
原型?
唐贞观时期高僧玄奘
我可没那么好命哦
贰·大唐走向世界—玄奘西行
浏览教材P21,并结合以下地图,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①完成玄奘西行概况表格的填写。
②说说玄奘在西行途中可能经历的困难,归纳其可贵的精神品质。
时间 贞观初年
目的 前往取经
西行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天竺
游学地点 那烂陀寺
著作 《大唐西域记》(弟子记录)
困难:荒无人烟的大漠、雪山、恶劣的自然环境、饮食……
精神品质: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守信念、坚持不懈……
贰·大唐走向世界—玄奘西行
玄奘西行的影响:
①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②《大唐西域记》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归纳概括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归纳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王朝为了接待外国客人,中央政府还专门设置了鸿胪寺。
—启良 《中国文明史》
材料三
强大的经济实力
政府的支持
发达的交通
原因:
强大的经济实力;
政府的支持;
发达的中外交通;
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先进的制度……
叁·双向奔赴的中国与世界
—古今的中外交流
叁·双向奔赴的中国与世界
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往来。
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21世纪的一带一路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访华,将中国推向世界。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通商贸促和平
叁·双向奔赴的中国与世界
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往来。
非洲乌干达网红Rose在中国的际遇
“一带一路”上,民心相通,非洲玫瑰Rose用她的踏实勤劳质朴创造了美好生活,也用她的平台向世界展示着我们中国的绿水青山。
课程小结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大唐
世界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遣唐使、唐与新罗
双向奔赴
小试牛刀
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往来。
1.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 )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C.民族关系和睦 D.南北交流加强
2.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
3.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不同的一项是( )
A.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行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小试牛刀
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往来。
4.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
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C.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5.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下列能印证这一论述的史事是( )
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B.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00多个国家
C.有70多个国家与唐朝有来往 D.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