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桥之美教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桥之美教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2 17: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 桥之美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体会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对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本文生动优美语言的体会。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先看几张关于桥的图片,以增加学生对桥的感性认知。
二.认识作者
吴冠中教授,江苏宜兴人,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他是当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同时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生字词学习
口吻:(wěn),口气。
煞它风景:(shā)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残月:快落的月亮。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苍茫:空阔辽远。
驻足:停止脚步。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左右:此处是支配的意思。
前瞻后顾:即“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
四.整天感知。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片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说明对象是:桥之美
2.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哪些桥?在他眼中,桥美在何处?
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作者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3.在作者眼中,所有的桥都美吗?请结合课文举例回答。
在作者眼中,并不是所有的桥都美。如果桥与周围景物不能互相衬托、呼应就构不成桥之美。例如:南京长江大桥本身的直线因于周围环境不能构成衬托、呼应关系而无美感。因找不到钱塘江大桥于六和塔的和谐关系而无法入画。21cnjy.com
五.课时小结
在这一课中,我们了解了作者眼中的桥之美,在作者看来,桥美不美,关键在于桥是否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21教育网
随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纤细( ) 驻足( ) 险峻( )
孕育( ) 颐和园( ) 煞风景(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
(2)停止脚步。( )
(3)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
(4)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
3. 你是怎样理解桥之美的?从作者独特的审美中你得到什启发?
21·cn·jy·com
www.21-cn-jy.com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